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解碼德州“上市潮”: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

7月5日, 金能科技擴建正在緊張施工中。 大眾網記者 撒偉 攝

繁忙的金麒麟刹車片生產線。 賈鵬 攝

□記者 盛堃 馬寶濤

今年, 證券交易市場頻傳德州“喜報”:金麒麟、金能科技兩家企業, 雙雙登陸上交所主機板, 首發募集資金共21.55億元。 近期, 索通發展、雙一科技先後“過會”敲鑼在即, 景津環保等企業紛紛躋身報會和上市輔導名單。 更加引人關注的是, 德州市在今年以前已連續6年沒有企業進入A股市場。

一家企業的管理水準、發展前景、盈利能力如何, 上市是權威評判標準;一座城市活力大小、發展動能是否強勁, 企業上市情況最有說服力。 如今“上市潮”湧動德州, 企業活力競相迸發。 創造德州現象的, 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大眾網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環境, 優質的營商環境比什麼政策都給力!”7月5日, 金能科技董事長秦慶平面對記者的提問不假思索:“我來德州創業20年, 這是最大的感受。 ”

穿過正常生產的廠區, 金能科技最北端是一片擴建施工現場。 陣陣轟鳴中, 記者看到工地上處處迸發出電焊耀眼的火花, 與一排排建設中的廠房, 以及高低錯落、形狀各異的巨型大罐交相輝映, 展現出一幅蒸蒸日上的美妙畫卷。

上市是直接融資的好管道, 但上市帶給企業的, 絕非只有資金。 “金能並不缺錢, 我覺得上市讓企業更加規範和透明, 更有競爭力。 ”德州市包括人才工作在內的好環境, 令新晉上市企業老總秦慶平深有感觸, “市里有‘黃金30條’, 我們上市後能引進的人才更多了, 標準也上了一個檔次。 ”

2015年底, 德州出臺《建設協同發展示範區人才支撐計畫》, 被稱作人才新政“黃金30條”, 規定市財政每年設立不低於1億元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 用於引進培養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在2016年山東省兩會上, 聽到企業對政策能否兌現心存疑慮, 德州市委書記陳勇斬釘截鐵:“落實不了拿我是問!”

好政策發揮作用關鍵在落實。 在德州, 黨委政府的角色被許多人稱為“服務員”。

近兩年, “ 進企業、解難題、促發展”成為一項常態性、高規格工作, 所有市級領導分片幫扶各縣市區重點企業。 通過“進解促”感受到了政府的真誠與力度, 企業家們變得敢於“有困難直接說”。 2016年8月29日, 陳勇到德城區益海嘉裡糧油工業有限公司調研, 企業提出一期專案建設手續、二期項目征地兩個困難, 陳勇當場把相關部門負責人叫到跟前, 指定專人、明確時限, 依法解決。 他說, “‘進解促’是機關幹部轉變作風、助推發展的載體, 我們就是要撲下身子、深入企業, 真進真解真促, 幫助企業加快發展。 ”

企業對環境的感受正是政府追求的目標。 德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曾把占地2000多畝的金能科技轉了個遍, 他給這家企業解決了兩個燃眉之急:一是現場辦公解決土地手續問題;二是幫助企業“破圈斷鏈”,

由政府平臺公司置換金能科技對振華玻璃的債務擔保關係, 助企業掃清了上市障礙。 彼時, 振華玻璃正深陷全國環境污染公益訴訟第一案。

實體經濟根深葉茂, 離不開金融資本“給養”, 除了黨委政府的貼身幫扶, 以解決融資問題為核心的“三航計畫”更使企業充滿活力。 《關於實施重點企業“三航”培植計畫的意見》, 是今年德州市委一號檔, 提出了按照一定條件篩選一批骨幹企業、成長型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 分別進行“護航、遠航、啟航”培植。 “發揮政府‘黃金信用’, 通過設立引導基金, 撬動上級政府基金、金融機構基金、社會資金投向企業, 引導對接資本市場。 ”提到啟動“三航”計畫的目的,德州市金融辦主任王瑋說。

