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悟空傳》:雖然它的肉身沒了,但依然還了魂

十七年了, 《悟空傳》終於拍成電影上映。

這部中國網路小說的鼻祖, 一代人心中的大IP, 難拍。

結果如預期:兩極爭議。

分數則慘不忍睹:3天時間, 與騰飛的票房相比, 豆瓣已落到5.5分。

我依然那個觀點:

一部電影好不好, 自己感覺最真實。

看了, 不喜歡, 很正常。

這次, 小丑是喜歡的那波人之一。

它有著遺憾, 但要我打分, 我會給7分以上。

這次爭議最大的, 就是電影對原著小說的大規模改編。

水軍和惡意情緒評論的不在討論範圍內。

這部電影難拍的方面很多。

其一, 故事很多是用對話來推進的。

如果忠於原著拍出來, 那麼, 它的風格很可能像:

王家衛的《東邪西毒》。

站在市場因素來考慮, 這樣的風格, 成的概率非常低。

小說裡面的武打很少, 很多對白,

有文藝的:

--從前天河是一片黑暗的, 現在你把它變成了銀色的, 那麼, 我們就改叫它‘銀河’吧, 那個銀色的小球, 我們就叫它。 。 。

--用我的名字吧, 叫它—月。

有哲學層面的:

--你是不和尚?你心不誠, 佛祖怎會傳經與你?

--我心誠否, 卻無須別人知。 我已在取經的路上, 怎麼又讓我去取經?只怕是有人好心要告訴個答案與我,

好使我不再思索了吧。

也有只能在書中看, 卻不適合放螢幕上的:

--那他們成佛後在。 。 。

--在玩過家家。

--過家家?

--是啊, 世上有什麼比玩過家家更幸福的事?你想要的生活, 你想得到的一切, 都可以得到。

--可是。

。 。 那些全是假的?

--人生難得不是夢幻嗎?

難拍的點之二, 小說中的故事線很多。

包括悟空和紫霞, 天蓬和阿月, 唐僧和小白龍, 捲簾和那琉璃盞。

這些線, 如果全部放進來, 2個小時的片長, 怎麼分?

第三,小說的時間線是打亂的。

五百年前和五百年後的故事穿插敘述。

且故事又是弱敘事重意境,偏散文式的結構。

所以,這些難拍的地方,也使電影遲來了這麼多年。

如果我們把小說的對白,結構,故事線看成整部小說的肉身。

那麼,郭子健的《悟空傳》無疑是廢了這個肉身。

《悟空傳》的導演是郭子健。

這是香港新一代導演中,我非常喜歡的一位。

當年他的處女作《野·良犬 》,就足足讓我回味了一陣。

後來的《打擂臺》,得金像獎。

《救火英雄》,又是這幾年我看過比較出色的災難片。

當時,聽說《悟空傳》要讓郭子健來拍,我個人第一感覺就是:

靠譜。

在《悟空傳》中,郭子健做了減法。

小說中出現的如來,玉帝這些大神,全部都沒有露臉。

取而代之的,是這些神下面的一個代表:

俞飛鴻扮演的天尊。

而小說中,人間萬物的命運由神掌控。

電影中,掌控命運的,則變成了天庭的一個神器:

天機儀。

小說中,按照500年前和500年後的時間點,穿插且碎片化地講述了前世今生的故事。

但到了電影中,則變成了線性敘事。

小丑覺得,電影中的故事,發生在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之前。

加上層次分明的三幕:

悟空上天,敗了,落入凡間;

悟空等人在凡間敗了,重生;

悟空回到天庭,大戰。

從而,整個故事變得通俗易懂。

打鬥的戲份,很多很多。

特效,依然是國產電影中的前列。

這些,就是郭子健和今何在重塑的《悟空傳》肉身。

這個肉身,已經和小說有了極大不同了。

但,我更想說的,是整個電影的魂。

--雖然,小說在電影中的肉身沒有了,但魂卻還了。

(以下會穿插劇透)

今何在寫出《悟空傳》的時候,才20出頭。

在小說初版的序中,今何在寫道:

西遊就是一個很悲壯的故事,是一個關於一群人在路上想尋找當年失去的理想的故事。

還有:

整個西遊就是一齣悲劇,一場陰謀。

不論你怎麼做,都是死路一條。

你不服從神,不向西走,整死你。

你向西走,一路上九九八十一難,都是神安排的,依然整死你。

《悟空傳》一開場,就說了一場神和魔王間的前世因果:

神要滅了人間的魔王,於是展開了大戰。

因為神覺得,魔王的力量讓他們無法掌控。

最終魔王戰敗。

實際上,石頭化成的魔王沒做錯事。

神,害怕對他們的一切威脅。

其實,魔王這個名頭,是神給定義的。

這個,我覺得就是小說中的一個魂。

小說中是這麼定義的:

原來像這樣神仙沒法管的東西全都有個名字,叫做—妖!

