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好色又好吃,但他活出了古代中國人的第四種活法

即使是現在, 很多人聽說有誰辭了公務員依然會覺得他想不開, 尤其是在被孔老夫子影響至深的山東地區, 辭官簡直就是不務正業、眼高手低、沒有出息的象徵。 辭官是勇敢者的行為, 他們不僅要想辦法解決未來的生活, 還要背負巨大的輿論壓力。

在268年前的乾隆十四年, 就有一位這樣的勇敢者, 他內心的想法是:世界那麼大, 我想去看看。 但對上要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贍養老母。

他叫袁枚, 在我們小時候就學過他的一首詩: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他是一位大詩人, 當時與紀曉嵐並稱“南袁北紀”;他還是一位園藝家,

他打造的“隨園”在清朝中葉便是南京著名旅遊景區;他還是一個美食家, 甚至寫過一本清朝版舌尖上的中國;他還好色, 妻妾成群;他也是一個旅行家, 在八十歲的高齡身體和靈魂都還在路上…….

中國人原本有三種活法, 他創造了第四種。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袁枚出生在一個落魄書生家中, 像很多傳奇人物一樣, 在很小得時候便展現出了神童潛質。 雖然9歲才開始念書學文, 從此一路開掛, 詩書食色園, 生生活出了一副生活家得的姿態。

12歲考取秀才, 14歲寫下名篇《郭巨埋兒論》, 19歲被補為廩生享受國家津貼, 23歲金榜題名高中進士, 辭官後做園藝、招女學生、烹美食、作詩書, 直到八十多還在壯遊。 有一種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的壯麗。

孔子在《禮記》裡曰:“飲食男女, 人之大欲存焉”。 也就是說, 人是離不開兩件事的:飲食和男女。 一個是吃飯, 一個是性生活。 而袁枚恰是這兩件事做的最為出色。

有生活情趣的人, 走到哪裡都會活成生活家。 袁枚在任江甯縣令時,

在江寧小倉山下買下了一座荒廢的園子“隋園”。 這個隋園可不簡單, 它就是曹雪芹筆下的大觀園。 “隋園”本是曹雪芹祖父曹寅縮減, 後來曹家落難被抄家, 園子落到了隋德赫手裡, 改名為“隋園”。

當時的隋園“園傾且頹, 百卉蕪謝, 春風不能花”, 可見園子已經荒廢很久了, 但“生活家”袁枚購得後, “隨其豐殺繁瘠, 就勢取景”並改名為“隨園”, 一字之差意境已經完全不同以往。 後來袁枚在《雜興詩》中寫道:“造屋不嫌小, 開池不嫌多;屋小不遮山, 池多不妨荷。 游魚長一尺, 白日跳清波;知我愛荷花, 未敢張網羅。 ”令人神往。

有了“隨園”袁枚便有了一個肆意生活的場所。 袁枚是一個好色的人, 據說在他小時候登吳山時, 看見一少女正在表演空中走繩,

身材婀娜。 袁枚便不顧觀景, 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女子身上。

所以, 好色是袁枚的天性, 他一生娶了十幾房太太, 閑著沒事就啪啪啪, 也是怡然自得。 他不像其他人“有色心沒色膽”, 他毫不避諱並公然承認自己是好色之徒:“人非聖賢, 安有見色而不動心者?”“人品高下, 豈在好色與不好色?”“男女相悅, 大欲所存, 天地之心本來如此。 ”好色的都這麼有道理, 讓人無言以對。

後來他乾脆在“隨園”裡辦了一個女子私塾, 收了很多女弟子。 這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很多人罵他破壞綱常, 他卻不以為意。 私塾一開, 萬千文藝女青年紛至遝來, 再後來一不小心卻形成了聲勢浩大的“隨園派”, 開創了中國女子詩歌的黃金時代。

他好色但他也是個女權主義者, 他主張女子接受教育, 反對纏足;主張女子改嫁, 反對以處女定貞潔;主張自由戀愛, 反對包辦婚姻。 在當時便有這些想法, 老袁絕對是時代的先鋒。

他不僅好色, 他還好吃, 不過他不是一個吃貨, 而是美食家, 他甚至寫了一本清代版的《舌尖上的中國》。 袁枚喜歡旅遊,每到一處就會收集當地食譜,他還喜歡拜訪各地名廚。

各地名廚聽說他在“隨園”開了一個“農家樂”後,紛紛慕名而來,其中有一位南京著名大廚王小餘,他做菜“聞其香臭,十步以外無不頤逐逐然”,很多大戶人家請他當私廚,都被拒絕了,卻來到了“工資平平”的隨園,可見袁枚在廚子界的地位。

農家樂一開便火遍朝野,到隨園吃過飯的人能吹一輩子牛逼,這是當時的盛景。袁枚根據收集的食譜和與各色大廚切磋的心得寫了一本《隨園食單》,食單中從山珍海味到野菜小粥,無所不包。他總是能把食物最好吃的狀態,比如煮茶葉蛋,《隨園食單》中記載“雞蛋百個,用鹽一兩,粗茶葉煮,兩枝線香為度……”後來還真有人驗證過,的確如此煮出來的茶葉蛋最為美味。

袁先生真是食材的知己。

吃和性都能達到這種高度的古人,也唯此袁枚一人了吧!他好色,他好吃,他喜歡玩樂,這樣看好像槽點滿滿。但永遠不要忘記古代人對我們的教導“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癡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這才是活生生的人生。

撇開世俗眼光中的最好,用自己的方式去過自己認為好的人生才是最成功的人生。古代的中國人有三種活法:出世、入世、諧世。而袁枚創造了第四種活法叫適世。把硬梆梆的生活活的色香味俱全,可愛至極。

作者:沒有派對

連結:http://www.jianshu.com/p/0eece740f2c6

來源:簡書

袁枚喜歡旅遊,每到一處就會收集當地食譜,他還喜歡拜訪各地名廚。

各地名廚聽說他在“隨園”開了一個“農家樂”後,紛紛慕名而來,其中有一位南京著名大廚王小餘,他做菜“聞其香臭,十步以外無不頤逐逐然”,很多大戶人家請他當私廚,都被拒絕了,卻來到了“工資平平”的隨園,可見袁枚在廚子界的地位。

農家樂一開便火遍朝野,到隨園吃過飯的人能吹一輩子牛逼,這是當時的盛景。袁枚根據收集的食譜和與各色大廚切磋的心得寫了一本《隨園食單》,食單中從山珍海味到野菜小粥,無所不包。他總是能把食物最好吃的狀態,比如煮茶葉蛋,《隨園食單》中記載“雞蛋百個,用鹽一兩,粗茶葉煮,兩枝線香為度……”後來還真有人驗證過,的確如此煮出來的茶葉蛋最為美味。

袁先生真是食材的知己。

吃和性都能達到這種高度的古人,也唯此袁枚一人了吧!他好色,他好吃,他喜歡玩樂,這樣看好像槽點滿滿。但永遠不要忘記古代人對我們的教導“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癡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這才是活生生的人生。

撇開世俗眼光中的最好,用自己的方式去過自己認為好的人生才是最成功的人生。古代的中國人有三種活法:出世、入世、諧世。而袁枚創造了第四種活法叫適世。把硬梆梆的生活活的色香味俱全,可愛至極。

作者:沒有派對

連結:http://www.jianshu.com/p/0eece740f2c6

來源:簡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