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兩會熱議金融風險,互聯網金融將何去何從?

互聯網金融, 是近年來兩會的“熱詞”, 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一次提及。 3月5日, 《2017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 對不良資產、債券違約、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 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 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 整頓規範金融秩序, 築牢金融風險“防火牆”。

這是從2014年以來, 互聯網金融第4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 可見政府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關注非常高。

已經登頂全球的國內互聯網金融行業, 一方面搭乘著金融改革的順風車扶搖之上, 另一方面卻不斷傳出跑路、違規、叫停等負面信息。 行業出現了兩級分化, 於是在今年兩會中, 政府對互聯網金融態度由從促進發展到開始警惕風險發生。

互聯網金融產業爆發式發展, 存在潛在監管真空, 行業風險不斷累積, 嚴重影響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 風險主要來自一些互聯網金融機構的所作作為;比如從大方面說一些網貸平臺和支付領域的跑路行為、亦或是進行一些詐騙、洗錢等非法活動,

除此之外還有近段日子媒體爆出的校園裸條、裸貸等惡劣行徑, 這些都會給社會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而往小方面來說, 他們為了不當佔有資金, 會私自設立資金池、通過虛假標圈錢以及進行混業經營等。 同時, 他們善於利用人性貪婪和恐懼風險的弱點, 將一些高風險的金融資產通過五花八門的手段包裝給用戶, 最終得到投資者的資金。

當然, 經歷過野蠻生長的互聯網金融, 正悄然改變民眾的財富習慣。 移動支付滲透到生活各場景, 網貸投資成為80、90後普遍的投資行為, 而消費金融與網貸交易的規模蔚然壯大,

金融科技正激烈顛覆傳統金融行業。 新金融遍地春筍, 形式多樣, 如此大的體量與規模, 預示著行業將會蓬勃發展。 互聯網金融利用互聯網共用、民主、參與的互聯網精神, 高舉普惠金融大旗, 讓金融惠及每一個階層, 每一部分人群。

但金融的逐利性猶並不能由道德詮釋, 陷入迷茫的互聯網金融有一部分早已脫離了普惠金融的初心, 而是給非範疇內人群提供金融服務。 比如, 用高利率給白戶提供貸款, 這並非適當、有效, 需要政府加強監管。 拓天速貸相關負責人表示, 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的簡單結合, 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路技術水準上, 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 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仍舊是金融,

核心仍是風險管理。 只有合規經營, 防範風險, 才能有所發展。

互聯網金融的下半場贏在金融科技, 拓天速貸董事長李顯玉表示:“金融科技發展依舊堅守金融的風險屬性, 借貸業務仍舊存在經營風險、管理風險問題, 大資料可以解決一些資訊不對稱的問題, 有利於提高信貸評級能力, 提高借貸安全性。 ”此外, 拓天速貸與建設銀行北京分行也組建了推進小組, 旨在更好更快的促進中小企業的借貸需求;而在推進過程中, 會進行市場調研、客戶資訊審查、方案策劃制定以及貸款的前中後安排事宜, 這樣做也更能體現企業和平臺對借貸流程安全問題的重視。

在互聯網發展以及大資料技術不斷成熟中,

使用者的互聯網行為資料、電信運營資料等將擁有巨大的價值, 對全面進行客戶風險評估可作為有力補充, 而這一切都需要訴諸於科技的驅動, 未來資料的處理能力和風控能力將成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競爭的核心能力。

經得起考驗, 才彌足珍貴。 拓天速貸雖然深受守的50、60、70後投資者挑剔、但最終也受到他們的肯定和青睞。 從史上最嚴監管走來, 無論是互聯網金融一路高跟猛進還是激烈洗牌, 始終堅守金融底線, 為廣大投資者服務, 走向整個行業規範發展之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