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享受批評——全國代表性中青年書法名家個案研究會啟動儀式

享受批評——全國代表性中青年書法名家個案研究會啟動儀式

2017年3月18日, 全國代表性中青年書法名家個案研究會啟動儀式, 在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書法篆刻院隆重舉行。

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陳英霞, 中央美院博士生導師王鏞, 國際書法家協會主席劉正成, 著名書法篆刻家石開, 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沃興華, 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胡抗美, 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書法篆刻院副院長曾翔、李強、董瑋、蔣振華以及“個案研究會”全體成員、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書法篆刻院高研班學員共200余人參加了啟動儀式。

書法藝術批評的健康發展, 是當前書法創作與理論建設中的重要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文藝評論工作, 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 宣導說真話、講道理,

營造開展文藝批評的良好氛圍。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文藝創作迎來了新的春天, 產生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 同時, 也不能否認, 在文藝創作方面, 也存在著有數量缺品質、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 ………文藝工作者要志存高遠, 隨著時代生活創新, 以自己的藝術個性進行創新。

2016年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提出:堅定文化自信, 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 推動書法事業可持續發展, 培養、提高和發現一批當代中青年優秀書家,

促進書法藝術不斷攀登高峰, 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書法篆刻院舉辦了“全國代表性中青年書法名家個案研究會”, 立足于深入研究書法傳統, 開闊個案研究會成員的藝術和文化視野, 創作出體現時代高度的作品。

“個案研究會”擬請王鏞、劉正成、何應輝、石開、沃興華、胡抗美及相關學科專家為主評導師。 成員每兩個月集中一次, 採取作者自評、成員互評、導師主評的方式, 對“個案研究會”成員作品進行研討和評議。

首屆“個案研究會”為期一年, 結束後將舉行“個案研究會”成員書法學術展, 出版 “個案研究會”成員作品批評文集。

“個案研究會”為公益研討平臺, 所有成員均免費參與所有學術活動。 成員是由提名委員會提名,

根據得票多少產生。 首屆“個案研究會”成員共27名, 成員均是在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 作品傳統功力深厚、個性鮮明的中青年書法家, 他們分別為:享受批評, 對於包括書法家在內的藝術家來說, 是一種境界, 也是一種渴望。 不言而喻, 當下書法批評很不盡如人意。 要麼一味地說些廉價的讚揚之語, 要麼不負責任、毫不理性的譏罵。 據我瞭解, 大多數書法家希望有一個良好的批評環境, 使自己的創作能夠進入一種正常的批評之中;諸多書法理論家和書法批評工作者也想通過理論分析及價值建構, 對當前的書法現象、思潮、活動、趨勢、風格等問題進行思考和反思, 並對書法的健康發展有所作為。 我們開展“享受批評”這個活動,
既符合書法家的願望, 也為開展正常的書法批評探探路, 摸索一些經驗和做法。

這個主題中的“代表性”的含義是指這次28名成員中的風格多元, 審美追求大不一樣。 他們的作品風格在當今具有代表性。 我所講的風格多元化, 其中就包括帖學風格, 碑學風格, 碑帖結合風格, 也包括受民間書法啟發, 甚至借鑒西方對我有用的藝術觀念, 借鑒其他藝術門類觀念進行探索的作品。 因此,可能在我們的28個成員的作品中, 也存在一些讓人“看不懂”、“看不慣”的作品。 這就是主題中強調“代表性”的意義,各種不同的風格在一起互相碰撞,對話。

“中青年書法名家”的範圍主要指年齡在35至55歲之間, 其書法在創作上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書法家。

這次活動名稱之所以叫“個案研究會”是因為這個活動不同於一般的培訓班,高研班,提高班。首先,活動的著眼點在於促進書法事業的發展,重點研究近40年來的書法現象及經驗和教訓。其次,個案研究不止於幾件作品的研究,而是通過作品較系統地研究一個書家的風格特點及審美價值觀。第三,這次“個案研究會”的對象稱之為“成員”而不是“學員”。所謂“成員”,他不僅是被研究物件,同時也擔負著繁重的研究任務。既要總結自己,又要認真細緻的研究他人。可以這麼說,這次28名成員主評專家共同組成一個研究的團隊,共同研究書法批評問題。

記:“享受批評”這個活動開展的的程式和重要的工作方式是什麼?

