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私募做市改善新三板流動性?很茫然!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機構 三板富

由來只有新人笑, 不見舊人哭。 5月份券商評價結果昨天正式放榜, 而榜上三甲與四月份相比是齊齊換了主。 不過, 富姐今天關注的是成績單反映的新動向:做市商做市興致低下, 開盤不報價。 自6月份以來, 新三板做市指數已經連跌7個交易日, 成交量更是不溫不火。 分層方案已經出臺, 可新三板的流動性貌似還是“原地冰封”。 這也讓市場各方都在焦急地等待股轉的下一步動作。 在所有“後分層時代”的政策預期中, 目前呼聲最高、也看得見眉目的便是私募參與做市。

私募做市改善新三板流動性?很茫然!

一、

資料顯示, 新三板上目前取得做市資格的券商僅為85家, 而做市企業的數量已經超過1500家。

有業內人士指出, 雖然做市商制度處於賣方市場, 但由於盈利不明朗, 各家券商都對做市業務保持一定的觀望情緒,

真正有意願做市的券商可能只有二、三十家。

富姐之前曾深八過做市商是因為低價拿票賺錢容易而缺乏做市交易賺小錢的動機。 但這顯然並不是其缺乏做市動機的唯一原因。

從國泰君安去年末的砸盤、股轉下發的券商月考成績單及企業董秘的回饋來看, 券商本身的素質和能力也是個大問題。

大家都知道, 做市商是舶來品。 在引入新三板之前, 中國的券商普遍缺乏相關的專業人員儲備。

2014年新三板引入做市商制度後, 中國證券市場很快迎來了一場資金政策推動下的牛市, 但在2015年下半年, 由於監管的收緊牛市的步伐也戛然而止。

受大環境拖累, 新三板也迅速遇冷。 在這麼短時間內, 浸淫于A股思維的券商做市人員能否迅速完成角色切換顯然是個大問題。

因此, 券商在做市業務上暴露出的自營和做市不分等問題不斷被股轉揪住小辮子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而進入2016年, 對主辦券商及做市商的監管明顯在加強,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著做市商的交易動機。

既然不夠專業, 市場流動性差, 再加上做市容易被揪小辮子, 錢又賺的少, 那索性就“無為而治”——不做市, 不報價。

從5月份主辦券商的評價結果來看, 在交易管理類中, 券商在負面行為清單第22條和23條問題突出, 即開盤未報價, 和在前次做市申報撤銷或其申報數量經成交後不足1000股的, 未在5分鐘內重新報價, 負面行為記錄條數分別為37和44。

而在4月份, 負面行為清單第22條和23條的行為記錄條數僅是個位數,

分別是5和9。

既然券商做市動機不強, 數量又有限, 那麼市場就有理由預期做市商擴容。

在今年5月末, 預期也終於有了眉目。

與備受市場矚目的分層方案相伴而來還有做市商擴容:股轉系統在積極準備私募機構做市業務試點!

但與預期相伴而來的是監管要進一步收緊。

從試點公告上看, 監管層對允許做市的私募機構也有很高的要求, 私募的“管理資金年限、管理基金規模, 以及合法合規的情況, 還要建立相應的做市系統”等都是股轉系統可能涉及的標準。

有分析指出, 允許做市的私募有可能參考剛剛公佈的金融類企業掛牌新三板標準, 而政策真正的推出, 以分層的經驗來看, 落地時間至少也得3—6月。

提到加強監管, 富姐感到一臉的茫然。

二、

為什麼在引入私募做市的同時還要加強監管?

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與券商相比, 私募機構現在受到的監管要明顯松一些。

既然監管嚴格的券商充當做市商都有一堆問題, 那麼讓疏於管教的私募機構去充當做市商, 問題豈不是更多?

有更多的問題, 就沒理由不加強監管。 但監管是一把雙刃劍。

從A股市場的發展脈絡來看, 驅動市場變化的有兩個核心因素, 一個是政策, 一個是資金面。 其中的政策涉及的就是監管還是不監管, 嚴還是寬。

嚴還是寬通常創造不同的預期差, 有預期差市場才能活躍起來。 歷史上, 中國證券市場走牛或轉入熊市幾乎都跟監管放鬆和收緊有關。

回到新三板的私募做市, 加強監管會是個什麼情況,恐怕也只有他們來了富姐才知道。

不過,引入私募做市顯然能解決目前傳統券商充當做市商存在的一些問題。

眾所周知,新三板大多以新型行業為主,尤其是高新技術行業。

與傳統券商做市相比,私募機構更擅長對科技型、創新型、成長型甚至是沒有利潤的企業估值,而傳統行業的定價模式並不適用於這些企業。

另外,傳統券商在給新三板企業進行做市市也容易受A股的慣性思維影響,而私募機構卻並不存在這個問題。

但縱是有著傳統券商所不具有的定價優勢,富姐依然也不樂觀。

因為私募行業本身也存在的散戶化現象,現在已引起監管層高度重視。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5月13日稱,私募基金行業存在公開或變相公開宣傳、突破合格投資者標準、以私募為名進行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問題,近期將開展私募基金投資者權益保護教育專項活動。

在同一天,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透露,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規模下降6700萬元,而私募基金卻流入了1.92萬億元的大眾理財資金。

洪磊指出,我國社會財富急劇增長,但優質資產卻越發匱乏。當證券市場進入‘心電圖’或橫盤狀態,個人投資者更加傾向選擇私募基金投資機會。

如果散戶充斥私募行業,那麼他們來到新三板,玩法跟A股的散戶估計也沒什麼兩樣。

新浪財經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加強監管會是個什麼情況,恐怕也只有他們來了富姐才知道。

不過,引入私募做市顯然能解決目前傳統券商充當做市商存在的一些問題。

眾所周知,新三板大多以新型行業為主,尤其是高新技術行業。

與傳統券商做市相比,私募機構更擅長對科技型、創新型、成長型甚至是沒有利潤的企業估值,而傳統行業的定價模式並不適用於這些企業。

另外,傳統券商在給新三板企業進行做市市也容易受A股的慣性思維影響,而私募機構卻並不存在這個問題。

但縱是有著傳統券商所不具有的定價優勢,富姐依然也不樂觀。

因為私募行業本身也存在的散戶化現象,現在已引起監管層高度重視。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5月13日稱,私募基金行業存在公開或變相公開宣傳、突破合格投資者標準、以私募為名進行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問題,近期將開展私募基金投資者權益保護教育專項活動。

在同一天,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透露,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規模下降6700萬元,而私募基金卻流入了1.92萬億元的大眾理財資金。

洪磊指出,我國社會財富急劇增長,但優質資產卻越發匱乏。當證券市場進入‘心電圖’或橫盤狀態,個人投資者更加傾向選擇私募基金投資機會。

如果散戶充斥私募行業,那麼他們來到新三板,玩法跟A股的散戶估計也沒什麼兩樣。

新浪財經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