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理財騙局為啥總能得手,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秘密!

這幾年, 如果每隔幾個月

不來一起百億級別的金融騙局

簡直都感覺新聞少了點啥

泛亞、e租寶、大大、中晉系、快鹿系

一個接一個地爆缸

最近一年多人民幣貶值

炒外匯又成了重災區

一位“高顏值”的90後女生

與馬來西亞籍丈夫合謀

搭建一個外匯投資的平臺

從南太平洋一個島國買了一個牌照

又通過多級分銷模式

短短半年招收40多萬會員

而實際上, 平臺並不進行真正交易

交易單只是欺騙投資者的假單

“盈利”則來自不斷發展進來的會員資金

就這樣, 披著外匯交易外衣的

金融龐氏騙局卷走300億元人民幣

在專業人士的事後分析來看

這些騙子平臺簡直漏洞百出

可他們還是一個個得手了

為什麼呢?

前兩年有一類觀點是

這些騙局受害者以老年人居多

財商低又貪小便宜

是收“智商稅”的最好物件

但另一點則容易被人忽略

那就是這些平臺

持續時間至少在1年以上

時間長的還有3-4年

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是賺了錢的

龐氏騙局屢禁不止

不是因為他們騙術多麼高明

或是受害者智商欠費

更大的原因在於利益驅動

並不是所有人都虧錢了

如果在一長段時間裡

不斷有親戚朋友向你證明

這真的是一樁好生意

甚至掏出手機, 打開短信

給你看銀行卡天天發錢記錄

你還能冷靜嗎

在任何的騙局中

信任的構建是最重要的

你的理智、冷靜和不信任

會在不斷的“證據”面前消解

比如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

平均每天漲停11支, 漲停率是1/300

按照這個概率, “股神”們就上路了

第一天, “股神”給100萬人發短信

說“我是內幕消息, 今天XX股票漲停”

這100萬個人, 恐怕99萬9千9百是不信的

不信, 沒關係, 按照平均概率

100萬條短信中有3000條預測成功

這3000個人心裡可能就有點後悔了

哎呀, 早上聽那個短信的買進就好了

一天就是10%的進賬

第二天, “股神”繼續給這3000多人發短信

說“我還有內幕消息, 今天另一支股票漲停”

一夜過去, 這3000人睡了一覺

理智讓他們猶豫了

結果, 33000條短信中又有10多條命中

這時候, 這10個人心裡一定是萬馬奔騰了

才兩天啊, 就錯過了20%的收益

這是多大一筆錢啊

第三天, “股神”繼續給這10個人發短信

收費只要998

股神帶你走天下

這錢, 你說他們會不會付?

騙點會員費, 還算好的

有的更過分, 獲得你的信任之後

要麼讓你去買某一支他持重倉的股票

你接盤, 他暴利

要麼讓你直接把錢交給他打理

結果當然也是你虧、他賺

在“股神”騙局裡

他用兩天時間來建構你的信任

而那些理財平臺也是一樣道理

在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內

用白花花的到賬短信獲取了你的信任

除此之外, 還有以下幾種方式

①包裝一套獨特的經營模式概念。 比如E租寶有“融資租賃債權轉讓體系”;中晉系有複雜的“合夥人制度”;泛亞有“稀有金屬交易所”;IGOFX有“外匯交易平臺”;

②租用最豪華的辦公室;

③亮出各種或有關或無關的牌照;

④邀請明星和專家月臺;

⑤雇傭美女銷售;

⑥對發展下線給予高提成。

財大氣粗的“可靠”氣息撲面而來

時間一長, 總有一天

你的心理防線會被打穿

畢竟看著別人賺錢

而自己卻眼睜睜錯過了

是最大的折磨

不管你是專家

還是不懂理財的普羅大眾

而就在這個過程中

雪球越滾越大

擊鼓傳花越來越快

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破了

天上沒有掉餡餅這種好事

小巴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明白的

擊鼓傳花的遊戲

大部分人心裡也是明白的

但就是沒人相信自己是最後一棒

你和人家講道理

說收益過高不靠譜

這道理在眼見為實的轉帳記錄面前

實在是一點說服力也沒有

這就像說資產

股市的泡沫

創業投資的泡沫

房地產的泡沫

理財平臺的泡沫

到處都是泡沫

總有一條要崩盤

可是還是有很多人賺錢啊

與其說過高的收益不要投資

不如說不懂的東西不要投資

一樣東西

只有在你自己足夠瞭解的情況下

才能確定為它未來價值願意付出的代價

否則

在擊鼓傳花的疑慮

和看得見的收益之間

你只能搖擺不定

運氣好的時候賺了一筆

大多數的時候運氣不好

只是做了接盤俠

你懂得並且看好,那就勇敢地進入

你懂得但不看好,那就迅速地撤離

你不懂,那你要麼不玩

要玩,說不定就是一場龐氏遊戲

看似很蠢的理財騙局其實是一個非常高明的設計,

它把聰明人用很少的時間篩選出去,

然後留下的都容易得手的人。

本文由海外眼整合發佈,瞭解更多海外趣聞請關注海外眼!

天上沒有掉餡餅這種好事

小巴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明白的

擊鼓傳花的遊戲

大部分人心裡也是明白的

但就是沒人相信自己是最後一棒

你和人家講道理

說收益過高不靠譜

這道理在眼見為實的轉帳記錄面前

實在是一點說服力也沒有

這就像說資產

股市的泡沫

創業投資的泡沫

房地產的泡沫

理財平臺的泡沫

到處都是泡沫

總有一條要崩盤

可是還是有很多人賺錢啊

與其說過高的收益不要投資

不如說不懂的東西不要投資

一樣東西

只有在你自己足夠瞭解的情況下

才能確定為它未來價值願意付出的代價

否則

在擊鼓傳花的疑慮

和看得見的收益之間

你只能搖擺不定

運氣好的時候賺了一筆

大多數的時候運氣不好

只是做了接盤俠

你懂得並且看好,那就勇敢地進入

你懂得但不看好,那就迅速地撤離

你不懂,那你要麼不玩

要玩,說不定就是一場龐氏遊戲

看似很蠢的理財騙局其實是一個非常高明的設計,

它把聰明人用很少的時間篩選出去,

然後留下的都容易得手的人。

本文由海外眼整合發佈,瞭解更多海外趣聞請關注海外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