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今年銀行理財更青睞淨值型產品

上個月, 在節日效應下,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直線沖高, 高收益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已上浮至4.5%~5%。 隨著春節結束, 這波“春節行情”也隨之結束, 不少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調。 事實上, 2017年收益率下調仍是主要趨勢。 不過, 從目前發行的產品來看, 淨值型產品占比持續升高, 2017年淨值型產品收益更有優勢。

淨值型產品占比增多

從監管層和各銀行近年來對外公佈的消息中可以看出, 推動銀行理財產品逐漸向淨值型產品轉型, 是各銀行從根本上解決理財業務剛性兌付問題的一個嘗試。 因此, 自2014年《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佈,

銀監會對銀行淨值型理財產品的支援力度不斷加大。 各銀行為解決剛性兌付, 也逐漸朝這個方向轉型。

因此, 儘管在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水準整體下滑的大環境下, 淨值型理財產品受到波及, 其產品收益率表現也並不十分討喜, 但是從目前公佈的資料中可以看出, 各銀行並未放棄發行淨值型理財產品, 甚至其占比有逐漸增多之勢。

據普益標準日前發佈的《2016年銀行理財市場年度大盤點》顯示, 截至2016年12月31日, 2016年面向個人的淨值型產品在發行數量上有較大幅度提升, 同比增長57.99%。 同時, 從全年來看, 呈不斷上升趨勢。

從發行主體上看, 目前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商行仍是淨值型產品的主要發行機構。

其中2016年股份制商業銀行淨值型產品發行數量達312款, 占比43%, 幾乎佔據淨值型產品市場的半壁江山, 其中發行數量較多的有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渤海銀行等。 其次是城商行, 發行的淨值型理財產品數量達237款, 占比33%。 國有商業銀行發行淨值型產品數量相對較少, 發行114款面向個人的淨值型產品。 農村金融機構發行數量最少, 共發行66款, 占比9%。 整體來看, 由於淨值型產品相對複雜的設計, 讓投資者接受並非一朝一夕之事, 因此儘管淨值型理財產品數量增多, 但2017年預期收益型產品仍會是市場主流。

對此, 普益標準認為, 2017年實體經濟暫時還將延續較低的融資需求, 資產收益率的下行, 會倒逼產品收益率下滑,

淨值型產品對於理財產品收益過低的局面能有所緩解, 因此2017年淨值型產品前景還是比較廣闊。

淨值型產品收益存優勢

受累於2016年銀行理財產品整體收益率下滑, 去年淨值型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出現較大波動, 這也充分印證了淨值型產品收益波動大的特點。

不過, 儘管全年波動較大, 但是2016年淨值型產品收益率中位數基本都維持在4%~5%。 這樣的收益率水準在全部銀行理財產品比較範圍內還是具有一定優勢。

同時, 融360發佈的資料也顯示, 2016年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3.81%, 直到年末才稍有回升。 但是, 淨值型理財產品全年平均收益率在4.15%。

從圖3中可以看出, 自2016年2月起, 淨值型產品收益率開始趨於穩定, 平均收益率更是長時間保持在中位數曲線上方, 這說明2016年全年不乏高收益率的淨值型產品。

普益標準資料顯示, 從不同發行主體來看, 相對於其他性質的銀行, 國有銀行發行的淨值型理財產品綜合收益率是最高的, 而同時其收益波動也是最大的。

業內人士表示,

相較于傳統的預期收益型產品, 淨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水準更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資產背後管理團隊的水準。 國有行及其背後的資管團隊力量相比其他類型銀行來說存在一定優勢, 因而在收益率上也體現出一定優勢。

選擇產品更需謹慎

雖然淨值型理財產品的風險較高,但在市場行情較好時,收益率比普通理財產品要高。因此,整體來看,2017年淨值型理財產品前景還是比較廣闊的,不僅可以讓銀行緩解剛性兌付的風險,還可以給投資者提供一些收益率較高的產品。

不過,相較于普通的銀行理財產品都有投資期限,淨值型理財產品每週或每月都有開放期,投資者可以任意進行資金的贖回操作,因此其資金流動性通常會高於普通銀行理財產品。從圖3中可以看出,淨值型產品波動也較大。

例如,資料顯示,2016年淨值型產品最低收益率為-27.70%,最高收益率達18%,到2016年第二季度,波動幅度才開始有所緩和。淨值型產品體現出來的如此真實、明顯的收益率波動,其中所蘊含的風險不言而喻。因此,這個風險對於傳統銀行理財投資者來說是否可以接受,對淨值型產品未來發展也將產生很大影響。

另外,與傳統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相比,淨值型理財產品還存在高額的管理費。所以,對於2017年想在淨值型產品身上薅羊毛的投資者來說,選擇產品時更需要謹慎。

選擇產品更需謹慎

雖然淨值型理財產品的風險較高,但在市場行情較好時,收益率比普通理財產品要高。因此,整體來看,2017年淨值型理財產品前景還是比較廣闊的,不僅可以讓銀行緩解剛性兌付的風險,還可以給投資者提供一些收益率較高的產品。

不過,相較于普通的銀行理財產品都有投資期限,淨值型理財產品每週或每月都有開放期,投資者可以任意進行資金的贖回操作,因此其資金流動性通常會高於普通銀行理財產品。從圖3中可以看出,淨值型產品波動也較大。

例如,資料顯示,2016年淨值型產品最低收益率為-27.70%,最高收益率達18%,到2016年第二季度,波動幅度才開始有所緩和。淨值型產品體現出來的如此真實、明顯的收益率波動,其中所蘊含的風險不言而喻。因此,這個風險對於傳統銀行理財投資者來說是否可以接受,對淨值型產品未來發展也將產生很大影響。

另外,與傳統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相比,淨值型理財產品還存在高額的管理費。所以,對於2017年想在淨值型產品身上薅羊毛的投資者來說,選擇產品時更需要謹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