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餘隆:創作更多走向世界的中國作品

昨晚, 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余隆的指揮下, 一曲肖斯塔科維奇的《d小調第五交響曲》為夏季音樂節完美收官。 演出前, 餘隆現身接受了滬上媒體的訪問。 他透露, 夏季音樂節結束後, 樂團就會開啟歐洲巡演。 其中, 上交被邀請登臺瑞士琉森音樂節, 這是第一支登上這個世界級音樂節的中國樂團。 不過餘隆坦承, 目前, 國內還缺乏能夠被全世界認知的作品, 除了《梁祝》等少數一些作品外, 能夠走向世界的大部頭作品依然缺乏。

古典音樂應成生活一部分

從2009年牽手上交後, 餘隆在這裡已經待了8年多。

余隆自稱, 平時很少對媒體講話, 也太願意接受各種採訪。 但今年, 他決定主動和滬上媒體對話, 吐露自己的心聲。

餘隆在來到上海之前, 在北京也待過一段時間。 他可以很清晰地分辨出兩座大城市在音樂風格上的不同。 北京, 在其看來, 更注重大部頭作品, 音樂更磅礴大氣。 而在上海, 這裡的古典音樂, 包括音樂節則更凸顯跨界融合和輕鬆有趣。

餘隆說, 風格的不同不代表觀眾審美水準的高低, 這反而說明了音樂的多元化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余隆強調, 其實這次夏季音樂節是非常貼近生活的, 包括上交大廳內那個夏日之聲的裝置作品。

上交已是世界頂尖樂團

“我聽著那些蟲鳴, 看著那些小時候玩的蟈蟈籠子, 心裡由衷地喜愛,

音樂讓人如此心動, 生活如此美好。 ”餘隆說, 古典音樂應該漸漸成為當下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讓音樂回饋到你的生活中去, 慢慢地影響一代人, 然後一代代潛移默化地傳下去。

結束夏季音樂節的演出後, 上交馬不停蹄要去到歐洲著名的琉森音樂節開啟歐洲巡演。 餘隆昨天說, 這是國內首個接到邀請的樂團, 在亞洲範圍內也是首個。 “我可以充滿自信地說, 上交現在是世界上頂尖層面的樂團, 雖然不能排在幾個最著名的樂團裡面, 但我們有自信說, 擁有近140年歷史的上交已經是世界樂團裡的佼佼者。 ”

堅持給年輕作曲者機會

不過餘隆隨後還是話鋒一轉。 “我們也不要避諱一個話題, 我們現在的作品, 能夠被全世界認知的,

具有極高知曉度的作品還是太少, 可能就是陳其鋼老師的《梁祝》和《逝去的時光》等幾個作品。 ”餘隆表示, 我們多的是一些應景的作品, 而非能夠在全世界範圍內可以留得下來的作品。 “我會說, 我們的創作是不是存在斷層的現象?70後, 甚至80後有沒有大部頭的嚴肅音樂作品被全世界記住了?好像很少很少。 ”

根據餘隆的觀察, 很多年輕作曲家至少在現在這個階段還在為電視劇、為網路歌曲創作, 是在幹營生的活兒。 可能這是一種無奈, 但這也讓餘隆意識到, 應該給到這批人更多的平臺和機會, 所以上交會堅持給到年輕作曲者一些委約作品的機會, 讓他們有被世界認可的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