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李剛毅:富民銀行正在探索普惠金融3.0的路徑

新華網北京7月14日電(石海平) 7月14日, 重慶富民銀行行長助理李剛毅做客新華會客廳, 就普惠金融助力精准扶貧與三農發展與網友進行互動交流。 李剛毅表示, 富民銀行在普惠金融領域探索的是一條普惠金融3.0的路徑。

在他看來, 1.0的普惠金融是小貸支農模式, 給農戶發放小額貸款。 目前最為廣知的是尤努斯開創的格萊瑉窮人銀行模式, 成立五人中心組, 給農村婦女發放小額信用貸款。 “我們非常尊重尤努斯, 但是中國的農村、農民跟孟加拉在國情、發展階段、弱勢群體數量、市場規模上有很大的不同,

我們不能照搬, 小額貸款可以解決農戶短期資金需求問題, 但是無法從本質上提升農民的經濟能力、生活品質和社會地位。 ”

而2.0的普惠金融是產業支農模式, 去扶持農業企業和農業加工企業, 支援大農業領域的農民企業家創新創業。 “農業容易受天災人禍影響, 行業本身外部風險大、利潤低, 比起房地產和新興產業, 賺錢太不容易。 另外, 即使發展起來了, 農民也是成為產業工人, 難以真正提升農民的能力素質和社會地位。 ”

富民銀行大股東瀚華金控從擔保、小貸做起, 13年來先後服務小微企業20萬戶, 累計業務發生額超過3000億元。 “但是我們發現, 即使我們給了他們資金, 他們依然成長得很慢。 這就讓我們思考, 小貸支農是點,

產業支農是線, 我們從以前從點上、從線上去支持三農, 但是並沒有真正解決三農問題, 真正解決三農發展問題, 需要我們從‘面’上考慮, 去設計。 ”因此, 富民銀行張國祥董事長提出了普惠金融3.0的模式。

普惠金融3.0就是生態金融, 就是用平臺思維、夥伴思維和生態思維來構建普惠金融的生態體系。 既不是點, 也不是線, 而是由多個面、多個平臺共同組成一個生態體系, 把點融入線, 把線融入面, 把面融入生態。

比方說三農企業, 無論他是做種植、養殖, 還是做生產、加工、流通, 他們缺的不僅僅是資金, 還缺思想、缺技術、缺人才、缺管道。 “因此, 單純給予資金支援不一定能幫助企業解決實質性問題, 我們需要升級理念, 轉換思維, 用生態的模式來服務三農企業。

據瞭解, 富民銀行接下來準備籌備成立“中國精准扶貧與三農發展產業聯盟”, 把涉及精准扶貧的農業產業鏈企業納入聯盟, 在聯盟下面搭建“五個平臺”, 一是“資金平臺”, 以富民銀行、瀚華金控為基礎, 引入現代農業產業基金、政府引導基金, 構建“債權+股權”的資金平臺;二是“諮詢平臺”, 引入國內優秀的研究機構和諮詢公司, 為聯盟內企業提供戰略諮詢和管理諮詢;三是“技術平臺”, 引入優秀的互聯網科技公司, 為聯盟內企業的IT系統和互聯網能力建設提供技術支援;四是“企業聯合學院平臺”, 協助聯盟內企業招攬人才和培訓人才;五是“行銷推廣平臺”, 協助聯盟內企業建立行銷體系, 整合外部管道進行行銷和推廣。

這五大平臺建立起來, 三農企業一旦加入聯盟, 就會獲得資金、智慧、技術、人才和管道全方位的支持, 企業運營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將大幅提升, 這就是生態的力量。

富民銀行張國祥董事長認為, 未來金融是產業金融、場景金融。 產業金融就是金融一定要和產業相結合, 金融一定要服務實體經濟, 銀行需要低下頭、彎下腰, 深度介入產業, 去研究產業的痛點和機會, 研究產業的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 用金融為產業賦能。

富民銀行大股東瀚華金融正在探索生態小鎮。 生態小鎮就是生態普惠金融的載體, 未來他們會選擇合適的城鄉結合部探索建立“大美三農生態小鎮”, 把生態小鎮作為“中國精准扶貧與三農發展聯盟”的線下服務的基地,

圍繞大農業產業鏈引進、孵化和培育一批優秀的現代農業企業, 把“大美三農生態小鎮”打通一、二、三產業, 變成一個宜業、宜居、宜學、宜遊、宜養的現代都市田園。

“這就是我們富民銀行設計的普惠金融3.0的模式, 跟阿裡、騰訊走的資料普惠金融道路不一樣, 我們走的是生態普惠金融的道路, 雖然這條道路難度很大, 但是我們認為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是金融真正服務三農, 服務弱勢群體最有效的實施路徑。 ”李剛毅最後如是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