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綜合規劃今起公開徵求意見

7月13日, 由深圳市規土委(市海洋局)牽頭編制的《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綜合規劃》(草案)(以下簡稱“綜合規劃”)公示並徵求公眾意見。 “綜合規劃”將國務院批復的28.2平方公里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以及前海蛇口之間的9.7平方公里片區(包含大小南山片區及蛇口南、赤灣部分片區), 總計37.9平方公里均納入規劃區, 協同發展。

規劃區規劃就業人口規模約88萬人

“這一範圍的劃定主要是考慮規劃片區的完整性、系統性和連續性。 ”市規土委相關負責人稱, 規劃區將以“立足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的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和城市新中心、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為定位,

擬建設成要素自由流通的全球開放之城、深港共建的國際創新之城、濱海宜人的綠色人文之城。

“規劃區總建築規模4725萬平方米, 產業建築面積約2500-2600萬平方米, 居住建築面積約1500-1600萬平方米。 規劃就業人口規模約88萬人, 居住人口規模約60萬人。 ”

根據“綜合規劃”, 規劃區將劃分為四個片區, 一是前海片區, 以國務院批復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用地範圍為准, 包括桂灣組團、前灣組團、媽灣組團, 總建築規模為剛性控制要求;二是大小南山片區, 包括小南山北組團、大南山西組團、大南山北組團, 總建築規模475萬平方米;三是蛇口片區, 包括蛇口中組團、蛇口沿山組團,

總建築規模920萬平方米;四是蛇口南及赤灣片區, 包括郵輪母港組團、赤灣組團、樞紐港組團, 總建築規模485萬平方米。

總體結構則可概括為“一港兩帶七板塊”。 其中, “一港”為蛇口國際樞紐港, “兩帶”為濱海生態文化帶和城市綜合服務帶、“七板塊”包括桂灣、前灣、媽灣、郵輪母港、蛇口、赤灣和大小南山板塊。

2030年建設成具全球影響力中國自貿區標杆

規劃區將重點發展金融服務、商務服務、資訊服務、科技服務、國際商貿與現代物流、文化創意與旅遊服務等戰略性新興業。

該負責人說, 此次規劃在強化提升港口、產業、城市功能的同時, 更強調通過統籌協調, 構建港產互動、產城融合、港城和諧的共融發展格局, 實現綜合價值最大化。

在片區開發上,

將採用集中成片、地上地下統一規劃統籌開發建設的土地開發模式, 提升土地開發效益, 並採用能源高效利用技術、分質供水、低衝擊開發、固體廢棄物迴圈利用、綠色建築等技術手段, 打造綠色自貿區。

“‘綜合規劃’通過之後, 規劃區近期將以重點專案為抓手, 推動先導區的開發建設, 並做好遠期發展戰略儲備用地的預控。 ”該負責人稱, 規劃將分為三個階段, 近期(2017-2020年)是讓自貿區發展建設全面起步, 基礎和配套設施建設改造取得重大進展, 土地整備和城市更新全面推進, 招商引資和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重大突破;中期(2021-2023年)基本形成結構合理、集聚共生、國際化程度高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基本完善城市公共配套, 初步形成產城融合發展局面;遠期(2024-2030年)全面完成規劃目標,

實現產業和城市功能的轉型升級, 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自貿區標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