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民豐種業“馬鈴薯+燕麥”雙輪驅動,成為內蒙古精准扶貧領頭羊

東北新聞網訊(記者游凱) 內蒙古自治區有一家企業, 每年為農民提供7萬噸優質種薯、帶動約6000農民走上致富之路, 同時, 又打造了我國最大的燕麥種植加工基地。

這家企業就是內蒙古民豐種業公司。 7月13日, “壯美內蒙古 亮麗風景線——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網路主題活動採訪團採訪了位於烏蘭察布市的民豐公司。

在採訪中, 記者瞭解到, 烏蘭察布市到2016年, 全市11個旗縣區中仍有8個國貧旗縣、1個區貧旗縣,

是貧困旗縣比較集中的地區。 近幾年來, 民豐公司結合烏蘭察布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生態環境, 實施“馬鈴薯+燕麥”雙輪驅動戰略, 致力於將馬鈴薯和燕麥打造成為烏蘭察布市主導產業、特色產業, 培育和發展現代農業產業鏈, 取得了良好效果。

據介紹, 民豐公司成立於2008年, 累計完成投資6億元以上, 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集馬鈴薯、燕麥研發、種子生產、分級加工、物流倉儲、推廣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企業之一, 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自治區扶貧龍頭企業”, 是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和烏蘭察布市市委、政府全力打造的“馬鈴薯研究中心”和“中國薯都核心區”。

積極發揮薯業龍頭作用, 致力科技扶貧

記者採訪中得知, 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在世界均居領先地位, 但單產水準只排在了世界的第92位, 主要原因是脫毒種薯使用率低, 直接影響到馬鈴薯的單產和品質, 制約了馬鈴薯經濟效益的提高。 烏蘭察布市地處內蒙古高原,

氣候和土壤類型非常適宜馬鈴薯生長。 全市年馬鈴薯種植約占全國的6%, 是我國重要的馬鈴薯種薯、商品薯和加工薯生產基地, 被譽為“中國薯都”。

民豐公司已建成1萬平米的馬鈴薯脫毒組培中心, 1.6萬平米的智慧溫室, 1300畝包括溫室、網室的原原種生產農場, 並成立了國內第一個民營馬鈴薯研究院——“內蒙古民豐馬鈴薯研究院”, 先後獲得了8項馬鈴薯生產和倉儲技術國家專利。 依託科技實力, 民豐公司大力示範推廣使用脫毒種薯, 馬鈴薯良種繁育已形成從莖尖脫毒、組培快繁、溫網室微型薯生產到原種一、二代繁育的完整體系, 所提供的優質脫毒種薯, 可使種植戶平均畝產增加1噸以上, 畝平均純收入增加600多元。

民豐公司自成立以來累計出售優質脫毒種薯15多萬噸, 給種植戶增加了近4.5億元的收益。

同時, 民豐公司加大土地流轉, 推動現代化節水灌溉農業快速發展;優化用工模式, 對貧困農村實行整村推進、產業化扶貧;建設倉儲庫, 為馬鈴薯產業發展提供可靠保證;推行三保證“訂單模式”, 徹底解決薯農“三難”(買難、種難、賣難)問題;無償發放扶貧種薯, 為貧困農戶解決購種資金困難, 現已累計達到15000噸以上;加大科技培訓力度, 積極引導貧困農民由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引進國外先進的設備和技術, 正在建設馬鈴薯深加工專案。

全力打造地區特色產業,致力精准扶貧

據瞭解,烏蘭察布市共有耕地面積1300萬畝,其中旱地面積占比70%--80%。燕麥作為當地歷史悠久的特色優勢農作物,耐寒耐旱,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但長期以來,燕麥一直沒有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農民種植燕麥產量低、收益低,嚴重制約了烏蘭察布市燕麥產業化開發。

民豐公司不僅在流轉來的10萬畝土地上合理安排馬鈴薯種植,而且還在頭一年種植過馬鈴薯的地塊上輪茬種植優質的燕麥種子,為農民提供高產高效的國內一流品種,主要採取“公司+農場(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利益聯結模式,實現燕麥的規模化種植和集約化經營。通過多元化的幫扶模式、流轉水地5000畝、旱地3萬畝,共涉及1400戶農戶。2016年在11個鄉鎮燕麥訂單簽約45000餘畝,畝均產量達230斤,畝均收入280元,涉及農戶4500戶。

2015年,民豐公司開始建設農業產業化示範園區--內蒙古陰山優麥食品有限公司燕麥產業園。園區規劃投資6億元,占地面積460畝,重點建設燕麥米、燕麥片、燕麥乳、速食產品等燕麥深加工系列產品以及與產業配套的倉儲、包裝、物流等現代化服務業體系。到2018年園區專案全部投產後,可直接帶動6.2萬人增加收入,解決當地就業3000多人,實現銷售收入約40億元,利稅約5億元,直接帶動約6萬多農民走上農業產業化發展道路。

全力打造地區特色產業,致力精准扶貧

據瞭解,烏蘭察布市共有耕地面積1300萬畝,其中旱地面積占比70%--80%。燕麥作為當地歷史悠久的特色優勢農作物,耐寒耐旱,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但長期以來,燕麥一直沒有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農民種植燕麥產量低、收益低,嚴重制約了烏蘭察布市燕麥產業化開發。

民豐公司不僅在流轉來的10萬畝土地上合理安排馬鈴薯種植,而且還在頭一年種植過馬鈴薯的地塊上輪茬種植優質的燕麥種子,為農民提供高產高效的國內一流品種,主要採取“公司+農場(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利益聯結模式,實現燕麥的規模化種植和集約化經營。通過多元化的幫扶模式、流轉水地5000畝、旱地3萬畝,共涉及1400戶農戶。2016年在11個鄉鎮燕麥訂單簽約45000餘畝,畝均產量達230斤,畝均收入280元,涉及農戶4500戶。

2015年,民豐公司開始建設農業產業化示範園區--內蒙古陰山優麥食品有限公司燕麥產業園。園區規劃投資6億元,占地面積460畝,重點建設燕麥米、燕麥片、燕麥乳、速食產品等燕麥深加工系列產品以及與產業配套的倉儲、包裝、物流等現代化服務業體系。到2018年園區專案全部投產後,可直接帶動6.2萬人增加收入,解決當地就業3000多人,實現銷售收入約40億元,利稅約5億元,直接帶動約6萬多農民走上農業產業化發展道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