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下周這個板塊有機會?萬科斥資777億並購物流巨頭普洛斯,國內物流三分天下

昨天資本市場又發生一件大事, 萬科以116億美金並購普洛斯, 這也成為亞洲單筆最大杠杆的私募股權並購案。

中國財團包括五方面:厚樸投資占股21.3%、萬科集團占股21.4%、高瓴資本占股21.2%、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占股15%、普洛斯管理層占股21.2%, 在交易完成後, 普洛斯將從新加坡交易所退市

前幾天, 媒體爆出“萬科被扶正之後,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馬上拿下了新區的幾個大項目”的新聞, 隨後萬科發佈了未與新區有任何合作協定的公告。 看完了昨天的這筆收購之後, 感覺神馬新區項目, 簡直弱爆了。 從萬科最近幾筆大的動作來看,

萬科已經從王石“不囤地, 不捂盤, 不做地王”的時代轉變為鬱亮的資本佈局時代。 在團隊管理和運營上, 王石這位萬科的領袖人物, 值得我們敬仰, 但是在資本運作方面, 王石做的真的有點差, 可能就像做了很長時間實體的老闆一樣, 很難轉換這個思維, 資本永遠淩駕於實體之上而又服務於實體的。 穿插點題外話, 《萬科寶能股權大戰》現在重演, Action!

姚老闆當時進場成本大概22塊錢左右, 我查了一下王石當時持有萬科的股份大概300多個億, 盤面博弈就很簡單了, 姚老闆只要敢買, 你就賣出, 最後姚老闆得給你王石跪下磕頭, 因為他的錢都是融來的, 加了杠杆的錢, 一旦打穿銀行的平倉線就自動給他平倉了, 有人說王石如果賣了股份, 那就喪失了公司的控制權, NO, 等姚老闆認賠出局, 再在下邊界附近慢慢買回來, 這樣既趕走了野蠻人, 又能保全自己的地位。

言歸正傳, 世上沒有假如, 這就是王石的命, 萬科的王石時代已經終結, 鬱亮時代來臨了, 而且邁那麼大的步子去佈局資本市場不怕扯到蛋嗎?我們在普洛斯的收購案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高瓴資本, 原來投資京東張磊也投了這家公司啊, 難道普洛斯這家公司真的是一塊大蛋糕?

普洛斯這家公司總部設立在上海, 成立於2003年, 目前載38個城市擁有252個物流園區,

總建築面積達2871萬平方米。

下麵是普洛斯這家外資企業的年報, 在中國成就物流霸業僅用了十年的時間, 從財報上來看公司每年的業績增長穩定, 主要是該公司擁有很高的市場佔有率, 而物流這個行業本身就是燒錢的, 你不燒足夠的錢建立不起來完善的體系,

所以公司的現金流也很重要, 看看背後的這些股東, 一個比一個硬, 根據2016年年報可以看到, 普洛斯當時年收入7.7億美元, 同比去年增長10%, 其中有7.19億美元的淨利潤歸母公司所有, 同比增長48%, 從這些可以看出, 雖然這個並購案很大, 但是都是以普洛斯為主導的, 之前融創的孫宏斌收購萬達的項目看似也很大, 但基本就是一錘子買賣, 雖然萬達還參與後期的酒店管理, 其實只是間接的提供服務了, 等於說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事, 但是萬科的這筆並購沒有那麼簡單, 這兩家的合作是一個互補, 能減少物流地產的成本, 同時也能使萬科從傳統的地產業中轉型出來。 從這些也可以看出物流產業在未來的中國還具有較高的增長價值, 不過也是強者恒強的階段了。這種效應可能與國內的地理環境和稅率政策有關係。

