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高大上的唐詩在六神磊磊的新書裡變成另一番模樣!有人心臟受不了了

最近, 被稱為“骨灰級金庸粉”“自媒體網紅”的六神磊磊又出了個大招, 推出“輕諧版、深情版、史詩版的唐詩三百年”——《六神磊磊讀唐詩》。 看到新書的網友立刻發出驚呼, 稱他從金庸武俠江湖走向唐朝詩人俱樂部, 開闢了另一塊疆土。

不過, 學界卻對這本書普遍保持沉默, 甚至表示不屑一顧。 兩相對比, 可謂——一邊是海水, 一邊是火焰。

戲說唐詩

把唐朝詩人講成江湖俠客

三年前, 六神磊磊寫金庸專欄時, 在其公號裡寫過《拜服吧, 關於唐詩裡的那些猛人猛事》, 只是想給大傢伙換換口味。 他原本想僅此一篇而已, 沒指望有太多人看。 但沒想到, 這篇稿子直到今天還在轉。 隨著關於唐詩的文章越寫越多, 六神磊磊產生了寫一本書的打算, 原本說半年就交稿, 誰知拖到了今年, 前後寫作時間花了兩年, “我是連書名都無力斟酌了, 決定就叫《六神磊磊讀唐詩》。 ”

走進六神磊磊的唐朝詩人俱樂部, 一個個“大V”穿梭往來, 李世民被封為俱樂部主席, 韓愈是常務副主席, 王之渙被叫作王猛人, 王維是學霸、大腕兒, 李白是個傲嬌的人, “但他一生都很崇拜謝脁, 無時無刻不在碎碎念”。 他說唐朝詩人蕭綱, “主要詩歌題材就兩個——一是大姑娘,

二是大姑娘的床上用品 ”。 至於杜甫, 曾是個屌絲青年、學渣, 高考才考了400分, 而在他落魄時更“活像個亂抄六神磊磊稿子不署名的垃圾號小編”, 當然他最終實現了“小號”的逆襲。 該書沿著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軌跡, 把詩人們當成一個個鮮活的人來講述、調侃, 他們也“刷著朋友圈”, 喝酒擼串, 在人世間策馬奔騰。 在熱衷金庸武俠小說的六神磊磊的筆下, 唐朝詩人有著華山論劍的氣勢, 他們仿佛變身武俠江湖中人。 六神磊磊說, “我總覺得唐詩和武俠之間有什麼聯繫, 金庸的武俠小說裡唐詩就經常亂入。 ”他還發現, 唐代詩人裡有很多人都是有俠氣的, 李白在詩裡說他會武功, 陳子昂經常吹噓自己帶著寶劍, 詩裡經常寫俠客。

讀者追捧

跟著六神翻過唐詩那道牆

其實, 六神磊磊和唐詩的淵源並沒有那麼深厚, 他小時候最喜歡的還是到街上去打遊戲機, 直到上初中, 才開始花較多的時間讀唐詩。 先有了自己喜歡的詩人, 比如錢起, 然後慢慢才去瞭解更多的詩人。 六神磊磊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個翻牆的人, “帶你翻過唐詩那道牆, 去折出幾枝帶露的花來, 拿給你看。 ”他自認為努力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同情、瞭解古人, 去瞭解他們寫詩時候的心情、想法。 “‘雲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邊。 ’人人都會背, 但我們很少真的能體會韓愈當時的心情, 他被貶到路八千遙遠的地方, 不知道家在哪裡, 自己會不會死在路上。

”六神磊磊想, 只有體察到這樣的心情, 才能真正和古人共情。

對於六神磊磊講唐詩, 讀者、網友大呼過癮。 有的說, “他是用金庸來批判, 用唐詩來欣賞。 ”一位讀者稱自己是學渣, 語文考試不及格, 但看了六神磊磊講唐詩就突然愛上了唐詩。 有的媽媽讀者還建議“能不能出一本帶卡通的唐詩解讀, 簡單易懂又吸睛”,喜得六神磊磊趕緊接招。

當然也有讀者對六神磊磊“腦洞大開”的文字,表示出清醒的一面:就是來看看玩的。有的讀者調侃,“王維爬起來怒斥磊磊,哪個許你拿我做廣告”;“六神你儘管寫,王維的棺材板我已經替你按住了。”還有的正色道,六神是為遊戲而作,“貌似有根有據,使我為此失朱顏”。

學者反感

用戲謔方式普及唐詩太無聊

這廂是讀者歡呼六神磊磊新書的到來,那廂是學界對他講唐詩不屑一顧。

最近就有文章質疑六神磊磊,稱其將“杜甫描述成一個到處求關注,卑微可憐的形象。並認定杜甫生前是默默無聞的六等星,且是元稹發現了杜甫。”這篇文章認為,杜甫生前絕非默默無聞,也不是元稹最先發掘出了杜甫,六神磊磊是帶著今天的一些價值判斷在做陳述。

面對質疑,六神磊磊的回應頗具網路風。他說,杜甫是不是“小號”,生前是不是“大V”,在世的時候是不是沒有影響力,有很多人在爭論。為此他首先以王安石的詩《杜甫畫像》作為回應:“惜哉命之窮,顛倒不見收。青衫老更斥,餓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僕後,攘攘盜賊森戈矛。”他說,請大家看看,這是“小V”還是“大V”,這個人是不是有一點點悽楚、心酸和可憐?

