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終於等到你,奧迪A8改頭換面,科技含量可以超越寶馬、賓士嗎?

德語Vorsprung, 中文譯為“進取”, 這是奧迪品牌的DNA, 是驅動奧迪品牌發展的核心理念。 在7月11日巴賽隆納舉行的奧迪全球品牌峰會上, 奧迪對於“進取精神”又一次有了新的詮釋, 數位化、可持續、城市化三個重點被清晰劃分出來。

於是, 最能承載奧迪新“進取精神”的旗艦轎車全新A8完成了它的全球首秀。 在賓士S級主打豪華氣質, 寶馬7系講求駕乘感受時, 全新奧迪A8依然選擇用科技實現進化。 只是這次, 全新奧迪A8的進化的步伐加大了。

童濟仁汽車評論 編輯丨辰巳

全新奧迪A8上展現出的最新技術及科技理念, 在它23年的歷史裡其實一直在延續,

也是奧迪A8得以在豪華旗艦轎車市場上和賓士S級、寶馬7系一較高下的資本。 在巴賽隆納峰會上首秀的全新奧迪A8, 不僅在科技上繼續著在豪華旗艦轎車中的領先, 甚至某些方面創造了汽車史上的第一。

更為重要的是, 從全新奧迪A8的身上, 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奧迪品牌未來車型的技術發展方向, 奧迪品牌全線產品的科技革新可能也將由此展開。

▎令人興奮的全球首輛L3級自動駕駛汽車

首先我們要來複習一下自動駕駛的分級。 按照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的標準, 自動駕駛分為5個等級:L1駕駛支援、L2部分自動化、L3有條件自動化、L4高度自動化、L5完全自動化。 其中L1和L2均需要駕駛員對車輛進行操作, 而到L3後, 在某些情況下車輛就可以接管所有駕駛操作。

目前自動駕駛量產系統中應用最為成熟的特斯拉Autopilot 2.0, 雖然在硬體上已經具備實現L3級以上自動駕駛的可能, 但從現在的軟體功能上看仍然只是L2級別。 於是, 全新奧迪A8就成為全球首款L3級自動駕駛的量產車型。 它與L2級自動駕駛最大的區別在於, 在60km/h以下的低速條件下, 駕駛員完全可以從方向盤上解放雙手, 並把注意力從觀察路況轉移到其它方面, 條件允許時還可以實現自動泊車。

更令人興奮的是, 全新奧迪A8將會在中國全數保留所有自動駕駛功能, 只是受限於目前的法規,

駕駛員仍然需要將手“象徵性”地放在方向盤上。

奧迪將其賦予車輛的“智慧”稱之為奧迪AI, 事實上, 自動駕駛只是奧迪AI學習思考的一部分。 多年來, 借由車內各類輔助駕駛設備中收集到大量資料, 結合中央駕駛輔助控制系統的開發,

奧迪希望能夠實現一種對於駕駛員節約時間、提高安全性、滿足定制化需求的場景。 雖然目前在全新奧迪A8上仍只能實現60km/h以下的自動駕駛, 但已足以在汽車史上留名。

而隨著功能的不斷完善與量產後研發成本的不斷攤平, 奧迪AI在其它車型上的普及與下放相信也只是時間問題。 特斯拉已經證明了自動駕駛系統在現實中的實用性, 顯然對於體量數十倍於特斯拉、品牌力也要更強的奧迪, 奧迪AI的普及將有能力為奧迪車型的核心競爭力增添重要的砝碼。

▎樹立全新電氣標準的48V混動系統

如今幾乎所有的量產汽車採用的都是12V的電氣標準, 簡單來說車輛上所有的電氣部件均由12V的電源進行供電。 此前, 歐洲部分整車廠和零部件廠曾經嘗試將12V標準更改為48V標準。

提高電壓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電氣部件擁有更高的功率輸出,可以實現更多功能上的可能。即使在同樣輸出功率下,提高電壓帶來的電流下降,亦可以減少線路損耗,從而實現更高的能效。

但更換為48V標準的難度同樣很大,一個關鍵就在於這將幾乎改變所有零部件廠商的產品線、技術要求,無異於推倒重來,因此在推行過程中阻力重重。

但是,旗艦轎車的一大好處就是有巨大的成本空間去做有用的創新。於是在全新奧迪A8上,一套48V的混動系統出現了。

雖然這套48V混動系統帶來額外12kW的動力輸出在驅動時可以幾乎忽略不計,但是在車輛制動時卻可以實現有效的動能回收。在NEDC的測試工況下,48V混動系統可以帶來0.7L/100km的油耗節約。