胡:主要方式是成員自評、成員互評、專家主評。“成員自評”,要求被評成員至少提前一個月向所有成員及主評專家提供10件作品圖片,以供其他成員和主評專家提前進行研究。活動開始後,則要求另外的23名成員,立即提供10件作品的清晰照片,供主評專家提前研究。

在舉行批評會時,則由作者首先發言,對自己的書法藝術及作品作簡要陳述,然後由所有成員進行批評。“成員互評”應當是學理性批評,從作品切入,緊緊扣住書法本體,杜絕說些與書法本體無關的空話、套話、假話。發言的重點是結合被評物件及作品,陳述批評理念,闡述理論觀點。在進行作品評述的同時,批評者一定要深入作品背後。一方面,要充分闡述作品的內涵與風格意義,諸如作品對傳統的回應,對當代書法所具有的價值和貢獻等等;另一方面,則要對作品所存在的問題作出學理性的判斷。批評要寫出不少於1000字的批評文章或提綱。

“專家主評”是批評的重點,專家將提前寫好批評文章,或做好PPT,對被評成員進行認真研究並進行全面分析。

記:個案研究會的預期效果是什麼?

胡:通過這個活動,能對書法批評產生某種啟示,或者說,引起更多人對書法批評的關注。具體而言,其一,當下真正意義上的書法批評不是很健全,我所指的“書法批評”正如前面所講,它是一種對當下書法活動、書法現象、書法思潮的分析與判斷。因此,既不是只說好話不說真話,只說優點不說缺點,也不是人們誤解的只說缺點和不足。它是一次以理論為支撐,以學理為依據的研究活動。希望這次個案研究會能夠引起書法研究者的重視,從而激發出真正的“書法批評”。其二,對於成員,則希望經過這次討論各種風格的碰撞,使得大家的理論視野得到不同程度的開闊,敢於對包括自己在內的書法創作、書法理論進行思考,拓展藝術感知的領域。其三,通過這樣的活動,如果能在書法欣賞的普及方面有所作用,那就再好不過了。如果使得社會對於書法藝術的認識更為清晰準確,這也是我們所期待的。其四,成果還包括把大家研究的成果及時的編輯出版。我們打算,成員每集中研究一次出一本《享受批評—全國中青年代表性書家集評》,每本書中研究欣賞5名成員,今年一年至明年四月,共集中研究6次,出6本書。出書的方式是:第一次集中研究結束後,爭取下一次集中研究時能夠看到第一本書,依次類推,即,每兩個月出一本書。

記:《享受批評—全國中青年代表性書家集評》由哪個出版社出版?為什麼要在兩個月內出書?這樣時間會不會太緊,能不能保證品質?

胡:這套書由榮寶齋出版社出版,現在6個書號已經申請下來。兩個月之內出書具有新鮮性,時效性,它能夠給成員以借鑒和指導。關於書的文字品質問題不用擔心,因為各位參與批評的成員兩個月之前都已經著手準備,主評專家也早就開始撰寫相關文章了。從表面上看是兩個月時間,實際上三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在作準備工作。

記:目前,很多人對書法批評的認知局限在一個“批”字上,那麼,這次“享受批評”的“批評”是個什麼概念?

胡:真正的書法批評要求批評者在藝術欣賞的基礎上,運用一定的理論觀點和批評尺度,對批評物件的藝術創作、作品風格,乃至作品背後的藝術現象、藝術思潮、藝術流派進行分析和評價,同時也需要揭示批評物件所體現出的藝術本質、藝術價值、社會價值。書法批評雖然也是基於批評家的審美感知與審美經驗,但它需要建立在書法理論和書法藝術史基礎之上,這是書法批評也一般的書法鑒賞不同的地方。書法批評是在藝術鑒賞的基礎上對作品進行理性分析,具有問題意識。

中國的傳統書法批評類似於藝術品評賞析,其思維方式更多的是直覺體悟,缺乏形式邏輯和理性思辨。由於古人在審美標準上深受儒學思想滲透,使得“中和”的思想以及書家人品成為書法批評的前提。這無疑對個性風格特別強烈的書家書作產生了較為長久的抑制,限制了風格的多元發展。這種批評方式值得研究,也值得反思。從目前書法批評的實際情況看,著眼於藝術本體的有價值的批評少了一些,而內容空洞、類似廣告宣傳的溢美之詞或者“潑婦駡街”式的詆毀這樣兩個極端行為並不少見。也有少部分的書法理論與書法藝術史基礎較好的書法理論家進行的書法批評,也多是作者介紹和作品介紹,缺乏批評意識和問題意識。

“享受批評”要盡可能運用藝術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尊重多元風格,又具有甄別能力,對藝術現象作出合乎實際、恰如其分的分析和闡釋。

記:“享受批評”的方案要求每個成員評論時都要寫一千字以上的文章,為什麼?

