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清科集團楊敏:股權投資還是找專業的人合夥幹吧

2017年7月13日, 由清科集團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基金合夥人峰會》在北京如期舉行, 峰會邀請了知名優秀FOFs、政府引導基金、上市公司、險資、私人銀行、財富管理機構、富有家族及個人、VC/PE機構出席, 深度探尋國內外LP市場發展趨勢, 分享最新的資產配置策略。

在圓桌論壇環節, 西安東盛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廣譽遠中藥掌門人郭家學、恒泰艾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庚文、昆藥集團董事長汪思洋、北京久其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招福君、廣州視源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副總經理周勇以“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之道”為主題發表了精彩的觀點,

本場主持為清科集團董事總經理兼清科資管主管合夥人楊敏。

以下是論壇實錄, 經投資界整理如下:

楊敏:往往在議程最後一場都是壓軸的, 今天很榮幸邀請到了五位重量級的嘉賓。 我是來自於清科集團的楊敏,

分管了清科資管業務, 主要圍繞著上市公司做一些戰略性產業基金, 另外也圍繞著中國的家族企業, 做了一些家族基金。 今天在座幾位上市公司代表來自不同行業, 將會圍繞著上市公司去做一些股權投資之道這個話題作一些分享。

郭家學:我們現在關注的是中醫藥產業的投資發展, 就以廣譽遠中藥公司作為一個產業發展平臺, 專注在中醫藥行業, 圍繞上中下游產業鏈進行發展, 目標是解決中醫藥存在的一些痛點。 從2013年開始, 廣譽遠推出一個叫名醫名藥的工程, 就是要解決這個行業的特點, 我們集團在設一個國醫館發展基金, 希望在全國建設自己的國醫館。 另外, 廣譽遠也給醫療機構提供成套的解決方案,

涉及領域包括心腦血管、糖尿病、不孕不育等。

當時收購廣譽遠的股權, 整個負資產是3億多, 資不抵債, 這樣的公司在當時看來, 很多人看來都很害怕, 但最終我們進入了。 廣譽遠是一家非常有很寬、很深“護城河”的公司, 擁有400多年歷史, 企業的文化力也是這個公司的護城河。 事後證明我們的眼光是正確的, 如今廣譽遠的銷售利潤在翻番, 今後幾年還能保持銷售高速增長的態勢。

孫庚文:恒泰艾普公司是一家能源綜合服務商, 公司主要業務有五個板塊, 第一個板塊是能源勘探開發的軟體研發、生產和銷售;第二個板塊就是與能源有關的工程施工和作業;第三個板塊就是與能源有關的高端裝備製造、生產、銷售、研發;第四個板塊是與高科技應用當中有關的雲計算,

大資料, 和虛擬實境這一塊的業務, 主要還是和能源行業有關;第五個板塊就是供應鏈金融和投融資業務。

在公司過去成長的歷史當中, 投資並股收購目的還是要圍繞企業的戰略來進行。 如果說收購僅僅是為了並一個表, 或者加一塊利潤, 我覺得這個目的不一定非常正確。 我自己認為收購的目的, 還是為了完成企業的戰略佈局。 另外, 投資也好, 收購也好, 並購也好, 一是要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 和你對標的企業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收來了之後, 目的是為了發展, 而不是為了管, 也不是為了控。 還有一個因素, 就是要結合不同時期的政策。

汪思洋:昆藥集團是專注於做藥的集團,

所有的業務都是圍繞著藥來做的, 主營最大的一塊業務就是現代藥物的植物藥。 我們掌握了青蒿素最早的研發和產業化, 是目前為止全球最大的青蒿素產業鏈的組織者。 我們也擁有雲南最大的中成藥藥品, 目前銷售額過十個億。 第三塊是化學藥和生物製藥, 相對前兩個來說小一些, 是未來主要去做的一個方向。 昆藥的定位是專注於腦血管, 聚焦慢病領域, 立志成為一家國際化的藥品提供商, 所以我們未來投資並購的方向, 會緊緊圍繞著藥品來做。 作為一個藥企來說, 核心競爭力和生命線就是產品。

對於大多數行業, 只要這個細分行業的天花板沒有出現, 你還是應該儘量聚焦在你的主業上。 我們會一直專注在藥品的研發, 藥品的二次開發和生物製藥上面。我認為如果作為一個藥企,你看重是他的產品,即使虧損也要去並購,估值貴和便宜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戰略的訴求,和你真正對這家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挖掘。包括我們之前在做的大量的並購中,有很多我們是不對賭的,是直接並購過來的,有很多看重的是產品線,它是沒有盈利的,內部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去整合,這樣的標的我們反而喜歡。在新時期下,我覺得商業公司應該更加專注,做好主營業務的同時,圍繞著自己的戰略訴求和核心競爭力的打造,去進行並購。