第一家受益“三航”計畫的企業是穀神集團。1月10日,由德州市融資擔保公司做擔保,為谷神集團成功化解1億元資金續貸難題。半年多來,“三航”計畫已累計為28家“三航”企業協調貸款4.88億元,為21家企業辦理續貸周轉業務5.95億元,為企業辦理不良金融資產收購業務3億元。此外,全市銀行機構對“三航”計畫企業投放貸款(含表外)餘額308.3億元,較年初增加28億元,有效緩解了企業融資難題。

“進解促”、“三航”計畫都是德州市委市政府為經濟發展“壯實體去虛火”開出的良方,能夠開好方子的前提則是準確得“把脈問診”。早在2015年7月起,陳勇由濟南調任德州最初的9個多月裡,就走遍了全市47家重點企業,通過面對面交談、心貼心溝通,“政府創造環境,企業創造財富”理念,在德州市建設協同發展示範區的生動實踐中落地生根。

善政必簡。德州同時通過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成為全省審批事項最少的市。2016年,11項市級權力實行“市縣同權”,全面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市場主體突破32萬戶,增長13%。

“有這麼好的營商環境,再加上政府提供‘保姆式’服務,幫我們選擇證券公司、定上市板塊、做上市方案……”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辛彬一口氣列出一大串“感動”。激發企業活力的因素無處不在,金麒麟還感受到了上市之後企業身份的變化。沿著30多條流水線,穿過企業的U形車間,在寫有“海關監管貨物”的倉庫裡,大量碼放整齊的產品正被封進包裝箱,上面的標注是清一色的外語,它們正以中國製造的名義從這裡走向世界。

“我們的許多外國客戶都是上市企業,他們普遍都願意與上市企業合作。”辛彬說,金麒麟上市後與高端客戶更加“門當戶對”。就在記者採訪時,樂陵市經信局局長蘇文峰給他打來電話,詢問募投專案推進情況,說如果材料整理好了就説明請示領導組織聯席會。政府部門“催著”企業幫企業解決問題,這在德州逐漸成為常態。

軟環境、硬環境都是外在因素,讓企業有活力,掌門人掌握主動權。為此,德州市還不遺餘力地幫企業家“換腦”,每年多次由政府出資對企業負責人進行上市、融資、改制等培訓。

今年“七一”前,德州市委拿出一周的時間,專門以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會的形式,舉辦了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專題培訓班,各級領導幹部和“三航”計畫覆蓋的企業家參加。培訓班上,既邀請國家發改委專家黃漢權作輔導報告,又讓德州首家上市公司華魯恒升集團黨委書記董岩現身說法。“走出去”更是頗費心思,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重點培植企業董事長進京、走進證交所等活動持續不斷。7月初,陳飛市長率團“百企下南洋”,帶領51家企業出國“取經”。

除了打造優良的營商環境,並幫助企業家換腦充電,德州還對企業上市給予真金白銀的支持。擬上市企業在募投專案審批、環評報告、用地指標、技術創新平臺申請等方面優先支持;在境內外上市和掛牌企業,僅市級層面就分別給予300萬元、150萬元、80萬元獎勵。

一批接一接的“德字型大小”企業,正列隊整齊地向資本市場進軍。目前,完成規範化公司制改制734家、四板掛牌106家、上市掛牌後備資源企業102家、新三板掛牌20家、輔導報會4家。企業活力持續迸發,是一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最佳狀態。德州市企業上市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的當下,“改制一批、儲備一批、輔導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格局已經形成,新舊動能轉換系統工程建設駛上快車道。

“上市掛牌是推動企業活起來、強起來的有效途徑。實體經濟有活力,城市就有活力,努力使德州成為讓企業充滿活力的城市。”盛夏的德州,陳勇在年初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言猶在耳。

