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味精行業深度報告:中國是味精最大生產國,玉米占味精最大成本

味精是常見的調味品, 其化學名成分主要是谷氨酸鈉。 最早由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從海帶中提取, 命名為“味之素”。 現在已經廣泛用於家庭和餐廳佳餚調味、 工業食品加工。

現代的味精生產主要以糧食(玉米、小麥、大米等)為原材料, 經過微生物發酵提純制得。

味精產能主要集中在中國。 我國味精行業規模化發展始於上世紀 80 年代, 目前中國成為味精的第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

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迅速, 由於 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和市場需求的擴大, 行業產能不斷擴大。 90 年代後, 我國就 成為第一大味精生產國, 2014 年, 全球味精產能 75%集中在中國。

下游工業食品加工消費占大頭。 從味精的下游客戶來看, 下游主要有三類市場:工業食品加工、家庭消費和餐飲業。

家庭消費和餐飲業主要用於日常菜肴烹 制, 工業上味精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 如速食麵、肉製品等。 工業食品加工消費份 額最大, 占比為 50%左右。 其次為餐飲業和家庭消費, 占比約為 30%和 20%。

玉米:庫存仍是壓制價格的重要因素,
玉米價格窪 地值得關注

味精生產中, 玉米是其中成本占比最大的環節, 單噸味精消耗 2.2-2.3 噸玉米, 所以, 研判玉米對研判味精有著深刻的指導價值。

由於味精行業的格局良好(呈現雙寡頭格局), 所以, 一方面, 若玉米價格上行, 將為味精價格的上行提供支撐; 另一方面,

若玉米價格持續低迷或者下行, 味精價格的下降幅度有望低於玉米價 格的下降幅度, 相關企業將享受價差擴大帶來的業績增厚, 這已經體現在阜豐集 團和梅花生物 2016 年的業績當中。

全球:玉米庫存持續攀升, 玉米價格低位運行全球玉米庫存持續攀升。

從全球範圍看,USDA 的統計資料顯示,過去十年,全球玉米庫存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尤其自 2012 年以來,全球玉米庫存量攀升了 一個臺階,2016 年全球玉米庫存達 2.21 億噸,相比於 2010 年 1.28 億噸的低點幾 乎翻番。

由於全球玉米庫存的持續攀升,相應地,全球玉米價格持續低位運行。從CBOT 玉米期貨價格近 10 年來的走勢可以看出,價格從 2013 年前後開始明顯下 跌,並且陷入持續的低迷,這與全球玉米庫存上升的週期是基本一致的。

我國:玉米庫存消費比高位,國內外價差開始逆轉,黑龍江、內蒙 古為價格窪地

我國庫存消費比仍在高位。由於我國玉米臨時收儲政策的實行,以及全球農 產品價格下行的背景下,國內玉米收儲價格依然維持較高水準,國內外玉米價格 倒掛等原因,我們玉米庫存持續攀升,玉米庫存維持高位。中國匯易的資料顯示, 我國玉米庫存消費比從 2009 年的 21.3%飆升至 2015 年的 176%,雖然 2016 年略 有回落至 164%,但庫存消費比依然維持高位。

從更高頻的周資料來看,我國玉米庫存尤其是北方玉米庫存呈現明顯的週期 性趨勢,並且目前的周庫存處於 2009 年下半年以來的高位。

隨著我國玉米臨時收儲政策的取消,以及今年重點提出的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推進,玉米深加工的不斷發展,天量的玉米庫存迎來緩解的利好,玉米庫存的壓制有望長期得到緩解。

國內玉米現貨價開始低於進口到岸完稅價。2013 年以來,我國玉米現貨平均價高於進口玉米到岸完稅價的現象一直存在,並且價差最大的時候超過 1000 元/噸。

隨著進口玉米價格的回暖,以及國內玉米價格的持續下跌,2016 年底開始,這個趨勢得到逆轉,國內玉米現貨價開始低於進口到岸完稅價,目前價差在 100元/噸左右。國內玉米價格相對便宜,無疑直接利好玉米深加工企業,比如味精、 飼料添加劑、乙醇等企業,而且成本的價格有利於增強玉米深加工產品的出口競 爭力。

黑龍江、內蒙古等地的玉米有價格優勢。由於地理位置差異,造成玉米的生產條件、產品品質等會有所區別,所以全國玉米價格的區域差異明顯。無論從糧 庫收購平均價,還是農民出售價格來看,黑龍江和內蒙古是全國玉米價格的窪地, 這就意味著,生產基地位於黑龍江、內蒙古的玉米深加工企業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味精行業龍頭均注重控制玉米成本味精行業龍頭阜豐集團和梅花生物在玉米成本的控制上均做出了實質性的效果。

