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鄧石如——隸書筆致健拔蒼勁,結體疏宕俊逸,用墨蒼古

鄧石如(1743~1805), 初名琰, 字石如, 避嘉慶帝諱, 以字行, 改字頑伯, 號完白、完白山人、古浣子、完白山民、游道人、龍山樵長、鳳水漁長、笈游道人等, 安徽懷寧人。 他生於鄉鄙, 終生為布衣, 但自幼即喜刻石, 仿漢印頗工, 至南京梅鏐家, 居八年, 遍臨所藏金石善本, 由此而篆、隸、楷、印皆臻大成之境。 乾隆五十五年入京, 劉墉延為賓客, 聲振當代名公。 其篆書融秦漢於一爐, 又出以隸筆, 遂使篆法活脫生動, 擺脫了鐵線的拘滯, 不唯字形闊大磅礴, 而且筆勢豐富多姿, 墨色流溢燦然, 大大拓展了篆書的藝術表現力。 其隸書筆致健拔蒼勁,

結體疏宕俊逸, 用墨蒼古, 亦可謂深入漢人堂奧。 晚清書論名家包世臣、康有為、楊守敬等對他無不推崇備至, 競相推許為國朝第一、集篆書大成等。 這都是因為他成功地實現了兩大傳統的轉換, 表明醞釀已久的秦漢北碑傳統的復興高潮的來臨和兩大傳統的對峙、融會的真正的開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