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喬峰:金庸筆下真正的第一英雄,不只是為國為民,是為天下蒼生!

喬峰身材高大, 如同一頭雄獅, 在《天龍八部》裡一出場就威風凜凜。 雖然他在天龍八部裡, 武功並不是最高的, 但給人的印象卻像是天下無敵一樣,

有一種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豪氣, 豪氣干雲、義薄雲天, 威風凜凜、光彩照人。

喬峰是一個直率的人, 不喜歡拘束, 貴為幫主, 卻可以和一二袋弟子喝酒食狗肉, 這樣的人, 做朋友, 是最好的做朋友。 難得是, 喬峰這種不拘小節, 卻不會影響自己的半點威信, 反而更令人佩服。 試問丐幫上下, 誰不對他從內到外, 發自內心的佩服?這種佩服, 最為難得的, 不是武力或小恩惠可以做到的。 武力可以征服人, 但征服不了人心, 小恩惠可以收賣一些人, 卻收賣不了所有人。

喬峰外表粗獷, 性格豪爽, 但並不粗魯, 相反, 反而是心思細慎, 頭腦極之清醒之人。 膽大心細, 用在喬峰身上真是最適合不過了。 當所有的人都認為馬副幫主是死于慕容複的“以彼之道還自彼身”,

吵著找慕容家麻煩時, 是喬峰極力約束和制止。 這並不是因為膽怯, 而是慎重, 是頭腦清醒。 我們都相信, 如果確實是慕容複害死馬, 慕容複以後別想有好日子過, 喬峰肯定第一個找他算帳。 遇事不衝動, 能理智分析, 別說對這種一個粗獷的男子, 就是平常慎重之人, 也不一定能做到。 喬峰, 實在不簡單。

最能表現喬峰的豪氣是單人匹馬勇闖聚莊, 我想這可能是武俠小說上最讓人血脈沸騰的場面, 很少有男性在看這一節裡, 胸中不橫生豪邁之氣, 仰天長嘯。 喬峰明知山有虎, 卻偏向虎山行, 其武勇和膽略, 完全不亞于關雲長的單刀赴會和過五關斬六將。 “雖千萬人, 吾往矣, 來去如入無人之境”——如果不是為了保護阿朱,

喬峰完全有可能脫身。 更難得是, 喬峰不惜以身犯險, 是為了一個素不相識, 而且是一個身份低下的阿朱, 或者他甚至不是為了阿朱去逞英雄, 而是因為相信慕容複是條漢子, 識英雄重英雄, 以至愛屋及烏。 於是, 就單憑一個義字, 一個信字, 一個真字, 喬峰就義無反顧, 義不容辭甘願犯這樣的大險!

喬峰註定是一個悲劇人物, 哪怕他再英雄無敵, 除非他不是喬峰。 一直以來, 英雄好漢給人印象都是太重義, 幾乎沒個人私情, 不這樣好像就難稱英雄。 喬峰幾乎也有這個缺點, 行走江湖三十多年, 名頭響噹噹, 竟然還是孤家寡人一個, 毫無疑問肯定是喬峰自己對感情從不介意, 否則以喬峰的身分地位, 怎會沒有良配。 開始我也以為金庸會把喬峰成這樣一個高大全卻沒有個人感情的人, 但後來才知道, 喬峰並非沒有感情, 反而是非常重感情, 非常人可及。 他和阿朱在患難中日久生情, 自從這個嬌小可愛的女子闖入喬峰這個粗獷漢子心中, 喬峰於粗糙一面也露出了一種樸素的情懷,

他雖然沒有對阿朱說什麼動聽的情話, 但這個質樸的漢子卻是付出了他樸實的愛和心。 我總覺得金庸有些殘忍, 竟然要喬峰打死了自己心愛的人。 自己親手打死自己心愛的人, 不論是什麼情況, 什麼理由, 都是極之殘酷的事。 喬峰挺過來了, 但內心的傷痛也伴隨一生, 至此喬峰剛打開的心也完全關閉, 他的心成了一座墳墓。 喬峰不是沒有愛, 更不是無情, 相反他是大愛是真情, 阿朱活在他心中。 “無情“的喬峰比別人更重情。

喬峰身上還有一個解不開的死結:他一直以為自己是漢人,不料自己竟是契丹人,這個打擊實在太大了。本來,是什麼族人也沒什麼,可偏偏喬峰生在宋代,宋遼是死敵,宋朝又是最重禮教和夷蠻大防的時期,宋人和遼人成了誓不兩立,不共戴天的死敵。問題就在這,重情的喬峰,對宋國有感情,沒法做有損宋國的事,喬峰也重義,更不能背叛遼國,背叛自己的祖國和同胞,情義兩難全,這就是喬峰悲劇的根源,這根源不是個人性,而是社會性,是無法調解的,是與生俱來,命運註定的。如果喬峰一開始就知自己是契丹人,在遼國長大,或一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心安理德當他的大宋人,那麼,對喬峰來說遼或宋不是友就是敵,涇渭分明,毫無疑問,不必夾在中間作這痛苦的抉擇,受盡情義的煎熬。又或者,喬峰只是一個庸人,無足輕重,無關緊要,那麼也能獨善其身,過自己默默無聞,卻是安安靜靜靜的小日子,就不會捲入鬥爭中,不必面對這樣的難題。在這時候,無才無德,也是一種福氣。但偏偏喬峰是一個大英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所以喬峰在民族大義和養育之情相互抵牾之中最後只得選擇自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化解宋、遼的那場戰爭!一箭穿心,更顯得喬峰高大和無私。我喜歡喬峰,喬峰還是最值得交的朋友,他是那種五嶽倒為輕,一諾千金重的真漢子,有這樣的朋友,夫複可求?

簡單的幾句話足以證明了蕭峰為金庸筆下第一英雄,引得掃地神僧出場

喬峰身上還有一個解不開的死結:他一直以為自己是漢人,不料自己竟是契丹人,這個打擊實在太大了。本來,是什麼族人也沒什麼,可偏偏喬峰生在宋代,宋遼是死敵,宋朝又是最重禮教和夷蠻大防的時期,宋人和遼人成了誓不兩立,不共戴天的死敵。問題就在這,重情的喬峰,對宋國有感情,沒法做有損宋國的事,喬峰也重義,更不能背叛遼國,背叛自己的祖國和同胞,情義兩難全,這就是喬峰悲劇的根源,這根源不是個人性,而是社會性,是無法調解的,是與生俱來,命運註定的。如果喬峰一開始就知自己是契丹人,在遼國長大,或一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心安理德當他的大宋人,那麼,對喬峰來說遼或宋不是友就是敵,涇渭分明,毫無疑問,不必夾在中間作這痛苦的抉擇,受盡情義的煎熬。又或者,喬峰只是一個庸人,無足輕重,無關緊要,那麼也能獨善其身,過自己默默無聞,卻是安安靜靜靜的小日子,就不會捲入鬥爭中,不必面對這樣的難題。在這時候,無才無德,也是一種福氣。但偏偏喬峰是一個大英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所以喬峰在民族大義和養育之情相互抵牾之中最後只得選擇自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化解宋、遼的那場戰爭!一箭穿心,更顯得喬峰高大和無私。我喜歡喬峰,喬峰還是最值得交的朋友,他是那種五嶽倒為輕,一諾千金重的真漢子,有這樣的朋友,夫複可求?

簡單的幾句話足以證明了蕭峰為金庸筆下第一英雄,引得掃地神僧出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