以上資料來源於Wind,單位億元人民幣,匯率為最新匯率。

從最近的資本市場裡面頻繁出現的收購的案例,包括融創萬達的收購和昨天萬科收購普洛斯,大佬們都在積極的佈局轉型,我們不難發現在宏觀政策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大佬們也是身心備受煎熬,尤其房地產,無論是萬科、萬達還是融創,他們都在尋找一條新路子。但是這裡面萬科的情況可能要好一點,而萬達和融創兩兄弟不知道會不會資不抵債呢?有人說孫宏斌真那麼傻去接盤嗎?我覺得要這麼看待這個問題,融創賬上肯定是不少錢,基本不是借的就是融的,為什麼不自己用來開發呢?因為房地產真是個坑,他自己也知道,再這麼下去融創的結果可能比當年自己一手打下來的順馳還要慘,先前自己投了樂視,可是發現是個爛攤子,哎,還是不能亂投,隔行如隔山啊,這時候萬達兄弟因為債券引發的股票問題急需要錢來託盤子,孫宏斌覺得這筆買賣還算合適,因為接觸過房地產的人都知道,買現成的盤子比自己開發要合適很多,至於他接過來之後怎麼轉型,老李之前也幫孫老闆意淫過,就是不知道合不合孫老闆的胃口啦。

6月份的M2資料也出來了,老李給大家整理了發到微頭條裡面,下面在針對這個資料說一下,通過這個資料能看出兩點,一是我們處在一個通膨的時代,典型的蕭條經濟,東西貴,錢不值錢,人們的購買能力也低。二是我們政策調控正在進行中,M2同比增速一直在下降,跟央媽結構性收緊,房地產調控等政策密切相關,但是這能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就不好說了,目前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就是,下半年美國那邊的加息預期還不確定,如果是連續的加息,那我們加不加,不加就會影響到你去杠杆的初衷,加的話那些中小企業,房地產商還有小的城商銀行能不能頂得住。這就到了考驗我們的時候了。

點擊“瞭解更多”即刻體驗智能選股。 不過也是強者恒強的階段了。這種效應可能與國內的地理環境和稅率政策有關係。

以上資料來源於Wind,單位億元人民幣,匯率為最新匯率。

從最近的資本市場裡面頻繁出現的收購的案例,包括融創萬達的收購和昨天萬科收購普洛斯,大佬們都在積極的佈局轉型,我們不難發現在宏觀政策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大佬們也是身心備受煎熬,尤其房地產,無論是萬科、萬達還是融創,他們都在尋找一條新路子。但是這裡面萬科的情況可能要好一點,而萬達和融創兩兄弟不知道會不會資不抵債呢?有人說孫宏斌真那麼傻去接盤嗎?我覺得要這麼看待這個問題,融創賬上肯定是不少錢,基本不是借的就是融的,為什麼不自己用來開發呢?因為房地產真是個坑,他自己也知道,再這麼下去融創的結果可能比當年自己一手打下來的順馳還要慘,先前自己投了樂視,可是發現是個爛攤子,哎,還是不能亂投,隔行如隔山啊,這時候萬達兄弟因為債券引發的股票問題急需要錢來託盤子,孫宏斌覺得這筆買賣還算合適,因為接觸過房地產的人都知道,買現成的盤子比自己開發要合適很多,至於他接過來之後怎麼轉型,老李之前也幫孫老闆意淫過,就是不知道合不合孫老闆的胃口啦。

6月份的M2資料也出來了,老李給大家整理了發到微頭條裡面,下面在針對這個資料說一下,通過這個資料能看出兩點,一是我們處在一個通膨的時代,典型的蕭條經濟,東西貴,錢不值錢,人們的購買能力也低。二是我們政策調控正在進行中,M2同比增速一直在下降,跟央媽結構性收緊,房地產調控等政策密切相關,但是這能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就不好說了,目前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就是,下半年美國那邊的加息預期還不確定,如果是連續的加息,那我們加不加,不加就會影響到你去杠杆的初衷,加的話那些中小企業,房地產商還有小的城商銀行能不能頂得住。這就到了考驗我們的時候了。

點擊“瞭解更多”即刻體驗智能選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