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保守派GS7與激進派VV7 誰是自主大5座標杆

傳祺GS8上市以來備受市場追捧, 曾在今年3-4月獲得月銷過萬的成績。 但在剛過去的6月份, GS8只取得了7094輛的成績, 與5月份的7049輛相差無幾, 這證實了廣汽傳祺GS8由於變速箱供應能力不足以至減產的事實。

市場需求旺盛但卻受限於產能, 這對廣汽來說是非常殘忍的。 於是, 一款與GS8產品力接近, 且切入了“大五座”市場的車型出現了——將於8月26日上市的傳祺GS7, 它有望緩解目前GS8消化不了的市場需求。

有了GS8的光環, GS7看似是一款生來就“不愁賣”的車型, 但它偏偏遇到了一個可怕的對手——WEY VV7。 同是主攻高端市場的中型五座SUV, 後者有著更驚豔的外觀設計, 它會讓向來以造型取勝的傳祺GS系列黯然失色嗎?從市場角度來看, 誰會佔據更大的優勢?橫向對比一下就知道。

自主品牌的設計要獲得認可, 要先滿足兩個條件。 一、高度原創性, 二、符合大眾審美觀。 而這兩款車都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 甚至還表露出很濃厚的自主意識。

傳祺GS7不用多說, 延續了GS8的成功設計。 後者一經推出就受到萬人追捧, 它符合了人們心目中“完美SUV”的形象:看起來夠大, 線條硬朗不失飽滿觀感, 昂首挺胸的外觀與以往的自主SUV有很大不同。 確實是一款很“man”的車。

而WEY VV7則採用了一種完全不一樣的設計思路, 它走的是德系運動SUV風格, Coupe式的車身造型很有攻擊力, 而且前臉的設計也很有態度, “眼小嘴大”的前臉造型很大膽, 可以看出設計師的老道經驗。 更難得的是, VV7在細節處的雕刻同樣不馬虎, 每個部位的造型都像是經過細心考慮才下筆。

兩者的設計相比起來很有火花, 風格迥異的兩種設計, 看來會吸引不一樣的人群。 GS8的大氣外觀更容易被人讀懂, 適合一些年紀稍大追求安穩的人群;VV7的外觀激進且新穎,轎跑SUV的造型顯然會吸引更年輕的消費者。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在與內飾設計。GS7很聰明地採用了一種轎車化的中控佈局,雖然與外觀顯得格格不入,但卻順應了大部分人的想法,畢竟“內飾是給自己用的”;反觀VV7的內飾,大膽前衛充滿科技感,從設計角度來看的確非常出色,但這樣的佈局能否吸引主流消費人群?這裡要打個問號。

從內飾上已經能看出兩車的設計態度,一個是極力順應客戶需求,一個是標新立異吸引眼球。兩者各有長處,但設計只是讓人記住自己的第一步,實際使用情況才更值得考量。

配置是中國品牌車型的最大競爭力,作為兩款最新面世的SUV車型,GS7和VV7同樣不能在配置方面馬虎。由於目前GS7尚未公佈最終的配置情況,我們推斷GS7將會大幅採用GS8上的現有配置,所以我們選取了售價為18.28萬的GS8兩驅豪華智聯版與價格接近的VV7c旗艦型(18.58萬)作配置對比。

從對比表上看出,WEY VV7在駕駛協助工具上更為豐富,像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主動制動系統、ACC自我調整巡航、發動機啟停等,都是同價位的GS8所不具備的。而且電動尾門、全液晶儀錶盤、Infinity品牌音響等也是在豪華程度上超越了對手。

但GS8的配置卻更傾向於實用性,例如全景攝像頭、方向盤加熱、腰部支撐、後排獨立恒溫空調等,都是消費者最需要的。雖然我們尚未能確定GS7上的具體配置,但在擁有同等配置情況下,GS7的售價必然會低於GS8,更突出的性價比也是VV7所不具備的。

不難發現,兩車的配置差異反映出各自的定位不同。VV7力求向高端車型靠攏,多出了一些吸睛的功能但少了一些必要的實用性;而GS7的配置將會更為接地氣,雖然豪華程度欠缺但至少有更多必備的主流配置。

由於兩車都進入了中型SUV範疇,所以在空間表現上都可以大作文章。由於VV7採用了Coupe型的車身結構,車內垂直空間的表現不如GS7,後者的車身高度達到1910mm,比VV7的1655mm有很大優勢。在車身長度方面,VV7以4749mm的長度略勝於GS7的4730mm,而且VV7 2950mm的軸距也十分驚喜。

VV7的後排腿部空間十分充裕,座墊長度也得到保證,但頭部空間卻稍顯不足。而全真皮座椅的支撐性十分好,門板部位也有皮質軟性材料包裹,前排座椅擁有帶腰部調節的6向調節功能,高檔感的營造十分到位。

