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真正的三國是這樣的,別被《軍師聯盟》蒙蔽了雙眼

很多人把《三國演義》當歷史書來看, 據我看, 《三國演義》有七分為虛, 只有三分為實。 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真實的三國歷史。 三國(184年-280年)是個漢晉之間的歷史時期。

184年, 沒有飯吃的農民們在張角三兄弟領導下, 頭紮黃巾, 揭竿而起, 打算推翻東漢王朝。

黃巾軍們給東漢王朝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 漢靈帝派出盧植、皇甫嵩等將領攻打黃巾軍。 各地州郡長官紛紛參與鎮壓黃巾軍, 包括董卓、孫堅(孫策、孫權的父親)、曹操、劉備都加入進來,

結果打完黃巾軍之後, 這些人大多變成了軍閥, 東漢名存實亡, 形成了軍閥割據。 黃巾軍的餘黨作亂了很多年, 《三國演義》裡的黑山軍、白波賊等等, 都是黃巾軍的殘餘勢力。 東漢是個外戚時代兼宦官時代, 二者為了爭權時常發生矛盾。 漢靈帝死後, 外戚何進要誅殺十常侍(十個權力最大、最專橫的宦官), 召董卓來幫忙, 結果宦官們先下手為強, 先殺了何進。

袁紹帶兵為何進報仇, 殺掉了十常侍。 董卓軍進入洛陽, 控制了大局, 呂布投靠了董卓, 袁紹、曹操逃離了洛陽。 董卓廢掉了少帝, 立了漢獻帝。 (漢獻帝這輩子就沒有做過主。 )

袁紹等十一路軍聯合起來, 共同討伐董卓。 董卓軍失利, 董卓就燒毀了洛陽, 將洛陽居民和皇帝、大臣們強行遷到長安。

聯軍各懷鬼胎, 不久就各奔東西。

兩年後, 董卓被王允和呂布合謀殺死, 董卓部下李傕、郭汜殺入長安替董卓報仇, 趕跑了呂布, 殺死了王允。 李傕、郭汜成為新的權臣。

後來李傕、郭汜一山不容二虎, 打了起來, 戰亂中漢獻帝離開了長安向東走, 好不容易回到了洛陽。 洛陽已成一片廢墟, 於是曹操迎接漢獻帝到許昌, 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

北方戰亂頻繁, 孫堅攻打荊州的劉表時陣亡, 他的兒子孫策後來佔據了江東。 曹操先後消滅了袁術、呂布,

收降了張繡, 官渡之戰戰勝了袁紹。 袁紹病死後, 曹操又逐步消滅了袁紹的三個兒子, 並將劉備趕到了劉表那裡。

208年, 曹操揮師南下, 劉表病死, 劉表之子劉琮投降了曹操。 劉備狼狽逃到了夏口, 與孫策的弟弟孫權聯合起來。 於是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 孫權手下大將周瑜火燒赤壁, 孫劉聯軍大敗曹軍, 曹操引殘軍北還。 劉備佔領了荊州大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