趙福君:今年正好是久其軟體20周年,我們為什麼叫久其,因為是97年成立的。20年來我們從最初五個人的創業團隊,到今天公司規模有2500、2600人,公司上市時收入一個億,到去年銷售收入已達13個多億,其中利潤2個多億。2012年公司轉型,我辭去了CEO一職,專門做董事長來考慮公司戰略的發展。在現在的行情下,市場上實際好的標的並不是太多。我們通過大資料基金的方式,參股了10幾家公司,現在都發展得不錯,畢竟我們的投資不是為了財務投資,而是為了協同,對方還沒有做起來,需要在生態當中成長的企業去做孵化。

久其起初就是做軟體,包括電子政務的軟體和央企的企業集團軟體。後來久其涉足了數字傳播板塊,成立了久其數字傳播集團。另外久其利用客戶資源,加上大資料技術團隊,在孵化一些久其+生態的業務,包括久金所,主要基於生態做金融服務。還有SaaS服務,基於久其的生態下,第一年是可以虧損的,第二年下來,我們要求必須盈利。

周勇:廣州視源是今年1月19日才登陸深交所中小板,在投資這個領域,我們是標準的“小白”。公司成立於2005年,從一家幼小的私營企業成長為一個公眾企業,跟資本市場的交流很少,唯一的一次是曾把集團裡一塊比較小的業務賣給了中國的一家上市公司。

目前公司的市值是312億,市值越大,責任越大。此前我們的發展主要靠內生,而且採用極端保守的策略,所以我們沒有銀行負債,非常穩健的,或者叫做優秀的現金流。上市以後,在資本市場的期待下,包括個人對公司發展的意願的情況下,我們希望更多地去和資本市場做一些對接,尋求資本市場企業發展的重要的手段,能夠幫我們在業務邊界上,在企業成長速度上有所提升。

未來我們會依託在現有的兩塊主營業務的基礎上,又規劃了新的四個產業方向。我們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視主機板的供應商,包括中國的互聯網電視和傳統的家電品牌,以及全球除了三星以外的所有電視品牌,基本上都有合作的關係。這一塊我們還會持續的發展,這一塊業務我們本身有豐富的經驗,而且有著比較高的市場份額。另外一塊就是教育電子,我們更多想去做更多教育方面的產業佈局和孵化,所以在這個領域,現在我們非常急切需要一些資源的疊加,讓這一項業務能夠構建更穩健的業務發展模式。

楊敏:今天來了差不多一百多家上市公司,很多是中國比較優秀的企業家,還有一些是同行業裡面的VC和PE。我們看到過往有很多的PE+上市公司的模式,也成立了很多的基金,主要是為了幫助上市公司來收購和兼併。也有一些上市公司他會自己培養團隊,自己搭一個班子,然後來圍繞自己的主業進行參股,或者去投資和收購。這兩種形式,沒有誰對誰錯,最終的目的其實都是圍繞著上市公司的一些資料,來在體外儲備很多的標的,然後裝到上市公司。臺上幾位嘉賓比較有經驗,希望結合自己的自身情況分享哪一個可能會更好。

郭家學:目前廣譽遠的發展是立足現有的產品和業務,把這一塊迅速做強、做好、做大。我們100多個產品,投放市場只有四款產品,廣譽遠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還是集中精力把中藥這個產業做好。作為大股東的集團這一塊,主要佈局健康產業,比如說預期有一些風險,有一些不確定性的,我們集團以投資的方式,來對中藥大健康領域做一些佈局,圍繞產業鏈來做一些佈局,未來也是全力以赴支持上市公司的發展。

孫庚文:恒泰艾普定了五年規劃進入資本市場,這在2011年1月7日已完成的。上市以後,公司定了第二個五年規劃,既要完善公司戰略佈局,建設三種能力,形成公司的五個業務板塊。五年當中圍繞產業市場,來完善三個方面的佈局,銷售收入比去年全年銷售收入都要高出了很多,利潤規模也是將近300%多的增長。

那麼是自己幹,還是基金管理公司來幹?我認為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術業有專攻。從我的角度來講,我不懂資本,我不懂基金,但是我必須得知道誰懂。我不懂基金,但是清科懂,我就跟清科合作。我不懂是可以的,但是我要知道誰懂,這個很重要。

汪思洋:目前我們這邊做產業投資和並購的模式大致有三種:一種是上市公司的直投部分,直投部分主要是BD部和投資部來完成,這一塊我們嚴格限定,僅用於跟上市公司核心主業並購,沒有特殊原因不做過多的分散和財務性的投資。第二塊這三四年來,上市公司和實際控制人每年都會資助或者投一些GP,專注於醫藥領域,差不多是每年2到3個,投了四五年的時間,也累積了一個自己所謂GP小生態圈。我們跟這些GP的關係非常好,他們也會把他們看的項目,或者正在準備做的項目,跟我們來分享。第三個模式是我們今年開始嘗試的,就是我個人重新組建了一個協力廠商獨立的投資團隊,有一部分是來自於市場化招募的人員。

