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還記得全國大學生創業第一人李玲玲嗎?論創業者與媒體的關係!

張愛玲說, 出名要趁早。

90後說, 創業要趁早。

是的, 根據聯合國的一個最新劃分, 92年即是中年, 一下子把92年以前的都拍死在沙灘上了。

雙創時代,90後大學生輕鬆搞定投資人,一下子拿到數百萬甚至上千萬投資的新聞層出不窮, 從馬佳佳、余佳文到王凱歆, 只看誰更能吸引眼球。

這也是一個造神的時代, 造神快, 跌下神壇也快。

我就突然想到了一個人:“全國大學生創業第一人”李玲玲。 她是我年輕時做記者的生涯中, 媒體的寵兒, 從武漢地方的媒體到央媒。

近些年, 她漸漸淡出媒體。 十幾年間, 她經歷了一些什麼?

01

新聞系女生擁有7項專利, 風險投資找上門來

她本是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系女生, 但她從小就喜歡倒騰發明。

據報導, 她17歲時就發明了“高竿噴霧器”而獲獎, 大三時已經擁有了7項專利, 其中一種防撬鎖專利在第七屆中國專利博覽會上被評為金獎。

一時間成為媒體的寵兒。

光穀一家風險投資機構找上李玲玲, 表示願意出60萬元成立一家公司, 要她以專利入股, 占40%的股權, 出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21歲的李玲玲正式踏上創業路, 一邊辦公司, 一邊上課, 一邊應對媒體。

然而僅僅一年時間, 投資公司破產, 而雙方協定中約定的60萬元資金最終僅到賬10萬元, 缺少了股東支持的她只能勉力支撐公司運營。

當時供職於武漢晨報的一位曾經採訪過她的記者說, 印象中當時的李玲玲很幹練, 閱歷都遠超同齡人, 面對媒體也很從容。 她是第一個報導李玲玲公司破產的記者, 對此, 李玲玲對她也是“頗有微詞”。

“當時她給我的感覺是, 這丫頭肯定是要自己創業當老闆的, 不會象普通的大學生找個工作過活。

所以是不一樣啊!”這位元記者說。

02

走下神壇, 半夜帶員工到高校牆上刷廣告

走下神壇, 只能獨自面對失敗。

她註冊了自己的科技公司。 這一次沒有風險投資, 也沒有了媒體的追捧, 她像任何一個小公司老闆一樣開啟了艱難的複出之路。

為了能支撐公司的運營, 她同時做了多個不同的項目:辦創業網站、做大學生教育培訓, 還有依託自己專利的門鎖製造等等。

公司的教育培訓業務剛開辦卻沒有任何名氣, 又沒有錢投廣告, 李玲玲只好帶著員工到各大學半夜刷了一年海報。 那一年, 淩晨12點過後, 她就帶著員工出現在各大高校, 提著漿糊桶, 一堵牆一堵牆地刷海報……

“我記得最後一次瞭解到她的資訊, 是得知她在做培訓, 專門給大學生們講創業, 應該是和團省委一起搞的。 估計她靠這個倒是賺了錢的。 ”曾經採訪過她的那位元記者說。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 她的公司漸漸站穩腳跟, 公司也由最低谷時期的4個人發展為160多人的穩定團隊, 產值達幾千萬元,

涉足防盜門、裝飾等多個領域。

沒有被媒體過度關注的李玲玲, 證明了自己依然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

03

擁有多個產業, 化身武漢“十佳”創業導師

在武漢市中小企業職業教育指導中心的官微“創業武漢”中, 李玲玲名列創業導師之師, 擅長項目選擇和市場行銷。

近幾年, 她化身“創業導師”出現在大學生創業指導講座中。 在青桐匯女性創業者專場上, 李玲玲站在講臺上分享創業的抉擇。 她看上去從容又自信, 不再是十幾年前那個一頭短髮、被媒體過分關注而一臉迷茫的樣子。

2013年, 李玲玲把原來的公司交給職業經理人打理, 和合夥人斥資千萬元投資珠寶行業, 立足翡翠玉器再次起航。

十六年過去了, 李玲玲應該算得上一個頗有資產的成功女企業家, 同時操盤多個專案,旗下員工超過500人。這些年的打拼,讓她身上又多了“湖北省創業十大領軍人物”“武漢天使創業團導師”等新標籤。“我現在依然把自己看成是一個創業者。”她說。

04

對話李玲玲,十六年依然在創業路上

問:您現在已經創辦了三家公司,事業風生水起,您覺得現階段還屬於創業嗎?

李玲玲:我依然是創業者。我理解的所謂創業,不僅僅是指創立一家公司,在平凡的崗位中做出不一樣的起色也是創業,企業也是如此。

創業沒有結束就沒有失敗

問:您怎麼看待您大學期間第一次辦公司的失敗經歷?

