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導演郭柯:我看到了不一樣的“慰安婦”

導演郭柯:我看到了不一樣的“慰安婦”

在29135名民眾的眾籌支援下, 紀錄電影《二十二》將於8月14日在院線上映。

這是一部關於中國“慰安婦”倖存者的紀實電影。

影片拍攝於2014年, 記錄了中國內地公開身份的22名“慰安婦”倖存者的生活晚景。

“整個片子看起來是平靜的, 但這種平靜是真實的, 不必要刻意渲染悲情和苦難, 畢竟她們現在的生活就很平淡。 ”導演郭柯說。

片中記錄的“慰安婦”老人平均年齡約85歲, 分佈在湖北、廣西、山西、海南、黑龍江五省, 大都生活在農村地區。 到如今, 這些倖存老人僅剩10人。

歷經七個多月的拍攝, 《二十二》得以完成。 郭柯希望能複製《鬼鄉》的成功, “只要觀眾能夠記住其中某一位老人的名字, 我的目標就達到了。 ”

從《三十二》到《二十二》

在拍攝《二十二》之前, 郭柯拍攝了另一部紀錄短片《三十二》。 入行十幾年來, 作為劇情片導演, 郭柯參與拍攝的影視作品不下40部, 這是他第一次獨立執導紀錄片。

《三十二》講述的是廣西“慰安婦”韋紹蘭和她的日本兒子的故事。 該片拍攝於2012年, 當時全國公開身份的“慰安婦”倖存者有32人。 的燕子。 這也是唯一用了技巧性的東西。

Q:不配解說、不加音樂, 《二十二》的後期製作幾乎不用剪輯技巧?

A:拍這部片子, 也是自我發現的過程, 我不停地跟自己作鬥爭。 這部片子我剪輯了一年多, 考慮選用什麼樣的素材。 《三十二》裡我用了很多技巧, 大家看得很動情。 導演知道什麼樣的畫面配什麼樣的音樂能夠煽情, 但是《二十二》裡, 我都不用音樂, 只有老人的話語和周圍環境的聲音, 因為我覺得老人的出現就足以撥動觀眾心弦了。 無聲勝有聲, 我想做到這一點。

比如有些畫面拍得非常美, 但是不一定要用。 攝影師捕捉到了很多下小雨、暴雨的場景, 嫩綠的草、小雨飄落非常美, 情緒也很豐滿, 但總是用細雨去隱喻老人的遭遇, 我覺得很淺白, 所以選擇用暴雨。

Q:您在後期找到了臺灣剪輯師廖慶松(侯孝賢御用剪輯師),

他提供了什麼建議和思路?

A:我當時拿去的片子是115分鐘, 他剪輯到了112分鐘, 但是整個感覺都變了。 很多表現比較豐富的鏡頭, 都被他剪掉了。 他問我, 老人每天什麼狀態是不是很無聊?我說是。 他說, 那你幹嘛不讓她無聊呢?他這句話啟發了我, 也幫我理清了主題:深情凝視, 這也是電影宣傳的口號。 我很感謝他, 也很慶倖在後期製作中找到了他。

在片子最後, 我把老人的名字、籍貫、年齡等資訊都打到字幕上, 希望大家看完片子, 能記住某一個老人的名字。 我們換一個角度想, 如果這是抗戰老兵, 當他們的名字出現在螢幕上, 觀眾肯定會覺得情緒高昂, 那“慰安婦”為什麼不能呢?她們是受害者, 我想要莊嚴、肅穆地呈現她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