阜豐集團通過大量收購內蒙古、黑龍江的低價玉米,控制玉米顆粒成本,顯著地體現在公司的報表中。公司氨基酸分部的玉米顆粒單位成本由 2012 年的 1994元/噸降至 2016 年上半年的 1469 元/噸,預計 2016 年下半年隨著玉米價格的下降, 公司玉米顆粒成本仍將進一步下降,這也體現在公司 2016 年業績預增 80%中。

梅花生物的味精生產基地分佈在通遼(48 萬噸)和新疆(22 萬噸),所以公司通過豐富玉米採購結構來控制玉米的成本。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的資料顯示, 公司 2015 年玉米來源機構比 2014 年更為豐富,增加了低價的進口玉米,公司玉 米成本也得到較好的控制。

樂晴智庫,全球行業和公司深度研究

從全球範圍看,USDA 的統計資料顯示,過去十年,全球玉米庫存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尤其自 2012 年以來,全球玉米庫存量攀升了 一個臺階,2016 年全球玉米庫存達 2.21 億噸,相比於 2010 年 1.28 億噸的低點幾 乎翻番。

由於全球玉米庫存的持續攀升,相應地,全球玉米價格持續低位運行。從CBOT 玉米期貨價格近 10 年來的走勢可以看出,價格從 2013 年前後開始明顯下 跌,並且陷入持續的低迷,這與全球玉米庫存上升的週期是基本一致的。

我國:玉米庫存消費比高位,國內外價差開始逆轉,黑龍江、內蒙 古為價格窪地

我國庫存消費比仍在高位。由於我國玉米臨時收儲政策的實行,以及全球農 產品價格下行的背景下,國內玉米收儲價格依然維持較高水準,國內外玉米價格 倒掛等原因,我們玉米庫存持續攀升,玉米庫存維持高位。中國匯易的資料顯示, 我國玉米庫存消費比從 2009 年的 21.3%飆升至 2015 年的 176%,雖然 2016 年略 有回落至 164%,但庫存消費比依然維持高位。

從更高頻的周資料來看,我國玉米庫存尤其是北方玉米庫存呈現明顯的週期 性趨勢,並且目前的周庫存處於 2009 年下半年以來的高位。

隨著我國玉米臨時收儲政策的取消,以及今年重點提出的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推進,玉米深加工的不斷發展,天量的玉米庫存迎來緩解的利好,玉米庫存的壓制有望長期得到緩解。

國內玉米現貨價開始低於進口到岸完稅價。2013 年以來,我國玉米現貨平均價高於進口玉米到岸完稅價的現象一直存在,並且價差最大的時候超過 1000 元/噸。

隨著進口玉米價格的回暖,以及國內玉米價格的持續下跌,2016 年底開始,這個趨勢得到逆轉,國內玉米現貨價開始低於進口到岸完稅價,目前價差在 100元/噸左右。國內玉米價格相對便宜,無疑直接利好玉米深加工企業,比如味精、 飼料添加劑、乙醇等企業,而且成本的價格有利於增強玉米深加工產品的出口競 爭力。

黑龍江、內蒙古等地的玉米有價格優勢。由於地理位置差異,造成玉米的生產條件、產品品質等會有所區別,所以全國玉米價格的區域差異明顯。無論從糧 庫收購平均價,還是農民出售價格來看,黑龍江和內蒙古是全國玉米價格的窪地, 這就意味著,生產基地位於黑龍江、內蒙古的玉米深加工企業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味精行業龍頭均注重控制玉米成本味精行業龍頭阜豐集團和梅花生物在玉米成本的控制上均做出了實質性的效果。

阜豐集團通過大量收購內蒙古、黑龍江的低價玉米,控制玉米顆粒成本,顯著地體現在公司的報表中。公司氨基酸分部的玉米顆粒單位成本由 2012 年的 1994元/噸降至 2016 年上半年的 1469 元/噸,預計 2016 年下半年隨著玉米價格的下降, 公司玉米顆粒成本仍將進一步下降,這也體現在公司 2016 年業績預增 80%中。

梅花生物的味精生產基地分佈在通遼(48 萬噸)和新疆(22 萬噸),所以公司通過豐富玉米採購結構來控制玉米的成本。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的資料顯示, 公司 2015 年玉米來源機構比 2014 年更為豐富,增加了低價的進口玉米,公司玉 米成本也得到較好的控制。

樂晴智庫,全球行業和公司深度研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