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兒童發生腹瀉怎麼辦?記住這些可以做的和不能做的孩子病好的快

腹瀉是一種常見症狀, 通常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一組疾病。 瞭解腹瀉的症狀、原因, 合理護理, 預防脫水, 孩子康復並不難。

什麼是腹瀉?

腹瀉是指持續一段時間的稀水便。

腹瀉的原因有哪些?

大多數孩子腹瀉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一周內會自行好轉。 病毒性腹瀉有可能出現發燒, 起病時還可能有嘔吐。 這些症狀出現後不久, 孩子開始腹瀉。

如果孩子小於6個月, 或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 應該去看兒科醫生。

1、膿血便。 2、頻繁嘔吐。 3、腹痛。 4、少尿(每天濕尿片少於6片)。 5、哭時無淚。 6、不能進食流質食物或液體。 7、高燒。 8、頻繁腹瀉。 9、口唇幹而黏10、體重減輕。 11、極度口渴。

如果孩子的狀態良好, 即便出現下列情形, 也不必立即看兒科醫生。

1、大便次數頻繁或大便量多。 2、腸道脹氣。 3、綠色或黃色便。

可以做的和不能做的

這些可以做:

●注意觀察孩子有沒有脫水體征, 比如尿量減少、哭時無淚、高燒、口唇乾燥、體重減輕、極度口渴、精神不好、眼窩凹陷。

●孩子的行為有明顯異常時, 要及時看兒科醫生。

●有膿血便。

●如果孩子體溫超過39℃, 要立即就診。

●如果孩子沒有嘔吐, 應堅持喂蕎。 可以讓孩子少吃一些, 或吃些不會刺激胃腸道的食物。

●如果孩子口渴, 應給他服用口服補液鹽。

這些不能做:

●自行配置補液鹽, 除非得到兒科醫生的指導或有正確的配方。

●即使孩子餓了, 也不讓孩子吃東西。

●讓孩子飲用煮沸的脫脂乳或其他含鹽的湯。

●在沒有兒科醫生處方的情況下使用止瀉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