而GS7的座椅表現與GS8同出一撤,雖然後排腿部空間不如VV7那樣充裕,但已經非常夠用,較大的頭部空間與全景天窗搭配起來營造出很好的空間感。皮質座椅的填充物料軟硬適中,乘坐舒適感得到保證。

在動力方面,兩者都運用了自家品牌的現有動力系統。WEY VV7搭載了一台型號為4C20A的2.0T發動機,最大馬力達234Ps,峰值扭矩達360Nm,採用直噴技術。動力輸出比搭載相同型號發動機的哈弗H7更高,搭配一台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

長城GS7除了沿用GS8身上的2.0T發動機(4B20M1)之外,還新增了一款型號為4B18M2的1.8T發動機。兩者最大馬力分別為201/188Ps,最大扭矩分別為320/280Nm,搭配6AT變速箱。

從技術角度上看,功率輸出更大、採用直噴技術的VV7顯然佔據了很大優勢,而GS7的動力資料較為保守。

在自主陣營中,WEY是首個宣稱進入“豪華SUV”陣列的品牌。雖然豪華與否目前難以判斷,但它以較高的起點進入市場,無疑為日後的品牌推進奠下了基礎,這點與傳祺的品牌基調有點相似。

從用戶角度上看,WEY的確是一個很驚豔的品牌,至少在造型設計上能讓人感到眼前一亮。同樣,近年來傳祺也是在造型設計上大發力,獲得的市場反響也有目共睹。

在經過多年摸索後,傳祺依然能在自主品牌中撐起了一個較為高端的形象。這點與其堅持正向研發,堅持技術開發是離不開的。在VV7身上,雖然能看出WEY造型設計以及細節做工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在硬體上依然沿用了哈弗品牌的技術,這顯然是難以支撐起一個“豪華品牌”。我們更期待長城能在WEY的硬體打造上傾注更多心思,至少在採用相同的硬體平臺之下,也能造就出更有品質感的產品。

廣汽傳祺今年定下的目標是衝擊50萬輛的年銷量,2017年過半,其銷量剛好超過了25萬,同比增速達57%。雖然主力車型GS8銷量因變速箱問題受限,但即將面世的GS7作為一個獨立的車系,有望能補上GS8的空缺。再加上銷量態勢穩定的GS4,傳祺完成年銷量目標希望很大。

另外,廣汽傳祺一直沒有放棄在轎車領域發力,GA6的銷售成績也逐月攀升,這對於“一隻腳走路”的WEY乃至長城整體來說都是不對稱優勢。若後者想在SUV這個垂直領域獲得更大起色,必須要對產品品質有所追求才能補上缺乏轎車產品這一短板。

若僅從某一兩項指標去對比,很容易分出兩車的好壞,傳祺GS7與WEY VV7確實是兩款性格差異很大的兩款車。但從整體實力去看,他們在各自所面向的領域中都能打出一個很高的分數。在產品趨於同質化的自主陣營裡,難得有著兩款傾向性很強的新車出現。

從市場角度去判斷,售價更低(預售15.58-22.98萬)、實用性更強的GS7或許會獲得更好的銷量,但VV7的潛力同樣不容小窺。站在個人角度,我很希望WEY VV7能獲得一個對得起其產品力的銷量成績,因為這將是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真正升級的體現。

適合一些年紀稍大追求安穩的人群;VV7的外觀激進且新穎,轎跑SUV的造型顯然會吸引更年輕的消費者。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在與內飾設計。GS7很聰明地採用了一種轎車化的中控佈局,雖然與外觀顯得格格不入,但卻順應了大部分人的想法,畢竟“內飾是給自己用的”;反觀VV7的內飾,大膽前衛充滿科技感,從設計角度來看的確非常出色,但這樣的佈局能否吸引主流消費人群?這裡要打個問號。

從內飾上已經能看出兩車的設計態度,一個是極力順應客戶需求,一個是標新立異吸引眼球。兩者各有長處,但設計只是讓人記住自己的第一步,實際使用情況才更值得考量。

配置是中國品牌車型的最大競爭力,作為兩款最新面世的SUV車型,GS7和VV7同樣不能在配置方面馬虎。由於目前GS7尚未公佈最終的配置情況,我們推斷GS7將會大幅採用GS8上的現有配置,所以我們選取了售價為18.28萬的GS8兩驅豪華智聯版與價格接近的VV7c旗艦型(18.58萬)作配置對比。