油耗節省只是其中一方面,48V系統帶來的更大功率在全新奧迪A8的底盤上也得到了體現,將48V混動系統與空氣懸架相結合,對於車輛駕乘體驗的提升起到了重大作用,這個會在後文詳細說。

在48V混動系統搭載的同時,全新奧迪A8的大燈、空調等傳統電氣部件仍然使用了12V供電,這意味著全新奧迪A8仍然保留了12V的供電系統。這也可以看作奧迪在創新與傳承之間,做出的均衡之舉。

沒有顛覆傳統電氣零部件佈局,也就自然讓人聯想到這套48V系統在奧迪其它車型上搭載的可能性。畢竟,由48V系統實現可觀的節能效果和帶來更多功能所需要花費的成本,要遠遠小於普通的混合動力系統了。

▎趕上甚至超越競品的主動懸架

在主動懸架的技術上,賓士S級有“魔術底盤”,寶馬7系則有“魔毯系統”,而全新奧迪A8上的主動懸架則因為有了48V系統的加持,不僅可以實現與競品同樣的功能,還可以有更多的玩法可能性。

全新奧迪A8的每個車輪都配備了48V電機,能夠實現完全獨立的動作。結合前部攝像頭對於路面情況的偵測,可以實現預判式的懸架調節,帶來更加舒適與穩定的車輛姿態。這個功能與競品基本一致。

而所不同的是,全新奧迪A8的懸架電機驅動能力更強,可以實現競品能力不足以完成的功能。如與安全預警系統的結合,可以當車輛側面即將發生碰撞時,懸架電機將車身抬起,從而分散更多的撞擊力至底盤,起到保護車身和車內乘員的作用。

可見,電氣系統的革新所帶來的進步遠遠不止節能這麼簡單,從12V到48V看似只是電壓的提升,某種程度上卻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目的。主動懸架上的應用就是最為典型的案例。

▎最適合的材料用在最適合的地方

1994年誕生的第一代奧迪A8就是採用了全鋁車身結構,輕量化也就成為了奧迪A8的一大亮點。然而全新奧迪A8卻比現款增重了近50公斤,難道是奧迪在輕量化上退步了?

事實上,從現款第四代奧迪A8上,極致的輕量化已不再是唯一的目標,更加強調剛性和安全是全新車身結構同樣重視的事情。而為此,全新奧迪A8採用了鋁、鋼、鎂和碳纖維的多種材質組合,帶來的結果是車重並未發生本質性變化,而車身扭轉剛度強出現款車型24%。這個參數的提升直接影響到車輛的操控性和聲學舒適性。

多種材料的組合,奧迪將其稱為“最適合的材料用在最適合的地方”。如車輛的A柱、B柱、門檻梁、前雪橇板等處使用了熱成型高強度鋼材,前懸塔頂加強部件使用了鎂合金,後壁板使用了碳纖維,這些都是綜合考慮了車身剛性與輕量化後的選擇。

然而,多材料的使用給製造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傳統的點焊、保護焊、鐳射焊等焊接工藝外,還有專門針對鋁材的鉚接,多材料拼接的自攻螺栓、滾邊壓合、局部壓緊等14種工藝。

自然,旗艦轎車上複雜的工藝並非普通家用車型上可以簡單地實現,但很多先進的技術都是這樣從高端向下普及。在掌握了技術,並且實現了它應有的功能後,剩下的事情就是通過大規模量產控制成本,從而實現更大範圍的應用。而在家用車型的車身上看到新材料、新工藝的時間,也許並不會太久了。

在賓士S級和寶馬7系相繼換代後,奧迪A8顯得有一些寂寞了。然而,全新奧迪A8隨著奧迪全新Vorsprung進取精神的到來,展示的不僅是與賓士、寶馬競爭的強力產品,同時也是對奧迪未來發展理念的載體呈現。

在創新科技上的進步,一直以來都是奧迪的核心競爭力。而奧迪現在想做的不僅是能夠實現技術的領先,同時還要用領先的技術去為用戶創造更多的用車生活可能。全新奧迪A8正是這一願景的第一步。

提高電壓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電氣部件擁有更高的功率輸出,可以實現更多功能上的可能。即使在同樣輸出功率下,提高電壓帶來的電流下降,亦可以減少線路損耗,從而實現更高的能效。