胡:本次個案研究會的批評不滿足於經驗型評述,要從理論思辨、學術思考角度展開。要結合討論作品,探尋其風格源流,並在此次基礎之上闡述理論觀點,給予得失判斷與建議。力爭做到有理有據,有源有流的分析,不足千餘字恐難說清。1000字是指需要對每一個成員寫出1000字,一年下來,每個人要寫出28000字左右的文章來,這也是每個成員的重大鍛煉和收穫。

記:您在上面多次提到書法批評是“基於學理的批評”,為什麼?

胡:批評要基於學理,本是批評的基本要求。但這個問題,在這裡強調,是有一定針對性的。我們認為,當今的書法批評之所以薄弱,甚至缺失,諸多影響書法批評正常開展的因素還只是外因,真正的內因在於書法理論建設的滯後。書法理論是書法批評得以展開的基石。“享受批評”這個活動的問題意識正在於此。

大家知道,書法是一個最具中國特色的藝術門類,就書法理論而言,一方面,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書法發展起了豐富的品評理論。另一方面,二十世紀以來,大量西方藝術理論傳入中國,也對中國的文藝理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裡需要特別強調的一問題是,書法固然是中國獨有的藝術門類,書法理論也固然不是某種一種西方藝術理論所能完全越殂代皰的,但認為書法是西方理論無法解釋的,也是不足為訓的陋見。我們認為,當今書法的理論建設,需要充分利用東西方的理論資源,以建構與當代書法的發展相適應的書法理論。而中國的傳統品評理論,作為中國書法的思想傳統、理論傳統,則需要完成現代轉化。

這次活動名稱之所以叫“個案研究會”是因為這個活動不同於一般的培訓班,高研班,提高班。首先,活動的著眼點在於促進書法事業的發展,重點研究近40年來的書法現象及經驗和教訓。其次,個案研究不止於幾件作品的研究,而是通過作品較系統地研究一個書家的風格特點及審美價值觀。第三,這次“個案研究會”的對象稱之為“成員”而不是“學員”。所謂“成員”,他不僅是被研究物件,同時也擔負著繁重的研究任務。既要總結自己,又要認真細緻的研究他人。可以這麼說,這次28名成員主評專家共同組成一個研究的團隊,共同研究書法批評問題。

記:“享受批評”這個活動開展的的程式和重要的工作方式是什麼?

胡:主要方式是成員自評、成員互評、專家主評。“成員自評”,要求被評成員至少提前一個月向所有成員及主評專家提供10件作品圖片,以供其他成員和主評專家提前進行研究。活動開始後,則要求另外的23名成員,立即提供10件作品的清晰照片,供主評專家提前研究。

在舉行批評會時,則由作者首先發言,對自己的書法藝術及作品作簡要陳述,然後由所有成員進行批評。“成員互評”應當是學理性批評,從作品切入,緊緊扣住書法本體,杜絕說些與書法本體無關的空話、套話、假話。發言的重點是結合被評物件及作品,陳述批評理念,闡述理論觀點。在進行作品評述的同時,批評者一定要深入作品背後。一方面,要充分闡述作品的內涵與風格意義,諸如作品對傳統的回應,對當代書法所具有的價值和貢獻等等;另一方面,則要對作品所存在的問題作出學理性的判斷。批評要寫出不少於1000字的批評文章或提綱。

“專家主評”是批評的重點,專家將提前寫好批評文章,或做好PPT,對被評成員進行認真研究並進行全面分析。

記:個案研究會的預期效果是什麼?

胡:通過這個活動,能對書法批評產生某種啟示,或者說,引起更多人對書法批評的關注。具體而言,其一,當下真正意義上的書法批評不是很健全,我所指的“書法批評”正如前面所講,它是一種對當下書法活動、書法現象、書法思潮的分析與判斷。因此,既不是只說好話不說真話,只說優點不說缺點,也不是人們誤解的只說缺點和不足。它是一次以理論為支撐,以學理為依據的研究活動。希望這次個案研究會能夠引起書法研究者的重視,從而激發出真正的“書法批評”。其二,對於成員,則希望經過這次討論各種風格的碰撞,使得大家的理論視野得到不同程度的開闊,敢於對包括自己在內的書法創作、書法理論進行思考,拓展藝術感知的領域。其三,通過這樣的活動,如果能在書法欣賞的普及方面有所作用,那就再好不過了。如果使得社會對於書法藝術的認識更為清晰準確,這也是我們所期待的。其四,成果還包括把大家研究的成果及時的編輯出版。我們打算,成員每集中研究一次出一本《享受批評—全國中青年代表性書家集評》,每本書中研究欣賞5名成員,今年一年至明年四月,共集中研究6次,出6本書。出書的方式是:第一次集中研究結束後,爭取下一次集中研究時能夠看到第一本書,依次類推,即,每兩個月出一本書。