神仙原來是容不得世上有能自主自命的靈物的。。。

俞飛鴻扮演的上聖天尊,就成為了神的代表。

她告訴楊戩:

你只有沒了七情六欲,放下了你的母親和阿紫,你才會成為神!

實質上,不就是為了將楊戩在精神上閹割後再讓他位列仙班,這樣他才能夠聽話嘛?

《西遊記》中,也是這樣。

鎮不住孫悟空,神就給他個弼馬溫,希望騙他,讓他安分。

大鬧天宮被敗給如來後,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下,悲劇開始:

壓你五百年,安排你跟唐僧到西天取經,路上在給你安排九九八十一難,再用緊箍咒鎖著你。

不聽話?搞死你!

聽話?哼,精神上閹了你,再為我所用。

您說,“鬥戰勝佛”和“齊天大聖”比,哪個更有血性?哪個活著更有意思?

今何在當年就寫道:

最後四人成了佛,然後呢?什麼都沒有了。

佛就是虛無,四大皆空。

什麼都沒有了,沒有感情沒有思想,當年放棄這些,你就不會痛苦了。

問題是,放棄了這些,人還剩下什麼?

什麼都沒了,直接就死了。

所以成佛就是消亡,西天就是寂滅,西遊就是一場被精心安排的謀殺。

這樣的魂,在《悟空傳》中,一直沒丟。

魔王被神滅了後,石心不死。

石心,變成了猴子。

魔王的力量未滅,神不放心。

於是,神剿滅花果山,名義很好聽:

為了平衡三界關係。

實際上,就是神怕自己受到威脅,所以要滅了有石心的猴子。

於是,彭于晏出來了。

猴子為什麼會長成彭于晏?

因為猴子的師傅找到了他,將他的力量封在人形下。

並為他起了名字:孫悟空。

--鴻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頑冥須悟空。

而孫悟空打上天庭,其實是:

神逼妖反。

好好的,在花果山,悟空最想看晚霞。

但因為神,花果山連晚霞都看不到了。

片中,最後孫悟空說了這句很“燃”話,就是被神一步步逼出來的:

我知道,天會憤怒,但你知不知道,天也會顫抖啊!

原著中,充斥其中的另一個魂,是兩個字:

不服!

但可悲的是,不服天命的猴子被洗腦,金蟬子轉世成唐僧,忘記了前塵往事。

反而是那豬八戒,用那好吃懶做的型,去換取不願意忘記的前世記憶。

可又怎麼樣,多可悲。

等它終於見到心心念念的阿月的時候,卻因為變成了一隻豬,不敢見那前世他要守護的女人。

這,就是神要給世人的修煉?

就是要讓人把一切想珍惜的東西丟棄,再冠上一個放下欲念的名頭。

這樣,才有可能成佛?

這樣的天命,在電影中,誰都不服。

對於天尊:

阿紫不服:你其實就是想保住你的地位,這樣的命運,我不服!

天蓬不服:我沒法像你這樣孤獨的活著!

楊戩不服:那是你的天命,不是我的天命!

孫悟空不服:天要壓我,我劈開這天。地要擋我,我踏碎這地。

儘管電影的第一幕,有著那這樣樣的打打鬧鬧。

中間,抓妖雲的那一段,悟空等人一起研發了槍炮彈藥打妖雲,讓我笑得停不下來。

(也有人覺得尷尬)

但我覺得,電影中那不服天命的燃,那命運的悲,《悟空傳》小說的魂,一直沒丟。

至於悟空死去的小說情節,在片中則相對忠於原著。

悟空被擒,生命力量慢慢消亡,卻不肯死。

小說中,紫霞去看他,說了一番狠話。

悟空最後的狀態是:

那頭顱上的兩點光芒開始慢慢地暗淡了下去。最終完全消失了,那殘骸完全變成了沒有生命的軀殼。

只有絕望,能毀滅一顆不死的心。

電影中,悟空被擒,也不肯死。

阿紫去看他,告訴他:花果山已經沒了,那裡的天空一片黑暗,根本就看不到晚霞。

悟空心裡的一番話,再也說不出來。

煙消雲散。

之後,阿紫獨自說道:

你安心去吧,你沒做完的事,我來幫你完成。

這之後,電影又改編了。

悟空死了,石心廢了。

但這時候,才是重生的開始。

菩提告訴悟空的:

石心,是來自天庭的力量。你用天庭的力量去對抗天庭,始終會失敗。

你走過的路,遇見的人,放不下的事,這才是天庭沒有的力量。

那就是活著的激情。

活著的燃。

用這燃,去對抗無欲的天庭,才有可能勝利。

至此,孫悟空才現出了原型。

而這個原型,就是神最害怕的:

妖猴。

其實,孫悟空在片中有句話,前面說了好幾遍,不是沒有人聽,就是被破壞氣氛。

但看到後來,我感覺是這是刻意鋪著的梗,我是蠻喜歡的。

由於前面講這句話得不到效果。

才襯托出後面“妖猴”現世,說出這句話,沒人敢打斷,誰聽了都顫抖:

從今以後一萬年,你們都會記住這個名字:孫! 悟! 空!

而《悟空傳》小說的另一個魂,我覺得就是包括孫悟空在內的這些妖怪們。

在小說中,它們不再是反派。

而是一群抗天命,尋找自由的群體。

這些群體,和神的關係,就像《水滸傳》中的朝廷和綠林好漢的關係。

電影中,這魂依舊。

為什麼會有打妖雲一段?

後來小丑才知道,妖雲變成了筋斗雲。

現世的“妖猴”孫悟空,對筋斗雲說了這樣一句話:

咱都是妖,來吧,帶我上天庭。

而小說中的悲情,也在電影中走到了最後。

孫悟空和楊戩聯手滅了天尊,但:

上蒼卻讓天尊背了黑鍋,公告楊戩伏魔有功,位列仙班。

而悟空這“妖猴”現世,再也無法回頭。

昔日兄弟,從此是路人。

看神的手段,多高。

精神閹割了楊戩,蓋了自己的過錯,然後為孫悟空製造了一個宿敵。

而悟空後面的路,依舊不服,只是身邊,已經有了一群共同抗命的戰友。

那些戰友,和它一樣,是妖。

我覺得,電影版的《悟空傳》在意識上,真的很大膽。

對於我來說,本片雖然有不足,但我並沒有失望。

電影的魂,又讓我想起小說中這段描寫:

神種下種子,然後讓他們長大,產生欲望,去爭鬥,去愛戀,因為欲望而痛苦,痛苦就會祈求神靈,就會願意把自己的一切供奉,所以神才成為神。

如果沒有人,神又有什麼優越的?

正因為做人如此痛苦,神才受人敬仰。

正因為人的卑微,神才高高在上。

正如在雞犬眼中,人也是神,也可以主宰它們的命運一樣。

所以,其實若沒有人,神也不復存在。

若天下生靈安樂無憂,就沒有人供奉祈求神靈。

所以神的力量,並非無法賜予所有人安樂,只是不願。

所以,那只“妖猴”孫悟空,不服!

要抗命!

第三,小說的時間線是打亂的。

五百年前和五百年後的故事穿插敘述。

且故事又是弱敘事重意境,偏散文式的結構。

所以,這些難拍的地方,也使電影遲來了這麼多年。

如果我們把小說的對白,結構,故事線看成整部小說的肉身。

那麼,郭子健的《悟空傳》無疑是廢了這個肉身。

《悟空傳》的導演是郭子健。

這是香港新一代導演中,我非常喜歡的一位。

當年他的處女作《野·良犬 》,就足足讓我回味了一陣。

後來的《打擂臺》,得金像獎。

《救火英雄》,又是這幾年我看過比較出色的災難片。

當時,聽說《悟空傳》要讓郭子健來拍,我個人第一感覺就是:

靠譜。

在《悟空傳》中,郭子健做了減法。

小說中出現的如來,玉帝這些大神,全部都沒有露臉。

取而代之的,是這些神下面的一個代表:

俞飛鴻扮演的天尊。

而小說中,人間萬物的命運由神掌控。

電影中,掌控命運的,則變成了天庭的一個神器:

天機儀。

小說中,按照500年前和500年後的時間點,穿插且碎片化地講述了前世今生的故事。

但到了電影中,則變成了線性敘事。

小丑覺得,電影中的故事,發生在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之前。

加上層次分明的三幕:

悟空上天,敗了,落入凡間;

悟空等人在凡間敗了,重生;

悟空回到天庭,大戰。

從而,整個故事變得通俗易懂。

打鬥的戲份,很多很多。

特效,依然是國產電影中的前列。

這些,就是郭子健和今何在重塑的《悟空傳》肉身。

這個肉身,已經和小說有了極大不同了。

但,我更想說的,是整個電影的魂。

--雖然,小說在電影中的肉身沒有了,但魂卻還了。

(以下會穿插劇透)

今何在寫出《悟空傳》的時候,才20出頭。

在小說初版的序中,今何在寫道:

西遊就是一個很悲壯的故事,是一個關於一群人在路上想尋找當年失去的理想的故事。

還有:

整個西遊就是一齣悲劇,一場陰謀。

不論你怎麼做,都是死路一條。

你不服從神,不向西走,整死你。

你向西走,一路上九九八十一難,都是神安排的,依然整死你。

《悟空傳》一開場,就說了一場神和魔王間的前世因果:

神要滅了人間的魔王,於是展開了大戰。

因為神覺得,魔王的力量讓他們無法掌控。

最終魔王戰敗。

實際上,石頭化成的魔王沒做錯事。

神,害怕對他們的一切威脅。

其實,魔王這個名頭,是神給定義的。

這個,我覺得就是小說中的一個魂。

小說中是這麼定義的:

原來像這樣神仙沒法管的東西全都有個名字,叫做—妖!

神仙原來是容不得世上有能自主自命的靈物的。。。

俞飛鴻扮演的上聖天尊,就成為了神的代表。

她告訴楊戩:

你只有沒了七情六欲,放下了你的母親和阿紫,你才會成為神!

實質上,不就是為了將楊戩在精神上閹割後再讓他位列仙班,這樣他才能夠聽話嘛?

《西遊記》中,也是這樣。

鎮不住孫悟空,神就給他個弼馬溫,希望騙他,讓他安分。

大鬧天宮被敗給如來後,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下,悲劇開始:

壓你五百年,安排你跟唐僧到西天取經,路上在給你安排九九八十一難,再用緊箍咒鎖著你。

不聽話?搞死你!

聽話?哼,精神上閹了你,再為我所用。

您說,“鬥戰勝佛”和“齊天大聖”比,哪個更有血性?哪個活著更有意思?

今何在當年就寫道:

最後四人成了佛,然後呢?什麼都沒有了。

佛就是虛無,四大皆空。

什麼都沒有了,沒有感情沒有思想,當年放棄這些,你就不會痛苦了。

問題是,放棄了這些,人還剩下什麼?

什麼都沒了,直接就死了。

所以成佛就是消亡,西天就是寂滅,西遊就是一場被精心安排的謀殺。

這樣的魂,在《悟空傳》中,一直沒丟。

魔王被神滅了後,石心不死。

石心,變成了猴子。

魔王的力量未滅,神不放心。

於是,神剿滅花果山,名義很好聽:

為了平衡三界關係。

實際上,就是神怕自己受到威脅,所以要滅了有石心的猴子。

於是,彭于晏出來了。

猴子為什麼會長成彭于晏?

因為猴子的師傅找到了他,將他的力量封在人形下。

並為他起了名字:孫悟空。

--鴻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頑冥須悟空。

而孫悟空打上天庭,其實是:

神逼妖反。

好好的,在花果山,悟空最想看晚霞。

但因為神,花果山連晚霞都看不到了。

片中,最後孫悟空說了這句很“燃”話,就是被神一步步逼出來的:

我知道,天會憤怒,但你知不知道,天也會顫抖啊!

原著中,充斥其中的另一個魂,是兩個字:

不服!

但可悲的是,不服天命的猴子被洗腦,金蟬子轉世成唐僧,忘記了前塵往事。

反而是那豬八戒,用那好吃懶做的型,去換取不願意忘記的前世記憶。

可又怎麼樣,多可悲。

等它終於見到心心念念的阿月的時候,卻因為變成了一隻豬,不敢見那前世他要守護的女人。

這,就是神要給世人的修煉?

就是要讓人把一切想珍惜的東西丟棄,再冠上一個放下欲念的名頭。

這樣,才有可能成佛?