關於“杜甫求關注”的質疑,六神磊磊回應道,“有沒有求關注呢,聽一句杜甫的詩‘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幹’, 就可以感受杜甫受到朋友關注的欣喜。”他解釋,“大V”是不會有這種欣喜的,“如果現在有讀者說,王老師我喜歡你的東西,我會非常欣喜嗎?可能不會的。”

記者特意聯繫了近十位詩詞研究專家,他們都沒看過六神磊磊的文章,更沒看過新書,要麼表示“不感興趣”,要麼說“不懂這個”,還有的乾脆拋下一句“我沒興趣看垃圾”。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酈波溫和地表示,“我根本不知道這個人,沒法評說,我不知道。”

著名唐詩研究專家、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尚君更是直接說,“我不太主張這樣做,做法本身很無聊。”他並不認同六神磊磊為了普及唐詩而採取戲諧、調侃方式,以討好讀者,“為什麼要普及呢?實際上很多人根本讀不懂唐詩,讀不懂就讀不懂,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個文化已經過去了,不要強求什麼。”

不過,個別讀過六神磊磊文章的年輕學者,稱“令人耳目一新”。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博士後李明坦言,六神磊磊寫作文體是散文,不是學術性的文章,採用很多網路流行語講故事,讓人感到很親切。“我沒看到特別大的硬傷,他對唐詩的瞭解還是有功底的,也讀過很多研究性的論著,不像《蔣勳講紅樓》《於丹講論語》能挑出很多硬傷來。 ”

如何評判唐詩“輕閱讀”?

歡迎留言轉發一起交流哦

本期作者:路豔霞

訂閱號:藝綻 · bjvariety

至 臻 文 藝 · 綻 放 如 花

北京日報文化新聞部 誠意奉獻

【版權聲明】 簡單易懂又吸睛”,喜得六神磊磊趕緊接招。

當然也有讀者對六神磊磊“腦洞大開”的文字,表示出清醒的一面:就是來看看玩的。有的讀者調侃,“王維爬起來怒斥磊磊,哪個許你拿我做廣告”;“六神你儘管寫,王維的棺材板我已經替你按住了。”還有的正色道,六神是為遊戲而作,“貌似有根有據,使我為此失朱顏”。

學者反感

用戲謔方式普及唐詩太無聊

這廂是讀者歡呼六神磊磊新書的到來,那廂是學界對他講唐詩不屑一顧。

最近就有文章質疑六神磊磊,稱其將“杜甫描述成一個到處求關注,卑微可憐的形象。並認定杜甫生前是默默無聞的六等星,且是元稹發現了杜甫。”這篇文章認為,杜甫生前絕非默默無聞,也不是元稹最先發掘出了杜甫,六神磊磊是帶著今天的一些價值判斷在做陳述。

面對質疑,六神磊磊的回應頗具網路風。他說,杜甫是不是“小號”,生前是不是“大V”,在世的時候是不是沒有影響力,有很多人在爭論。為此他首先以王安石的詩《杜甫畫像》作為回應:“惜哉命之窮,顛倒不見收。青衫老更斥,餓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僕後,攘攘盜賊森戈矛。”他說,請大家看看,這是“小V”還是“大V”,這個人是不是有一點點悽楚、心酸和可憐?

關於“杜甫求關注”的質疑,六神磊磊回應道,“有沒有求關注呢,聽一句杜甫的詩‘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幹’, 就可以感受杜甫受到朋友關注的欣喜。”他解釋,“大V”是不會有這種欣喜的,“如果現在有讀者說,王老師我喜歡你的東西,我會非常欣喜嗎?可能不會的。”

記者特意聯繫了近十位詩詞研究專家,他們都沒看過六神磊磊的文章,更沒看過新書,要麼表示“不感興趣”,要麼說“不懂這個”,還有的乾脆拋下一句“我沒興趣看垃圾”。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酈波溫和地表示,“我根本不知道這個人,沒法評說,我不知道。”

著名唐詩研究專家、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尚君更是直接說,“我不太主張這樣做,做法本身很無聊。”他並不認同六神磊磊為了普及唐詩而採取戲諧、調侃方式,以討好讀者,“為什麼要普及呢?實際上很多人根本讀不懂唐詩,讀不懂就讀不懂,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個文化已經過去了,不要強求什麼。”

不過,個別讀過六神磊磊文章的年輕學者,稱“令人耳目一新”。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博士後李明坦言,六神磊磊寫作文體是散文,不是學術性的文章,採用很多網路流行語講故事,讓人感到很親切。“我沒看到特別大的硬傷,他對唐詩的瞭解還是有功底的,也讀過很多研究性的論著,不像《蔣勳講紅樓》《於丹講論語》能挑出很多硬傷來。 ”

如何評判唐詩“輕閱讀”?

歡迎留言轉發一起交流哦

本期作者:路豔霞

訂閱號:藝綻 · bjvariety

至 臻 文 藝 · 綻 放 如 花

北京日報文化新聞部 誠意奉獻

【版權聲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