”提到啟動“三航”計畫的目的,德州市金融辦主任王瑋說。

第一家受益“三航”計畫的企業是穀神集團。1月10日,由德州市融資擔保公司做擔保,為谷神集團成功化解1億元資金續貸難題。半年多來,“三航”計畫已累計為28家“三航”企業協調貸款4.88億元,為21家企業辦理續貸周轉業務5.95億元,為企業辦理不良金融資產收購業務3億元。此外,全市銀行機構對“三航”計畫企業投放貸款(含表外)餘額308.3億元,較年初增加28億元,有效緩解了企業融資難題。

“進解促”、“三航”計畫都是德州市委市政府為經濟發展“壯實體去虛火”開出的良方,能夠開好方子的前提則是準確得“把脈問診”。早在2015年7月起,陳勇由濟南調任德州最初的9個多月裡,就走遍了全市47家重點企業,通過面對面交談、心貼心溝通,“政府創造環境,企業創造財富”理念,在德州市建設協同發展示範區的生動實踐中落地生根。

善政必簡。德州同時通過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成為全省審批事項最少的市。2016年,11項市級權力實行“市縣同權”,全面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市場主體突破32萬戶,增長13%。

“有這麼好的營商環境,再加上政府提供‘保姆式’服務,幫我們選擇證券公司、定上市板塊、做上市方案……”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辛彬一口氣列出一大串“感動”。激發企業活力的因素無處不在,金麒麟還感受到了上市之後企業身份的變化。沿著30多條流水線,穿過企業的U形車間,在寫有“海關監管貨物”的倉庫裡,大量碼放整齊的產品正被封進包裝箱,上面的標注是清一色的外語,它們正以中國製造的名義從這裡走向世界。

“我們的許多外國客戶都是上市企業,他們普遍都願意與上市企業合作。”辛彬說,金麒麟上市後與高端客戶更加“門當戶對”。就在記者採訪時,樂陵市經信局局長蘇文峰給他打來電話,詢問募投專案推進情況,說如果材料整理好了就説明請示領導組織聯席會。政府部門“催著”企業幫企業解決問題,這在德州逐漸成為常態。

軟環境、硬環境都是外在因素,讓企業有活力,掌門人掌握主動權。為此,德州市還不遺餘力地幫企業家“換腦”,每年多次由政府出資對企業負責人進行上市、融資、改制等培訓。

今年“七一”前,德州市委拿出一周的時間,專門以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會的形式,舉辦了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專題培訓班,各級領導幹部和“三航”計畫覆蓋的企業家參加。培訓班上,既邀請國家發改委專家黃漢權作輔導報告,又讓德州首家上市公司華魯恒升集團黨委書記董岩現身說法。“走出去”更是頗費心思,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重點培植企業董事長進京、走進證交所等活動持續不斷。7月初,陳飛市長率團“百企下南洋”,帶領51家企業出國“取經”。

除了打造優良的營商環境,並幫助企業家換腦充電,德州還對企業上市給予真金白銀的支持。擬上市企業在募投專案審批、環評報告、用地指標、技術創新平臺申請等方面優先支持;在境內外上市和掛牌企業,僅市級層面就分別給予300萬元、150萬元、80萬元獎勵。

一批接一接的“德字型大小”企業,正列隊整齊地向資本市場進軍。目前,完成規範化公司制改制734家、四板掛牌106家、上市掛牌後備資源企業102家、新三板掛牌20家、輔導報會4家。企業活力持續迸發,是一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最佳狀態。德州市企業上市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的當下,“改制一批、儲備一批、輔導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格局已經形成,新舊動能轉換系統工程建設駛上快車道。

“上市掛牌是推動企業活起來、強起來的有效途徑。實體經濟有活力,城市就有活力,努力使德州成為讓企業充滿活力的城市。”盛夏的德州,陳勇在年初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言猶在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