但更換為48V標準的難度同樣很大,一個關鍵就在於這將幾乎改變所有零部件廠商的產品線、技術要求,無異於推倒重來,因此在推行過程中阻力重重。

但是,旗艦轎車的一大好處就是有巨大的成本空間去做有用的創新。於是在全新奧迪A8上,一套48V的混動系統出現了。

雖然這套48V混動系統帶來額外12kW的動力輸出在驅動時可以幾乎忽略不計,但是在車輛制動時卻可以實現有效的動能回收。在NEDC的測試工況下,48V混動系統可以帶來0.7L/100km的油耗節約。

油耗節省只是其中一方面,48V系統帶來的更大功率在全新奧迪A8的底盤上也得到了體現,將48V混動系統與空氣懸架相結合,對於車輛駕乘體驗的提升起到了重大作用,這個會在後文詳細說。

在48V混動系統搭載的同時,全新奧迪A8的大燈、空調等傳統電氣部件仍然使用了12V供電,這意味著全新奧迪A8仍然保留了12V的供電系統。這也可以看作奧迪在創新與傳承之間,做出的均衡之舉。

沒有顛覆傳統電氣零部件佈局,也就自然讓人聯想到這套48V系統在奧迪其它車型上搭載的可能性。畢竟,由48V系統實現可觀的節能效果和帶來更多功能所需要花費的成本,要遠遠小於普通的混合動力系統了。

▎趕上甚至超越競品的主動懸架

在主動懸架的技術上,賓士S級有“魔術底盤”,寶馬7系則有“魔毯系統”,而全新奧迪A8上的主動懸架則因為有了48V系統的加持,不僅可以實現與競品同樣的功能,還可以有更多的玩法可能性。

全新奧迪A8的每個車輪都配備了48V電機,能夠實現完全獨立的動作。結合前部攝像頭對於路面情況的偵測,可以實現預判式的懸架調節,帶來更加舒適與穩定的車輛姿態。這個功能與競品基本一致。

而所不同的是,全新奧迪A8的懸架電機驅動能力更強,可以實現競品能力不足以完成的功能。如與安全預警系統的結合,可以當車輛側面即將發生碰撞時,懸架電機將車身抬起,從而分散更多的撞擊力至底盤,起到保護車身和車內乘員的作用。

可見,電氣系統的革新所帶來的進步遠遠不止節能這麼簡單,從12V到48V看似只是電壓的提升,某種程度上卻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目的。主動懸架上的應用就是最為典型的案例。

▎最適合的材料用在最適合的地方

1994年誕生的第一代奧迪A8就是採用了全鋁車身結構,輕量化也就成為了奧迪A8的一大亮點。然而全新奧迪A8卻比現款增重了近50公斤,難道是奧迪在輕量化上退步了?

事實上,從現款第四代奧迪A8上,極致的輕量化已不再是唯一的目標,更加強調剛性和安全是全新車身結構同樣重視的事情。而為此,全新奧迪A8採用了鋁、鋼、鎂和碳纖維的多種材質組合,帶來的結果是車重並未發生本質性變化,而車身扭轉剛度強出現款車型24%。這個參數的提升直接影響到車輛的操控性和聲學舒適性。

多種材料的組合,奧迪將其稱為“最適合的材料用在最適合的地方”。如車輛的A柱、B柱、門檻梁、前雪橇板等處使用了熱成型高強度鋼材,前懸塔頂加強部件使用了鎂合金,後壁板使用了碳纖維,這些都是綜合考慮了車身剛性與輕量化後的選擇。

然而,多材料的使用給製造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傳統的點焊、保護焊、鐳射焊等焊接工藝外,還有專門針對鋁材的鉚接,多材料拼接的自攻螺栓、滾邊壓合、局部壓緊等14種工藝。

自然,旗艦轎車上複雜的工藝並非普通家用車型上可以簡單地實現,但很多先進的技術都是這樣從高端向下普及。在掌握了技術,並且實現了它應有的功能後,剩下的事情就是通過大規模量產控制成本,從而實現更大範圍的應用。而在家用車型的車身上看到新材料、新工藝的時間,也許並不會太久了。

在賓士S級和寶馬7系相繼換代後,奧迪A8顯得有一些寂寞了。然而,全新奧迪A8隨著奧迪全新Vorsprung進取精神的到來,展示的不僅是與賓士、寶馬競爭的強力產品,同時也是對奧迪未來發展理念的載體呈現。

在創新科技上的進步,一直以來都是奧迪的核心競爭力。而奧迪現在想做的不僅是能夠實現技術的領先,同時還要用領先的技術去為用戶創造更多的用車生活可能。全新奧迪A8正是這一願景的第一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