上市公司對於我們這個基金平臺,僅僅是兩個功能,一個是基石的LP,出資不超過20%,另一個是產業的專業意見。募資方面,我們帶著團隊跟一個一個LP反復地見面和溝通,包括母基金和民營的機構,來獲取LP的信任。我的想法是,雞蛋首先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面,投資跟創新是一樣的,不是說你想創新,你能把所有的藥品都能研發出來,就能創新,很可能機制、時機和人員的差異性,會導致很多不一樣的結果。

趙福君:我們的經驗是,上市公司首先要考慮做投資的目的,要圍繞著自己的產業,你這個產業誰最懂,該不該投,有沒有協同,我覺得這與公司最主要的董事長和股東對公司的戰略相關。當然,如果這個上市公司的夢想不太大,上市了就是為了市值管理,那就不一樣了。我們自己成立了一支基金,是大資料基金,是圍繞自己的產業鏈。清科的人在我們負責投資總監,他們有專業的人員,靠自己是不可能的。

周勇:目前為止我們跟投資這個事,不是挨得很近。上市以後我們也成立了投資部門,方向基本上會圍繞現在的幾大業務板塊去補充,或者構建某些能力。在這個過程當中,廣州視源的方式一個是自己成立了投資部門,成立了自己的基金,同時也正在考慮去和一些比較成熟的團隊和經驗的基金合作,尋找更優質的標的,包括在投後管理上,給我們更直接的一些支援,這是我們的一個策略。

楊敏:總結下來,大家的共識還是要找專業的機構、專業的人,一起來做這件事,強強聯合,術業有專攻。非常感謝幾位給大家的分享。

想瞭解更多精彩資訊,趕緊加入我們吧~

財富街官網:www.pestreet.cn

財富街官微:Lo-Vest

藥品的二次開發和生物製藥上面。我認為如果作為一個藥企,你看重是他的產品,即使虧損也要去並購,估值貴和便宜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戰略的訴求,和你真正對這家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挖掘。包括我們之前在做的大量的並購中,有很多我們是不對賭的,是直接並購過來的,有很多看重的是產品線,它是沒有盈利的,內部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去整合,這樣的標的我們反而喜歡。在新時期下,我覺得商業公司應該更加專注,做好主營業務的同時,圍繞著自己的戰略訴求和核心競爭力的打造,去進行並購。

趙福君:今年正好是久其軟體20周年,我們為什麼叫久其,因為是97年成立的。20年來我們從最初五個人的創業團隊,到今天公司規模有2500、2600人,公司上市時收入一個億,到去年銷售收入已達13個多億,其中利潤2個多億。2012年公司轉型,我辭去了CEO一職,專門做董事長來考慮公司戰略的發展。在現在的行情下,市場上實際好的標的並不是太多。我們通過大資料基金的方式,參股了10幾家公司,現在都發展得不錯,畢竟我們的投資不是為了財務投資,而是為了協同,對方還沒有做起來,需要在生態當中成長的企業去做孵化。

久其起初就是做軟體,包括電子政務的軟體和央企的企業集團軟體。後來久其涉足了數字傳播板塊,成立了久其數字傳播集團。另外久其利用客戶資源,加上大資料技術團隊,在孵化一些久其+生態的業務,包括久金所,主要基於生態做金融服務。還有SaaS服務,基於久其的生態下,第一年是可以虧損的,第二年下來,我們要求必須盈利。

周勇:廣州視源是今年1月19日才登陸深交所中小板,在投資這個領域,我們是標準的“小白”。公司成立於2005年,從一家幼小的私營企業成長為一個公眾企業,跟資本市場的交流很少,唯一的一次是曾把集團裡一塊比較小的業務賣給了中國的一家上市公司。

目前公司的市值是312億,市值越大,責任越大。此前我們的發展主要靠內生,而且採用極端保守的策略,所以我們沒有銀行負債,非常穩健的,或者叫做優秀的現金流。上市以後,在資本市場的期待下,包括個人對公司發展的意願的情況下,我們希望更多地去和資本市場做一些對接,尋求資本市場企業發展的重要的手段,能夠幫我們在業務邊界上,在企業成長速度上有所提升。

