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英體育如何講好英超故事

經歷了借殼失敗、失去核心版權之後, 新英體育最終選擇委身當代明誠。 7月13日, 武漢當代明誠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公佈了收購新英體育100%股權的預案,

本次交易總對價約為34億元。 由於新老大當代明誠與手握2019-2022年英超版權的蘇甯體育已達成戰略合作, 新英體育得以在未來繼續英超“事業”。 不過, 有分析指出, 鑒於目前高壓的外匯監管政策, 該筆交易能否最終實現還存在變數。 即便交易順利完成, 新英體育、當代明誠與蘇甯體育三方未來如何將設想落實到具體內容, 包括版權購買的溢價能力、分銷能力以及付費市場培育, 或是版權變現和相關衍生品開發, 這些方面都存在巨大的不確定因素, 實現三方共贏還需觀望, 經歷大變革之後的新英體育能否繼續講好英超故事也未可知。

34億被收購

今年4月11日, 當代明誠發佈公告稱, 計畫全資收購新英體育。

此後, 該收購交易一直處於推進狀態, 並沒有實質性進展。 7月13日, 當代明誠公佈了收購新英體育100%股權預案。 該預案顯示, 當代明誠擬以明誠香港為收購主體, 以支付現金的方式, 購買交易對方持有的新英開曼100%股份並認購新英開曼新發行的股份。 新英開曼100%股權預估值為35.64億元, 經各方協商初步確定, 本次交易總對價為5億美元, 約合人民幣34.32億元。

2016年5月, 港股上市公司文化傳信曾發佈公告稱擬收購新英體育, 當時的估值已達到近39億港元, 約合人民幣34億元, 此次當代明誠收購新英體育的預估值與去年文化傳信對其估值不相上下。 在預案中, 當代明誠方面表示, 此次收購完成後, 當代明誠將切入體育版權細分市場, 進一步完善體育業務佈局,

發揮新英體育與現有各體育板塊的協同效應, 欲與各合作方一起打造中國體育版權整合運營平臺。 今年6月2日, 當代明誠與蘇寧體育簽署了《武漢當代明誠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與江蘇蘇寧體育產業有限公司關於設立合資公司之合作協定》, 雙方將共同成立合資公司, 開發國際體育賽事版權, 並使之成為公司與蘇寧體育及各自所屬產業集團中國際足球賽事版權分銷的合作平臺, 並通過該平臺展開雙方在體育各領域的深層合作。 此次收購完成後, 當代明誠可以充分發揮其平臺優勢, 有效整合蘇寧體育的體育版權資源與新英體育的版權分銷優勢, 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在體育版權市場的主導地位和盈利能力。

面臨監管高壓

據悉, 本次交易的資金來源包括該公司自有資金及上市公司對外融資。 目前, 上市公司自有現金不足, 需以融資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債務融資、股權融資)支付交易對價。 當代明誠表示, 公司已和多家知名美元基金以及多家銀行機構就融資方案進行了接觸和探討。 在上市公司融資完成前, 當代明誠控股股東新星漢宜及當代集團將為本次交易提供支援。 雙方約定第一期價款為股份購買對價的20%, 最遲付款時間為2017年9月30日;第二期價款為股份購買總對價的80%, 第二期價款以及6850萬美元認購價款在標的股份交割時向新英開曼支付。

不過, 在本次公佈的預案中, 即將失去核心資源的新英體育獲得比此前更高的溢價估值受到外界質疑。

有分析人士認為, 在國內體育產業投資心態日趨冷靜的大背景下, 即將失去核心資源的新英體育還能獲得比此前更高的溢價, 且通過美元支付, 有些匪夷所思。 “當前國家外匯管理部門秉持‘擴流入、控流出、降逆差’的嚴監管態度, 不看好這項交易能被批准。 ”

