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貝因美“閃崩”背後是誰在博弈

6月的個股閃崩潮還未遠離, 7月份個股閃崩又將襲來, 主營嬰幼兒奶粉的貝因美11日遭到“突襲”, 貝因美為何會出現大跳水呢?

首先, 貝因美高層近期人事變動頻繁, 導致投資者出現了恐慌心態。 再者, 貝因美在一季度扭虧為盈, 但投資者對貝因美未來業績是否能徹底好轉表示懷疑。 貝因美曾大量向管道商壓貨, 導致與管道關係惡化, 造成管道不暢。 同時, 貝因美通過大打價格戰方式促銷, 此舉將削薄其自身的利潤。 正因與管道關係惡化, 以及大打價格戰, 這才導致投資者對貝因美未來業績增長產生擔憂。

再次, 貝因美的生產項目也面臨變化。 今年6月, 貝因美終止了年產2萬噸配方乳粉濕法生產改造項目。 該專案於2014年4月由董事會審議通過, 當時預計投資3.5億元, 目前已累計投資3015萬元, 停止原因是由於“政策變化”。 本來投資者希望通過該項目的上馬, 以及二胎政策的啟動, 貝因美業績能有所好轉, 但是新項目在近期被終止, 令投資者失去了持續看好的理由。

最後, 本來貝因美因業績不佳, 股價靠大股東增持支撐。 根據6月9日披露, 貝因美集團增持公司股份合計1022.53萬股, 增持均價為13.7元/股。 而現在大股東增持期已過, 其原先大股東增持的利好已經過去, 市場有對其重新估值需求。

值得玩味的是, 貝因美出現閃崩時, 買入前5席位的資金中有有4家營業部及一個深股通專用席位。

而賣出前5位均為券商營業部, 無一機構席位。 那麼為何部分機構投資者仍然看好貝因美這家上市公司呢?

一方面, 嬰幼兒奶粉配方註冊制的實施, 或為貝因美的業績翻身提供機會。 顯然, 機構投資者在賭貝因美的業績能有大逆轉。 如果貝因美通過會員追溯管理體系遏制了竄貨問題對價格體系的影響, 同時公司報批配方註冊制審核共4個品牌, 首批通過概率非常高, 預計註冊制第一批通過名單將在7月間公佈, 屆時管道補庫存需求將助力公司業績實現爆發式增長。

另一方面, 根據券商測算, 2017年是全面二胎政策實施第二年, 出生人口增量帶來嬰幼兒奶粉新增市場空間至少130億。

再加上配方嬰幼兒奶粉註冊制使得中小雜牌退出將騰出20%的份額, 而空出來的嬰幼兒奶粉空間為170億左右。 貝因美也應該抓住這一奶粉行業發展的絕佳契機。

現在多空雙方對貝因美的發展產生嚴重分歧。 空方認為貝因美由於高層變動、專案停產、股價虛高、銷渠不暢等因素, 業績很難有反轉的可能性, 股價也必須要被市場重新評估。 但以深股通資本為代表的多方覺得, 二胎政策啟動、奶粉配方註冊制的到來都將是貝因美業績大翻身的契機。 而筆者認為, 能否抓住這一行業紅利, 恢復管道和消費者信心, 將是貝因美下一步能否重振業績的關鍵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