未來我們會依託在現有的兩塊主營業務的基礎上,又規劃了新的四個產業方向。我們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視主機板的供應商,包括中國的互聯網電視和傳統的家電品牌,以及全球除了三星以外的所有電視品牌,基本上都有合作的關係。這一塊我們還會持續的發展,這一塊業務我們本身有豐富的經驗,而且有著比較高的市場份額。另外一塊就是教育電子,我們更多想去做更多教育方面的產業佈局和孵化,所以在這個領域,現在我們非常急切需要一些資源的疊加,讓這一項業務能夠構建更穩健的業務發展模式。

楊敏:今天來了差不多一百多家上市公司,很多是中國比較優秀的企業家,還有一些是同行業裡面的VC和PE。我們看到過往有很多的PE+上市公司的模式,也成立了很多的基金,主要是為了幫助上市公司來收購和兼併。也有一些上市公司他會自己培養團隊,自己搭一個班子,然後來圍繞自己的主業進行參股,或者去投資和收購。這兩種形式,沒有誰對誰錯,最終的目的其實都是圍繞著上市公司的一些資料,來在體外儲備很多的標的,然後裝到上市公司。臺上幾位嘉賓比較有經驗,希望結合自己的自身情況分享哪一個可能會更好。

郭家學:目前廣譽遠的發展是立足現有的產品和業務,把這一塊迅速做強、做好、做大。我們100多個產品,投放市場只有四款產品,廣譽遠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還是集中精力把中藥這個產業做好。作為大股東的集團這一塊,主要佈局健康產業,比如說預期有一些風險,有一些不確定性的,我們集團以投資的方式,來對中藥大健康領域做一些佈局,圍繞產業鏈來做一些佈局,未來也是全力以赴支持上市公司的發展。

孫庚文:恒泰艾普定了五年規劃進入資本市場,這在2011年1月7日已完成的。上市以後,公司定了第二個五年規劃,既要完善公司戰略佈局,建設三種能力,形成公司的五個業務板塊。五年當中圍繞產業市場,來完善三個方面的佈局,銷售收入比去年全年銷售收入都要高出了很多,利潤規模也是將近300%多的增長。

那麼是自己幹,還是基金管理公司來幹?我認為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術業有專攻。從我的角度來講,我不懂資本,我不懂基金,但是我必須得知道誰懂。我不懂基金,但是清科懂,我就跟清科合作。我不懂是可以的,但是我要知道誰懂,這個很重要。

汪思洋:目前我們這邊做產業投資和並購的模式大致有三種:一種是上市公司的直投部分,直投部分主要是BD部和投資部來完成,這一塊我們嚴格限定,僅用於跟上市公司核心主業並購,沒有特殊原因不做過多的分散和財務性的投資。第二塊這三四年來,上市公司和實際控制人每年都會資助或者投一些GP,專注於醫藥領域,差不多是每年2到3個,投了四五年的時間,也累積了一個自己所謂GP小生態圈。我們跟這些GP的關係非常好,他們也會把他們看的項目,或者正在準備做的項目,跟我們來分享。第三個模式是我們今年開始嘗試的,就是我個人重新組建了一個協力廠商獨立的投資團隊,有一部分是來自於市場化招募的人員。

上市公司對於我們這個基金平臺,僅僅是兩個功能,一個是基石的LP,出資不超過20%,另一個是產業的專業意見。募資方面,我們帶著團隊跟一個一個LP反復地見面和溝通,包括母基金和民營的機構,來獲取LP的信任。我的想法是,雞蛋首先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面,投資跟創新是一樣的,不是說你想創新,你能把所有的藥品都能研發出來,就能創新,很可能機制、時機和人員的差異性,會導致很多不一樣的結果。

趙福君:我們的經驗是,上市公司首先要考慮做投資的目的,要圍繞著自己的產業,你這個產業誰最懂,該不該投,有沒有協同,我覺得這與公司最主要的董事長和股東對公司的戰略相關。當然,如果這個上市公司的夢想不太大,上市了就是為了市值管理,那就不一樣了。我們自己成立了一支基金,是大資料基金,是圍繞自己的產業鏈。清科的人在我們負責投資總監,他們有專業的人員,靠自己是不可能的。

周勇:目前為止我們跟投資這個事,不是挨得很近。上市以後我們也成立了投資部門,方向基本上會圍繞現在的幾大業務板塊去補充,或者構建某些能力。在這個過程當中,廣州視源的方式一個是自己成立了投資部門,成立了自己的基金,同時也正在考慮去和一些比較成熟的團隊和經驗的基金合作,尋找更優質的標的,包括在投後管理上,給我們更直接的一些支援,這是我們的一個策略。

楊敏:總結下來,大家的共識還是要找專業的機構、專業的人,一起來做這件事,強強聯合,術業有專攻。非常感謝幾位給大家的分享。

想瞭解更多精彩資訊,趕緊加入我們吧~

財富街官網:www.pestreet.cn

財富街官微:Lo-Vest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