鑒於外匯儲備形勢, 國家外匯管理部門曾對大額外匯出境實行強監管政策。 去年12月, 國家發改委、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外匯局四部門負責人在中國相關部門將加強對外投資監管答記者問時曾明確表示, 近期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出現了一些非理性對外投資的傾向。 當代明誠在公告中也承認, 交易標的為境外體育內容運營類資產,不排除法律法規和國家監管政策對此類交易進行限制,從而導致失敗。

據悉,截至預案發佈當日,當代明誠已就本次交易的商務、外管等各項審批事宜向湖北省商務廳、國家發改委、外管局等部門進行過諮詢。為此,北京商報記者分別聯繫了當代明誠和新英體育的相關負責人,雙方均表示,有關上述交易消息以公告內容為准。

命系版權分銷

交易過了監管關也並不意味著一帆風順,賽事版權多元化盈利難題依舊考驗著這筆交易的雙方。當代明誠公佈的資料顯示,2016年,新英體育整體營業收入超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超1.77億元。目前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版權分銷、產品訂閱、廣告三個板塊,其中版權分銷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較大,特別是向互聯網管道客戶分銷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較大。

當代明誠表示,版權分銷業務是新英體育目前最核心的業務,該收入佔據其營業總收入的比例很高,在最近一年一期都超過了80%。版權分銷對象包括央視體育、五星體育、北京體育、廣東體育等專業體育頻道及其他綜合頻道,同時也包括騰訊、樂視、新浪、聚力傳媒等網路平臺以及百視通、樂視、IPTV、互聯網電視平臺。

一位不願具名的體育產業觀察人士指出,版權分銷已然成為以新英體育為代表的體育公司的主要盈利方式,但該種模式對賽事版權依賴程度高,一旦失去核心賽事版權,公司業務必將面臨巨大衝擊。同時,該種模式to B端業務多於 to C端業務。體育公司與C端用戶接觸少,以至於出現版權方受制于管道方的尷尬局面。目前,新英體育在加緊管道端的佈局,通過會員、行銷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吸引C端用戶,不過,to C端業務難度不小,此前,已有不少體育公司陷入收費與免費的博弈之中無法自拔。此外,經過多種方式、多個平臺的培養,會員消費模式正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但距離成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新英體育的會員體系正在加緊嘗試。據悉,新英體育從2013-2014賽季起推行部分場次收費的模式,2016-2017賽季,週六22點同時開球的六場比賽,以及周日23點開始的比賽,在互聯網上都是免費的。19:45和晚場00:30等時間開球的比賽,則是付費場次。新英體育此舉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時間軸來將用戶分層。即開放免費的少數場比賽,滿足大多數用戶的基本需求;其他時間段的場次,對應的是更高需求的用戶,因為這些用戶通常具備更強的付費意願。據新英體育官方提供的資料,2016-2017賽季,新英體育付費用戶經過去重之後共計208萬。其中,單場用戶占比近50%,除去單場之外的付費會員數為109萬。

從2017-2018賽季起,新英會員體系也進行了大調整,加入了更多的行銷模式。此外,考慮到新英體育、當代明誠、蘇甯體育三方將在版權運營上的合作,新英體育表示,未來新英體育的會員體系不排除會接入蘇寧體育旗下體育版權內容的可能性。

共贏尚需觀望

玩法更多、玩家更多,但新英體育、當代明誠與蘇寧體育實現共贏還要邁過幾道坎。當代明誠方面表示,外延式並購是上市公司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公司已逐步搭建起以體育行銷、體育經紀、體育場館運營、青訓和俱樂部運營為主的體育生態圈,但對於賽事版權尤其是頂級賽事版權的獲取、運作及開發能力而言仍較為薄弱,此次收購完成後,新英體育將成為上市公司體育產業鏈條上的重要一環。通過收購新英體育,當代明誠將基於現有的業務格局和已搭建的體育平臺,和新英體育共同進一步挖掘版權的深層次價值,開發版權衍生業務,延伸版權產業鏈。加之與蘇寧體育的合作,三家公司合力,無疑更有望實現多贏的局面,收購新英體育,似乎是三方共贏的一步棋。

