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出土大量神秘的史前龍文物,科學真能解釋龍的起源嗎?

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在5000年悠久的歷史中, 龍文化已滲透到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各個博物館的多件鎮館之寶都與龍相關。 龍不僅是12生肖的一員, 更是與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國天文的四象。 很多華夏子女都相信龍是真是存在的, 但是並沒有人真正見過。

龍形玉佩

龍形玉佩, 戰國玉器, 河南省淮陽縣平糧台出土, 現藏在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龍回首上昂, 目小而傳神, 口微張似吟鳴之態。 龍身兩面紋飾相同, 器邊起沿, 器體飾凸起的蠶紋。

龍形堆塑

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龍形圖案來自於8000年前的興隆窪文化查海遺址, 查海遺址屬“前紅山文化”遺存, 距今約8000年。 )發現了一條長約19.7米、用紅褐色石塊堆砌、擺放的“龍形堆塑”。 由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石塊堆塑而成。

玉龍

玉器中龍的形象, 最早見於中原和東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 如距今七千年前的紅山文化遣址就有王龍出土。 龍體捲曲優美, 呈“C”字形。 形體碩大, 琢刻精湛, 龍體伸曲剛勁有力, 生氣盈然。 被稱為“中華第一龍”。

蚌塑龍

1987年因修水庫發現于河南濮陽西水坡據專家根據年代、規模以及形制和格局猜測有可能是五帝之一的顓頊的古墓葬群中出土蚌塑龍。 也是屬於中國早期龍文物之一, 對於研究夏之前的斷代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綠松石龍

2002年春, 考古工作者在清理河南洛陽科夏代遺址偃師二裡頭遺址的一座墓葬時, 發現了這件綠松石龍形器。 綠松石片形狀各異、又細又小, 有2000餘片!綠松石龍的的發現代表著中國龍的形象在”中央之國“、也證實了夏朝的存在;打臉外國專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