李玲玲:創業之路是一條沒有終點的逆程,是沒有成功、失敗可言的。只要你還在創業,就有無限可能。比如,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他終於學會站起來了,那你能說他成功了嗎?比如他走路時摔了一跤,那你就能說他失敗了嗎?只要他爬起來,又是一個新的過程。

創業沒有艱難的時刻

問:您在創業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感覺最為艱難的時刻?

李玲玲:沒有過最艱難,一切都很“正常”。我相信一句話:沒有做不好的事情,只有做不好事情的人。

對於頭銜無所謂

問:你現在怎麼看待自己的“中國大學生創業第一人”的頭銜?

李玲玲:無所謂。光環也好,陰影也好,都不能夠改變什麼。別人不是因為這個頭銜而認可你,別人的關心始終都掩蓋不了你的專案、產品的好壞。

路要靠創業者自己走

問:作為創業導師,經常會指導一些年輕人創業,您是如何幫助他們的呢?

李玲玲:曾經有創業的年輕人為了資金、技術、項目而尋求幫助,我告訴他:對不起,我不能幫你。對於創業者而言,所有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我也是如此。他人的幫助充其量只是一種支持,最後的結果始終需要自己沉下心來、踏實幹。如果你跌倒了,我會扶起你,卻不會背起你,路要靠你自己走。

武漢的創業環境比過去好太多了

問:對比您最早創業時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現在武漢的創業環境如何?

李玲玲:現在武漢的創業環境好太多了。十多年前我創業時,尋求創業幫助很難,只能去找學校的老師,是一對一的管道。而且,我身邊的老師同學不免質疑我做的事,大學生創業幹嘛?而現在,不僅各種職能部門對於創業者的扶持政策變好了,一些風投機構也比較多,創業者早期能獲得幫助的管道大大開拓。而且,社會風氣上對於年輕人選擇創業也更包容、支持。

不贊同大學生未畢業就創業

問:您會鼓勵現在的大學生創業嗎?

李玲玲:我其實並不贊同大學生還沒有畢業就創業,因為他們可能還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青春短暫,當你選擇創業的時候,你就失去了一些東西。

有責任心的最適合創業

問:您覺得擁有哪種品質的人最適合創業?

李玲玲:創業一定需要責任心,對自己、對公司、對員工負責。如果沒有責任心,還是不要創業吧。

05

創業者該如何面對媒體?不要只活成媒體想要的樣子!

從李玲玲的故事中,創業公司可以思考一下如何與媒體相處。

這真是一個難於回答的問題。自媒體時代,人人皆媒體,任何公司無法成為“媒外之地”。對媒體,又愛又怕又離不開,似乎“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有了媒體的關注,外界的讚譽,甚至政府的扶持和訂單都會紛至遝來,確實會瞬間拉升創業者的自信。

自信的反面就是高估了自己。別的公司靠好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積累,你可以在短短幾個月趕超嗎?聽起來像一個神話。

事實上,斷斷不可能。

媒體永遠有自己的邏輯。它總在尋找最大程度刺激公眾好奇心的點,並且去滿足。當你的賣點沒法再滿足媒體的要求時,它就會迅速去尋找新的熱點和賣點。

至於你的公司後續是成功還是失敗,只要符合媒體的價值邏輯,它會依然關注你。這種關注,在順境時,會錦上添花;在逆境時,就會雪上加霜。

但是創業公司還是需要媒體的,大多數投資人在內部和公開場合都會說,適度的PR曝光是有利於融資的,而且對於公司知名度和產品的推廣都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創業公司不要活成媒體需要的樣子,最重要的活成使用者需要的樣子!

對媒體的報導,不要夢想一夜爆紅,一夜爆紅最後都被黑得很慘;媒體會放大創業者身上的每個毛孔,而你的每個毛孔經得起放大嗎?創業不是真人秀節目,沒法裝成完美的樣子,你的缺點、局限和人格的不完美會暴露得更多,這都足以讓你淹死在公眾的唾沫中。

但是也不要對媒體避而遠之,防火防盜防記者,或者動不動法庭相見,有著和諧媒體關係的的公司往往發展得更順利。

抱著一份平常心,本著實事求是的心態,無論正面還是負面,都不致於被神化或者妖魔化。

具體在操作層面中,懂一些公關技巧是很必要的。公眾情緒感性遠多於理性,被捧殺和棒殺,都是在你一念之中的事。公眾面前的承諾和表態,永遠留三分餘地,隨時給自己留一個可以下的臺階。

OK,這一屆的創始人和CEO,必須要學會媒體這一課,否則你還是回去打工好了。

同時操盤多個專案,旗下員工超過500人。這些年的打拼,讓她身上又多了“湖北省創業十大領軍人物”“武漢天使創業團導師”等新標籤。“我現在依然把自己看成是一個創業者。”她說。

04

對話李玲玲,十六年依然在創業路上

問:您現在已經創辦了三家公司,事業風生水起,您覺得現階段還屬於創業嗎?

