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借殼宣告失敗!這個富二代,還能實現曾經的豪言,收購娃哈哈嗎?

“如果做得成功, 我希望並購娃哈哈!”

憑宗慶後現如今的江湖地位, 放眼望去, 膽敢如此口出狂言的, 也就宗馥莉了。

“宗馥莉不就是宗慶後的獨生女嘛, 就算她什麼不做, 娃哈哈到最後也是她的, 還用得著並購?!”

說的沒錯, 但這個富二代, 就是這麼的不愛走“尋常路”, 她曾明確的表示, 討厭被別人視為一個繼承者, 未來, 她會憑自己的實力合併娃哈哈, 這也是種擁有, 但卻不叫繼承。

有的人愛誇誇其談, 而有的人愛埋頭苦幹, 顯然, 宗馥莉將說和做恰到好處的結合在了一起:

作為娃哈哈集團子公司宏勝飲料的董事長, 宗馥莉管理下的宏勝飲料保持著不俗的營收增長:2009年, 41億元;2010年, 64.37億元;2011年, 81.83億元;2012年, 108.74億元。

2015年, 宏勝飲料入選中國民營500強企業榜單, 排名484位, 營收約100億元。

如今, 宗馥莉管理著宏勝飲料集團近40家分公司, 承擔著娃哈哈集團近三分之一的飲料生產任務,

同時負責娃哈哈大部分跨行業的投資項目及國際化業務。

當然, 宗馥莉也非常明白, 娃哈哈雖然開始走下坡路, 但“廋死的駱駝比馬大”, 此外, 父親今年已經72歲高齡, 宗馥莉想要在自然繼承之前完成實力並購娃哈哈的夙願, 談何容易!

於是, 她想到了用資本市場“彎道超車”。

就在今年3月末, 宗馥莉控股的恒楓資本欲以現價30%的折價, 預計5.73億港元(約合5.07億元人民幣)買下中國糖果這個殼資源。

市場普遍認為, 宗馥莉此次借殼, 最明顯的目的就是將自己掌控的宏勝飲料集團的資產注入中國糖果。

試想, 先將本人的公司來上市, 當機遇成熟再把娃哈哈業務併入上市, 這麼一來, 合併娃哈哈就簡單多了。

但天不遂願, 就在昨天, 中國糖果的一紙公告宣佈宗馥莉的借殼計畫泡湯。

7月14日, 在香港上市的中國糖果(8182.HK)發佈公告宣佈, 由於在截至日期之前, 宗馥莉未能收購該公司50%的股份, 因此她對該公司的收購要約失效。

宗馥莉的積極回應, 似乎是在告訴大家, 借殼中國糖果不過是一個開始, 接下來我還會有更多的資本動作, 至於實力並購娃哈哈, 那也是遲早的事!

宗馥莉:我是宗慶後的女兒, 更是宗馥莉

只是有意思的是, 女兒做的事, 父親似乎並不支援!

關於娃哈哈上市這個問題, 宗慶後一直都不怎麼感冒, 甚至可以說是排斥。

他曾多次說過:企業現金流充裕,

沒有上市必要;上市公司規則要求和公司治理結構不匹配, 影響效率等等。

哪怕此次女兒已昭告天下要借殼上市了, 宗慶後的態度仍很明確:這次的收買為宗馥莉個人行為, 與集團公司無關。

得不到父親的首肯, 還一意孤行, 顯然,宗馥莉是個有獨立思想的富二代。

恰如宗馥莉自己所說,“父親憑藉他的家文化’成就了一個娃哈哈,而我覺得兩代人有兩代人的差異,我可以在精神上學習,但在管理上要自立,我要以自己的方式再造一個不一樣的飲料帝國。”

因此,這對父女在做事上、管理上的不合拍早也不是什麼秘密。

比如,宗慶後很看重“人治”,經常以人定崗;而宗馥莉則推崇以崗定人,誰合適誰上,如果勝任不了,資格再老也白搭。

再比如,宗慶後事必躬親,用什麼車接待客人都要操心;而在宗馥莉那裡,制度管人,只要交代下去,只看結果。

除此之外,在如何改變娃哈哈方面,宗慶後和宗馥莉也有著不同的思路。

宗慶後希望在零售領域深耕,就在6月25日,哇哈哈宣佈和阿裡巴巴扶持的深蘭科技達成戰略合作,未來三年供應10萬台Take Go無人智慧零售店,十年計畫擴大到百萬台。

宗馥莉則更願意借助資本的力量來帶動品牌發展,讓企業進入到“產品+資本”的多軌盈利模式上去。

至於經營範圍,宗馥莉腦海裡隱約有一個遙遠的龐大計畫:“也許娃哈哈未來會變成一家物流公司?資料公司?金融公司……當然這些想法還是雛形。其他的可能性我也會嘗試。這麼大一個家當,說起轉型來不可能像互聯網這麼快,這條路可能要用五年甚至十年去走,你可以讓它更長。”

可見,父女倆的作風有多麼的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是,無論是宗慶後還是宗馥莉,其實都是在用自己認為的最好方式來給娃哈哈尋找更好的翻身機會。

顯然,宗馥莉是個有獨立思想的富二代。

恰如宗馥莉自己所說,“父親憑藉他的家文化’成就了一個娃哈哈,而我覺得兩代人有兩代人的差異,我可以在精神上學習,但在管理上要自立,我要以自己的方式再造一個不一樣的飲料帝國。”

因此,這對父女在做事上、管理上的不合拍早也不是什麼秘密。

比如,宗慶後很看重“人治”,經常以人定崗;而宗馥莉則推崇以崗定人,誰合適誰上,如果勝任不了,資格再老也白搭。

再比如,宗慶後事必躬親,用什麼車接待客人都要操心;而在宗馥莉那裡,制度管人,只要交代下去,只看結果。

除此之外,在如何改變娃哈哈方面,宗慶後和宗馥莉也有著不同的思路。

宗慶後希望在零售領域深耕,就在6月25日,哇哈哈宣佈和阿裡巴巴扶持的深蘭科技達成戰略合作,未來三年供應10萬台Take Go無人智慧零售店,十年計畫擴大到百萬台。

宗馥莉則更願意借助資本的力量來帶動品牌發展,讓企業進入到“產品+資本”的多軌盈利模式上去。

至於經營範圍,宗馥莉腦海裡隱約有一個遙遠的龐大計畫:“也許娃哈哈未來會變成一家物流公司?資料公司?金融公司……當然這些想法還是雛形。其他的可能性我也會嘗試。這麼大一個家當,說起轉型來不可能像互聯網這麼快,這條路可能要用五年甚至十年去走,你可以讓它更長。”

可見,父女倆的作風有多麼的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是,無論是宗慶後還是宗馥莉,其實都是在用自己認為的最好方式來給娃哈哈尋找更好的翻身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