對此,首都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產業教研室副教授邢曉燕認為,當代明誠近幾年一直在佈局體育產業生態圈,但是它們手上沒有賽事版權,收購新英體育是獲取足球最有價值版權的一個舉動,另外與蘇甯體育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可以使新英體育和蘇寧體育的版權集中到一起,三家公司在版權的獲取上目的更加明確,專案也更加集中,這次收購策略在戰略方向和邏輯上都是說得通的。

對於當代明誠即將要打造的中國體育版權整合運營平臺,邢曉燕表示,這個平臺的戰略邏輯是清晰的,但是落實到具體內容,無論是版權購買的溢價能力、版權分銷能力,還是培育付費市場,或是版權購買變現和相關衍生品的開發,這些方面都存在巨大的不確定因素,這個商業模式能否成立,它們能否有效利用版權開發衍生產品,打通其他體育產業資源,形成增效作用,這些還需要觀望。

北京大學中國體育產業研究中心秘書長郭斌表示,新英體育本身是高度垂直、業務指向很明確的一家公司,主要靠分銷版權獲利,被收購後,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它們的核心業務還能夠繼續保持,自己員工的價值也能夠持續得到發揮,這對於業務相對單一的公司來講是最好的選擇。而對於當代明誠,這家上市公司近年來一直是全體育產業戰略,對於版權勢在必得,而蘇甯有PPTV作為載體,通過合作,可以將新英體育近兩年的英超版權與自己已經拿下的2019-2022年英超版權整合到一起,在未來的五年都可以控制住英超版權。

郭斌認為,從整體佈局的層面看,IP、資本、版權運營平臺、運營團隊已經整合到一起,未來要做的就是如何讓版權釋放價值。在釋放價值的過程中,它們還需要在挖掘版權的深層次價值、培養用戶付費消費習慣、開發國際市場、培養自有IP賽事和活動等方面不斷加強,才能實現三方共贏。

交易標的為境外體育內容運營類資產,不排除法律法規和國家監管政策對此類交易進行限制,從而導致失敗。

據悉,截至預案發佈當日,當代明誠已就本次交易的商務、外管等各項審批事宜向湖北省商務廳、國家發改委、外管局等部門進行過諮詢。為此,北京商報記者分別聯繫了當代明誠和新英體育的相關負責人,雙方均表示,有關上述交易消息以公告內容為准。

命系版權分銷

交易過了監管關也並不意味著一帆風順,賽事版權多元化盈利難題依舊考驗著這筆交易的雙方。當代明誠公佈的資料顯示,2016年,新英體育整體營業收入超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超1.77億元。目前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版權分銷、產品訂閱、廣告三個板塊,其中版權分銷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較大,特別是向互聯網管道客戶分銷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較大。

當代明誠表示,版權分銷業務是新英體育目前最核心的業務,該收入佔據其營業總收入的比例很高,在最近一年一期都超過了80%。版權分銷對象包括央視體育、五星體育、北京體育、廣東體育等專業體育頻道及其他綜合頻道,同時也包括騰訊、樂視、新浪、聚力傳媒等網路平臺以及百視通、樂視、IPTV、互聯網電視平臺。