李玲玲:我依然是創業者。我理解的所謂創業,不僅僅是指創立一家公司,在平凡的崗位中做出不一樣的起色也是創業,企業也是如此。

創業沒有結束就沒有失敗

問:您怎麼看待您大學期間第一次辦公司的失敗經歷?

李玲玲:創業之路是一條沒有終點的逆程,是沒有成功、失敗可言的。只要你還在創業,就有無限可能。比如,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他終於學會站起來了,那你能說他成功了嗎?比如他走路時摔了一跤,那你就能說他失敗了嗎?只要他爬起來,又是一個新的過程。

創業沒有艱難的時刻

問:您在創業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感覺最為艱難的時刻?

李玲玲:沒有過最艱難,一切都很“正常”。我相信一句話:沒有做不好的事情,只有做不好事情的人。

對於頭銜無所謂

問:你現在怎麼看待自己的“中國大學生創業第一人”的頭銜?

李玲玲:無所謂。光環也好,陰影也好,都不能夠改變什麼。別人不是因為這個頭銜而認可你,別人的關心始終都掩蓋不了你的專案、產品的好壞。

路要靠創業者自己走

問:作為創業導師,經常會指導一些年輕人創業,您是如何幫助他們的呢?

李玲玲:曾經有創業的年輕人為了資金、技術、項目而尋求幫助,我告訴他:對不起,我不能幫你。對於創業者而言,所有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我也是如此。他人的幫助充其量只是一種支持,最後的結果始終需要自己沉下心來、踏實幹。如果你跌倒了,我會扶起你,卻不會背起你,路要靠你自己走。

武漢的創業環境比過去好太多了

問:對比您最早創業時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現在武漢的創業環境如何?

李玲玲:現在武漢的創業環境好太多了。十多年前我創業時,尋求創業幫助很難,只能去找學校的老師,是一對一的管道。而且,我身邊的老師同學不免質疑我做的事,大學生創業幹嘛?而現在,不僅各種職能部門對於創業者的扶持政策變好了,一些風投機構也比較多,創業者早期能獲得幫助的管道大大開拓。而且,社會風氣上對於年輕人選擇創業也更包容、支持。

不贊同大學生未畢業就創業

問:您會鼓勵現在的大學生創業嗎?

李玲玲:我其實並不贊同大學生還沒有畢業就創業,因為他們可能還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青春短暫,當你選擇創業的時候,你就失去了一些東西。

有責任心的最適合創業

問:您覺得擁有哪種品質的人最適合創業?

李玲玲:創業一定需要責任心,對自己、對公司、對員工負責。如果沒有責任心,還是不要創業吧。

05

創業者該如何面對媒體?不要只活成媒體想要的樣子!

從李玲玲的故事中,創業公司可以思考一下如何與媒體相處。

這真是一個難於回答的問題。自媒體時代,人人皆媒體,任何公司無法成為“媒外之地”。對媒體,又愛又怕又離不開,似乎“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有了媒體的關注,外界的讚譽,甚至政府的扶持和訂單都會紛至遝來,確實會瞬間拉升創業者的自信。

自信的反面就是高估了自己。別的公司靠好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積累,你可以在短短幾個月趕超嗎?聽起來像一個神話。

事實上,斷斷不可能。

媒體永遠有自己的邏輯。它總在尋找最大程度刺激公眾好奇心的點,並且去滿足。當你的賣點沒法再滿足媒體的要求時,它就會迅速去尋找新的熱點和賣點。

至於你的公司後續是成功還是失敗,只要符合媒體的價值邏輯,它會依然關注你。這種關注,在順境時,會錦上添花;在逆境時,就會雪上加霜。

但是創業公司還是需要媒體的,大多數投資人在內部和公開場合都會說,適度的PR曝光是有利於融資的,而且對於公司知名度和產品的推廣都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創業公司不要活成媒體需要的樣子,最重要的活成使用者需要的樣子!

對媒體的報導,不要夢想一夜爆紅,一夜爆紅最後都被黑得很慘;媒體會放大創業者身上的每個毛孔,而你的每個毛孔經得起放大嗎?創業不是真人秀節目,沒法裝成完美的樣子,你的缺點、局限和人格的不完美會暴露得更多,這都足以讓你淹死在公眾的唾沫中。

但是也不要對媒體避而遠之,防火防盜防記者,或者動不動法庭相見,有著和諧媒體關係的的公司往往發展得更順利。

抱著一份平常心,本著實事求是的心態,無論正面還是負面,都不致於被神化或者妖魔化。

具體在操作層面中,懂一些公關技巧是很必要的。公眾情緒感性遠多於理性,被捧殺和棒殺,都是在你一念之中的事。公眾面前的承諾和表態,永遠留三分餘地,隨時給自己留一個可以下的臺階。

OK,這一屆的創始人和CEO,必須要學會媒體這一課,否則你還是回去打工好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