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貴州修文:踐行“知行合一”打造“陽明心學聖地”

貴州修文中國陽明文化園一隅。  唐福敬 攝

中新網修文7月14日電 題:貴州修文:貴州修文:踐行“知行合一”打造“陽明心學聖地”

記者 劉鵬

三伏時節, 漫步貴州修文街頭, 乾淨整潔的路面、文明禮讓的城市風貌加之涼爽的氣候讓人倍感舒適。

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古名為龍場, 地處貴州中部, 取“偃息武備, 昌明文教”之意。 因明代大思想家王陽明龍場悟道, 大悟“格物致知”之旨, 創立“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學體系而蜚聲海內外, 被譽為“王學聖地”。

貴州修文中國陽明文化園一隅。  劉鵬 攝

“‘知行合一’是一種思想的追求, 文化的追求, 就是把想到的變成做到的, 就是‘知’與‘行’的統一。 ”修文縣委書記孫華忠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 近年來, 修文縣踐行“知行合一”, 不斷加強陽明文化傳承、弘揚和發展規劃, 努力打造“陽明心學聖地”。

為發展陽明文化, 早在1995年6月, 修文縣就以社團形式組建了“陽明學研究會”。 2010年修文縣成立了“修文縣陽明文化研究發展中心”, 2015年, 經縣人民政府研究, 決定將“修文縣陽明文化研究發展中心”作為縣文旅局內設機構, 作為縣人才培育、對內研學、活動組織、對外交流的常設機構。

2014年, 修文縣按照“國際領先,

國內一流”和“做足文化, 做成精品”的目標定位, 以陽明洞為核心, 規劃建設建設了中國陽明文化園。 讓陽明遺跡在修繕和保護下, 融入了文化展示功能、商貿服務功能、生態居住功能和公共管理功能為一體的陽明文化園。

同時, 修文縣不斷搭建文化傳播高端平臺, 讓陽明文化走向國際化。

自1999年以來, 修文縣立足陽明文化特色, 成功舉辦了五屆“國際陽明文化節”, 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推動了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提升了社會文明素養和道德水準, 也為海內外專家學者搭建了很好的文化交流平臺, 並形成了一批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 為全方位加強陽明文化滲透和引領, 提升全社會道德涵養和文明程度,

努力實現“知行合一”、“致良知”等陽明精神的當代價值, 增強文化自強自信自覺, 修文縣探索實施陽明文化“九進”工程。

陽明文化“九進”是指進機關、進農村、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部隊、進景區、進家庭、進商鋪。

即:開展陽明文化進機關活動, 展現“清廉為民、知行合一”新形象;開展陽明文化進農村活動, 展現“鄉風文明、幸福家園”;開展陽明文化進企業活動, 展現“知名品牌、良心產品”;開展陽明文化進學校活動, 展現“志向高遠、品學兼優”;開展陽明文化進社區活動, 展現“互助關愛、社會和諧”新風尚;開展陽明文化進部隊活動, 展現聽党指揮;開展陽明文化進家庭活動, 展現“優良家風、最美家庭”新風氣;開展陽明文化進商鋪活動,

展現“誠信經營、用心服務”。

孫華忠認為, 陽明文化“九進”工程是厚植陽明文化, 讓陽明精神浸潤各領域, 提升社會整體文明素養和道德水準, 體現陽明思想的當代價值。

如今的修文, 乾淨整潔的路面、文明禮讓的城市風貌正是陽明文化浸染的成果。 同時, 在陽明文化的浸潤下, 言行一致、躬身篤行、遵德守禮、崇德向善的社會新風已在修文縣蔚然形成。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