一位不願具名的體育產業觀察人士指出,版權分銷已然成為以新英體育為代表的體育公司的主要盈利方式,但該種模式對賽事版權依賴程度高,一旦失去核心賽事版權,公司業務必將面臨巨大衝擊。同時,該種模式to B端業務多於 to C端業務。體育公司與C端用戶接觸少,以至於出現版權方受制于管道方的尷尬局面。目前,新英體育在加緊管道端的佈局,通過會員、行銷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吸引C端用戶,不過,to C端業務難度不小,此前,已有不少體育公司陷入收費與免費的博弈之中無法自拔。此外,經過多種方式、多個平臺的培養,會員消費模式正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但距離成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新英體育的會員體系正在加緊嘗試。據悉,新英體育從2013-2014賽季起推行部分場次收費的模式,2016-2017賽季,週六22點同時開球的六場比賽,以及周日23點開始的比賽,在互聯網上都是免費的。19:45和晚場00:30等時間開球的比賽,則是付費場次。新英體育此舉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時間軸來將用戶分層。即開放免費的少數場比賽,滿足大多數用戶的基本需求;其他時間段的場次,對應的是更高需求的用戶,因為這些用戶通常具備更強的付費意願。據新英體育官方提供的資料,2016-2017賽季,新英體育付費用戶經過去重之後共計208萬。其中,單場用戶占比近50%,除去單場之外的付費會員數為109萬。

從2017-2018賽季起,新英會員體系也進行了大調整,加入了更多的行銷模式。此外,考慮到新英體育、當代明誠、蘇甯體育三方將在版權運營上的合作,新英體育表示,未來新英體育的會員體系不排除會接入蘇寧體育旗下體育版權內容的可能性。

共贏尚需觀望

玩法更多、玩家更多,但新英體育、當代明誠與蘇寧體育實現共贏還要邁過幾道坎。當代明誠方面表示,外延式並購是上市公司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公司已逐步搭建起以體育行銷、體育經紀、體育場館運營、青訓和俱樂部運營為主的體育生態圈,但對於賽事版權尤其是頂級賽事版權的獲取、運作及開發能力而言仍較為薄弱,此次收購完成後,新英體育將成為上市公司體育產業鏈條上的重要一環。通過收購新英體育,當代明誠將基於現有的業務格局和已搭建的體育平臺,和新英體育共同進一步挖掘版權的深層次價值,開發版權衍生業務,延伸版權產業鏈。加之與蘇寧體育的合作,三家公司合力,無疑更有望實現多贏的局面,收購新英體育,似乎是三方共贏的一步棋。

對此,首都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產業教研室副教授邢曉燕認為,當代明誠近幾年一直在佈局體育產業生態圈,但是它們手上沒有賽事版權,收購新英體育是獲取足球最有價值版權的一個舉動,另外與蘇甯體育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可以使新英體育和蘇寧體育的版權集中到一起,三家公司在版權的獲取上目的更加明確,專案也更加集中,這次收購策略在戰略方向和邏輯上都是說得通的。

對於當代明誠即將要打造的中國體育版權整合運營平臺,邢曉燕表示,這個平臺的戰略邏輯是清晰的,但是落實到具體內容,無論是版權購買的溢價能力、版權分銷能力,還是培育付費市場,或是版權購買變現和相關衍生品的開發,這些方面都存在巨大的不確定因素,這個商業模式能否成立,它們能否有效利用版權開發衍生產品,打通其他體育產業資源,形成增效作用,這些還需要觀望。

北京大學中國體育產業研究中心秘書長郭斌表示,新英體育本身是高度垂直、業務指向很明確的一家公司,主要靠分銷版權獲利,被收購後,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它們的核心業務還能夠繼續保持,自己員工的價值也能夠持續得到發揮,這對於業務相對單一的公司來講是最好的選擇。而對於當代明誠,這家上市公司近年來一直是全體育產業戰略,對於版權勢在必得,而蘇甯有PPTV作為載體,通過合作,可以將新英體育近兩年的英超版權與自己已經拿下的2019-2022年英超版權整合到一起,在未來的五年都可以控制住英超版權。

郭斌認為,從整體佈局的層面看,IP、資本、版權運營平臺、運營團隊已經整合到一起,未來要做的就是如何讓版權釋放價值。在釋放價值的過程中,它們還需要在挖掘版權的深層次價值、培養用戶付費消費習慣、開發國際市場、培養自有IP賽事和活動等方面不斷加強,才能實現三方共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