這樣的天命,在電影中,誰都不服。

對於天尊:

阿紫不服:你其實就是想保住你的地位,這樣的命運,我不服!

天蓬不服:我沒法像你這樣孤獨的活著!

楊戩不服:那是你的天命,不是我的天命!

孫悟空不服:天要壓我,我劈開這天。地要擋我,我踏碎這地。

儘管電影的第一幕,有著那這樣樣的打打鬧鬧。

中間,抓妖雲的那一段,悟空等人一起研發了槍炮彈藥打妖雲,讓我笑得停不下來。

(也有人覺得尷尬)

但我覺得,電影中那不服天命的燃,那命運的悲,《悟空傳》小說的魂,一直沒丟。

至於悟空死去的小說情節,在片中則相對忠於原著。

悟空被擒,生命力量慢慢消亡,卻不肯死。

小說中,紫霞去看他,說了一番狠話。

悟空最後的狀態是:

那頭顱上的兩點光芒開始慢慢地暗淡了下去。最終完全消失了,那殘骸完全變成了沒有生命的軀殼。

只有絕望,能毀滅一顆不死的心。

電影中,悟空被擒,也不肯死。

阿紫去看他,告訴他:花果山已經沒了,那裡的天空一片黑暗,根本就看不到晚霞。

悟空心裡的一番話,再也說不出來。

煙消雲散。

之後,阿紫獨自說道:

你安心去吧,你沒做完的事,我來幫你完成。

這之後,電影又改編了。

悟空死了,石心廢了。

但這時候,才是重生的開始。

菩提告訴悟空的:

石心,是來自天庭的力量。你用天庭的力量去對抗天庭,始終會失敗。

你走過的路,遇見的人,放不下的事,這才是天庭沒有的力量。

那就是活著的激情。

活著的燃。

用這燃,去對抗無欲的天庭,才有可能勝利。

至此,孫悟空才現出了原型。

而這個原型,就是神最害怕的:

妖猴。

其實,孫悟空在片中有句話,前面說了好幾遍,不是沒有人聽,就是被破壞氣氛。

但看到後來,我感覺是這是刻意鋪著的梗,我是蠻喜歡的。

由於前面講這句話得不到效果。

才襯托出後面“妖猴”現世,說出這句話,沒人敢打斷,誰聽了都顫抖:

從今以後一萬年,你們都會記住這個名字:孫! 悟! 空!

而《悟空傳》小說的另一個魂,我覺得就是包括孫悟空在內的這些妖怪們。

在小說中,它們不再是反派。

而是一群抗天命,尋找自由的群體。

這些群體,和神的關係,就像《水滸傳》中的朝廷和綠林好漢的關係。

電影中,這魂依舊。

為什麼會有打妖雲一段?

後來小丑才知道,妖雲變成了筋斗雲。

現世的“妖猴”孫悟空,對筋斗雲說了這樣一句話:

咱都是妖,來吧,帶我上天庭。

而小說中的悲情,也在電影中走到了最後。

孫悟空和楊戩聯手滅了天尊,但:

上蒼卻讓天尊背了黑鍋,公告楊戩伏魔有功,位列仙班。

而悟空這“妖猴”現世,再也無法回頭。

昔日兄弟,從此是路人。

看神的手段,多高。

精神閹割了楊戩,蓋了自己的過錯,然後為孫悟空製造了一個宿敵。

而悟空後面的路,依舊不服,只是身邊,已經有了一群共同抗命的戰友。

那些戰友,和它一樣,是妖。

我覺得,電影版的《悟空傳》在意識上,真的很大膽。

對於我來說,本片雖然有不足,但我並沒有失望。

電影的魂,又讓我想起小說中這段描寫:

神種下種子,然後讓他們長大,產生欲望,去爭鬥,去愛戀,因為欲望而痛苦,痛苦就會祈求神靈,就會願意把自己的一切供奉,所以神才成為神。

如果沒有人,神又有什麼優越的?

正因為做人如此痛苦,神才受人敬仰。

正因為人的卑微,神才高高在上。

正如在雞犬眼中,人也是神,也可以主宰它們的命運一樣。

所以,其實若沒有人,神也不復存在。

若天下生靈安樂無憂,就沒有人供奉祈求神靈。

所以神的力量,並非無法賜予所有人安樂,只是不願。

所以,那只“妖猴”孫悟空,不服!

要抗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