記:《享受批評—全國中青年代表性書家集評》由哪個出版社出版?為什麼要在兩個月內出書?這樣時間會不會太緊,能不能保證品質?

胡:這套書由榮寶齋出版社出版,現在6個書號已經申請下來。兩個月之內出書具有新鮮性,時效性,它能夠給成員以借鑒和指導。關於書的文字品質問題不用擔心,因為各位參與批評的成員兩個月之前都已經著手準備,主評專家也早就開始撰寫相關文章了。從表面上看是兩個月時間,實際上三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在作準備工作。

記:目前,很多人對書法批評的認知局限在一個“批”字上,那麼,這次“享受批評”的“批評”是個什麼概念?

胡:真正的書法批評要求批評者在藝術欣賞的基礎上,運用一定的理論觀點和批評尺度,對批評物件的藝術創作、作品風格,乃至作品背後的藝術現象、藝術思潮、藝術流派進行分析和評價,同時也需要揭示批評物件所體現出的藝術本質、藝術價值、社會價值。書法批評雖然也是基於批評家的審美感知與審美經驗,但它需要建立在書法理論和書法藝術史基礎之上,這是書法批評也一般的書法鑒賞不同的地方。書法批評是在藝術鑒賞的基礎上對作品進行理性分析,具有問題意識。

中國的傳統書法批評類似於藝術品評賞析,其思維方式更多的是直覺體悟,缺乏形式邏輯和理性思辨。由於古人在審美標準上深受儒學思想滲透,使得“中和”的思想以及書家人品成為書法批評的前提。這無疑對個性風格特別強烈的書家書作產生了較為長久的抑制,限制了風格的多元發展。這種批評方式值得研究,也值得反思。從目前書法批評的實際情況看,著眼於藝術本體的有價值的批評少了一些,而內容空洞、類似廣告宣傳的溢美之詞或者“潑婦駡街”式的詆毀這樣兩個極端行為並不少見。也有少部分的書法理論與書法藝術史基礎較好的書法理論家進行的書法批評,也多是作者介紹和作品介紹,缺乏批評意識和問題意識。

“享受批評”要盡可能運用藝術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尊重多元風格,又具有甄別能力,對藝術現象作出合乎實際、恰如其分的分析和闡釋。

記:“享受批評”的方案要求每個成員評論時都要寫一千字以上的文章,為什麼?

胡:本次個案研究會的批評不滿足於經驗型評述,要從理論思辨、學術思考角度展開。要結合討論作品,探尋其風格源流,並在此次基礎之上闡述理論觀點,給予得失判斷與建議。力爭做到有理有據,有源有流的分析,不足千餘字恐難說清。1000字是指需要對每一個成員寫出1000字,一年下來,每個人要寫出28000字左右的文章來,這也是每個成員的重大鍛煉和收穫。

記:您在上面多次提到書法批評是“基於學理的批評”,為什麼?

胡:批評要基於學理,本是批評的基本要求。但這個問題,在這裡強調,是有一定針對性的。我們認為,當今的書法批評之所以薄弱,甚至缺失,諸多影響書法批評正常開展的因素還只是外因,真正的內因在於書法理論建設的滯後。書法理論是書法批評得以展開的基石。“享受批評”這個活動的問題意識正在於此。

大家知道,書法是一個最具中國特色的藝術門類,就書法理論而言,一方面,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書法發展起了豐富的品評理論。另一方面,二十世紀以來,大量西方藝術理論傳入中國,也對中國的文藝理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裡需要特別強調的一問題是,書法固然是中國獨有的藝術門類,書法理論也固然不是某種一種西方藝術理論所能完全越殂代皰的,但認為書法是西方理論無法解釋的,也是不足為訓的陋見。我們認為,當今書法的理論建設,需要充分利用東西方的理論資源,以建構與當代書法的發展相適應的書法理論。而中國的傳統品評理論,作為中國書法的思想傳統、理論傳統,則需要完成現代轉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