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財會界冀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會計體系互聯互通

中新社上海7月15日電 (記者 姜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民族、文化各異, 使用50多種官方語言、11種會計準則, 中國財會界人士對此呼籲: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和地區的會計體系互聯互通。

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舉辦的“‘會計基礎設施’助推‘一帶一路’”高層研討會上, 中國財政部部長助理趙鳴驥表示, 會計是商業語言, 是推動國際經濟往來和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 面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會計體系的差異, 如何採取有效措施, 推動沿線各國和地區會計體系的互聯互通、為區域內的貿易暢通和資金融通提供便利條件,

進而實現共同發展、包容發展, 是一個重大課題, 會計界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會計基礎設施建設恰逢其時。

趙鳴驥認為, 加強對沿線國家和地區會計準則建設的系統研究, 為促進貿易暢通和資金融通做出貢獻, 推進會計準則國際趨同, 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推動會計準則的互聯互通, 需加強沿線國家和地區國際化會計人才培養的合作, 還應加強沿線國家和地區會計界溝通交流的機制與平臺建設, 為“一帶一路”建設更好地出謀劃策。

據趙鳴驥透露, 中國財政部在上個月成立了“一帶一路”財經發展研究中心, 以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財經智庫和合作交流平臺。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院長李扣慶教授稱,

“一帶一路”是跨國界、跨地域的重要倡議, 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準差異巨大、會計基礎設施完備程度差異明顯, 這種差異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稅收和資本融通問題可能成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間經貿和資本合作的重要障礙, 必須要加強包括會計體系在內的隱性的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會計準則和稅收征管等方面的協調。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傅俊元指出, “一帶一路”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會計準則和中國的會計準則區別較大, 大部分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沒有編制完整的、滿足所在國要求的財務報告, 這將會面臨很大的風險。

面對這樣的風險, 中興通訊的做法是建立一套全球財經管理體系來支持公司的全球化運作, 據該公司副總裁陳虎介紹, 中興通訊目前正在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財會政策進行整理, 為“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提供幫助。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