從對比表上看出,WEY VV7在駕駛協助工具上更為豐富,像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主動制動系統、ACC自我調整巡航、發動機啟停等,都是同價位的GS8所不具備的。而且電動尾門、全液晶儀錶盤、Infinity品牌音響等也是在豪華程度上超越了對手。

但GS8的配置卻更傾向於實用性,例如全景攝像頭、方向盤加熱、腰部支撐、後排獨立恒溫空調等,都是消費者最需要的。雖然我們尚未能確定GS7上的具體配置,但在擁有同等配置情況下,GS7的售價必然會低於GS8,更突出的性價比也是VV7所不具備的。

不難發現,兩車的配置差異反映出各自的定位不同。VV7力求向高端車型靠攏,多出了一些吸睛的功能但少了一些必要的實用性;而GS7的配置將會更為接地氣,雖然豪華程度欠缺但至少有更多必備的主流配置。

由於兩車都進入了中型SUV範疇,所以在空間表現上都可以大作文章。由於VV7採用了Coupe型的車身結構,車內垂直空間的表現不如GS7,後者的車身高度達到1910mm,比VV7的1655mm有很大優勢。在車身長度方面,VV7以4749mm的長度略勝於GS7的4730mm,而且VV7 2950mm的軸距也十分驚喜。

VV7的後排腿部空間十分充裕,座墊長度也得到保證,但頭部空間卻稍顯不足。而全真皮座椅的支撐性十分好,門板部位也有皮質軟性材料包裹,前排座椅擁有帶腰部調節的6向調節功能,高檔感的營造十分到位。

而GS7的座椅表現與GS8同出一撤,雖然後排腿部空間不如VV7那樣充裕,但已經非常夠用,較大的頭部空間與全景天窗搭配起來營造出很好的空間感。皮質座椅的填充物料軟硬適中,乘坐舒適感得到保證。

在動力方面,兩者都運用了自家品牌的現有動力系統。WEY VV7搭載了一台型號為4C20A的2.0T發動機,最大馬力達234Ps,峰值扭矩達360Nm,採用直噴技術。動力輸出比搭載相同型號發動機的哈弗H7更高,搭配一台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

長城GS7除了沿用GS8身上的2.0T發動機(4B20M1)之外,還新增了一款型號為4B18M2的1.8T發動機。兩者最大馬力分別為201/188Ps,最大扭矩分別為320/280Nm,搭配6AT變速箱。

從技術角度上看,功率輸出更大、採用直噴技術的VV7顯然佔據了很大優勢,而GS7的動力資料較為保守。

在自主陣營中,WEY是首個宣稱進入“豪華SUV”陣列的品牌。雖然豪華與否目前難以判斷,但它以較高的起點進入市場,無疑為日後的品牌推進奠下了基礎,這點與傳祺的品牌基調有點相似。

從用戶角度上看,WEY的確是一個很驚豔的品牌,至少在造型設計上能讓人感到眼前一亮。同樣,近年來傳祺也是在造型設計上大發力,獲得的市場反響也有目共睹。

在經過多年摸索後,傳祺依然能在自主品牌中撐起了一個較為高端的形象。這點與其堅持正向研發,堅持技術開發是離不開的。在VV7身上,雖然能看出WEY造型設計以及細節做工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在硬體上依然沿用了哈弗品牌的技術,這顯然是難以支撐起一個“豪華品牌”。我們更期待長城能在WEY的硬體打造上傾注更多心思,至少在採用相同的硬體平臺之下,也能造就出更有品質感的產品。

廣汽傳祺今年定下的目標是衝擊50萬輛的年銷量,2017年過半,其銷量剛好超過了25萬,同比增速達57%。雖然主力車型GS8銷量因變速箱問題受限,但即將面世的GS7作為一個獨立的車系,有望能補上GS8的空缺。再加上銷量態勢穩定的GS4,傳祺完成年銷量目標希望很大。

另外,廣汽傳祺一直沒有放棄在轎車領域發力,GA6的銷售成績也逐月攀升,這對於“一隻腳走路”的WEY乃至長城整體來說都是不對稱優勢。若後者想在SUV這個垂直領域獲得更大起色,必須要對產品品質有所追求才能補上缺乏轎車產品這一短板。

若僅從某一兩項指標去對比,很容易分出兩車的好壞,傳祺GS7與WEY VV7確實是兩款性格差異很大的兩款車。但從整體實力去看,他們在各自所面向的領域中都能打出一個很高的分數。在產品趨於同質化的自主陣營裡,難得有著兩款傾向性很強的新車出現。

從市場角度去判斷,售價更低(預售15.58-22.98萬)、實用性更強的GS7或許會獲得更好的銷量,但VV7的潛力同樣不容小窺。站在個人角度,我很希望WEY VV7能獲得一個對得起其產品力的銷量成績,因為這將是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真正升級的體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