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吉林又放寬飼料補貼政策 助玉米期現貨價格齊“飛”

早在2月下旬, 吉林、遼寧及黑龍江省相繼公佈了飼料企業採購玉米的補貼標準, 規定享受補貼的物件必須是2015年實際飼料產量5萬噸及以上的飼料企業, 其補貼金額分別為每噸200元、100元、300元。 前日, 吉林省糧食局又發佈公告, 對省內未納入年產量5萬噸以上飼料企業補貼範圍、年設計生產能力2萬噸以上的飼料加工企業, 在規定期限內收購加工省內2016年新產玉米每噸給予120元補貼。 也就是說, 自即日起, 6月30號之前在省內自購自用的玉米, 按實際消耗數量給予補貼, 據粗略估算, 此項補貼的總數額理論將在65萬元以上,

這無疑給中小型飼料企業注入一針強心劑。

3月22日錦州港玉米現貨平艙價格已然衝破前期高點, 達到1560-1580元/噸, 較上週五累計上漲50元/噸;廣東蛇口港遼吉玉米報價為1660-1680元/噸, 較上週五累計上漲30元/噸。 在期貨市場上, 玉米期貨同樣有強勁表現, 3月22日連盤玉米1709合約收盤價1710元, 較上週五收盤價累計上漲51元, 漲幅達3.07%。 目前09合約期價已經重回1700元一線上方, 而3月10日創造的高點1731元只是曇花一現。 現如今政策利好加碼, C1709合約能否“一鼓作氣”, 再創輝煌呢?我們還得從產區玉米產銷情況說起。

據國家糧食局網站上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 截至3月15日, 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玉米10240萬噸, 同比減少3581萬噸。 其中, 東北三省一區累計收購玉米8677萬噸。

也就是說, 除東北三省一區外, 包括山東在內的7個主產區省份收購量一共只有1563萬噸。 如下表, 嚴重大幅落後於前幾年同期水準, 華北主產區那麼多玉米到底去哪兒了?

根據本網調研得出的資料顯示, 目前東北農戶餘糧15%左右, 後續供給壓力不大, 加上各用糧企業在補貼如此豐厚情況下, 市場難免不會出現搶糧局面。 目前華北基層餘量約4成, 後續有一定供應壓力。 但華北用糧企業只能幹看著東北的豐厚補貼流口水, 用糧企業收購積極性普遍較低, 企業處庫存也相對較低。 華北玉米供需矛盾愈演愈烈, 為後市價格波動帶來較大風險。

庫存方面, 截止至3月17日, 北方四港玉米庫存達394.7萬噸, 月環比增加46萬噸, 同比去年增加133.4萬噸。

廣東港玉米內貿庫存共計42.1萬噸, 港口內貿玉米庫存逐步增加中。 另外, 港口進口高粱大麥共計78.8萬噸, 飼料企業提貨高粱、大麥, 也擠佔了相當一部分玉米需求。

另據瞭解, 南方銷區已經有大量的進口替代品訂購單, 訂貨總量約130萬噸, 船期到港分別在5-8月份。 玉米, 高粱及大麥的到港完稅價分別為1680, 1660-1680以及1550元/噸。 進口替代品給廣東銷區帶來的壓力將在後期體現。 不過與去年相比, 替代產品進口明顯下降, 2016年5-8月共進口玉米、高粱、大麥累計超過500萬噸。 目前廣東港遼吉玉米價格為1660-1680元/噸, 價格仍具有較大優勢, 但同樣玉米價格上漲也為進口替代品帶來可乘之機。

綜上所述, 東北糧源逐漸減少, 產區貿易商及用糧企業收購積極性高,

或將帶動港口收糧主體的收購熱情, 預計後續北方港口玉米價格仍將以偏強運行為主。 目前南北港口貿易走貨利潤持續倒掛, 而目前玉米價格定價權在東北, 預計北方玉米成本或對廣東港玉米價格有一定支撐。 當前廣東港替代產品庫存雖然很高, 但只要內貿玉米價格在1780元/噸以內時, 替代產品的代替價值依然難以體現。 此價格按正常運費倒推到北方, 玉米出庫成本大概在1650-1680元/噸+60元/噸的倉儲成本, C1709合約站上1710一線繼續上漲風險較大, 大量進口替代產品與國家當前去庫存思路相悖, 預計在政策糧輪出及拍賣價格還未明朗情況下, 建議市場交投短期內謹慎追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