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你知道孔子是哪裡人嗎?被譽為“東方聖城”

曲阜, 古為魯國國都, 孔子故里, 被譽為“東方聖城”、“東方耶路撒冷”。 地處山東省西南部, 北距省會濟南135公里。 東連泗水, 西抵兗州, 南臨鄒城, 北望泰山。 山東省省轄縣(市)之一, 行政區劃屬濟寧。

曲阜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故鄉。 曲阜還坐落著世界儒學研究與交流中心孔子研究院。 1982年, 曲阜被評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1年, 被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旅遊勝地40佳;1994年, 孔廟、孔府、孔林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1997年, 國家旅遊局又把曲阜確定為中國35個王牌旅遊城市之一;1998年12月, 被命名為第一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04年,

被評為中國文物工作先進市;2007年, 孔廟、孔府、孔林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截止2012年, 曲阜市有各類文物古跡600餘處, 其中6處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1處列入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 孔廟、孔府、孔林還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存金元明清古建築1300多間, 西漢以來歷代碑刻5000余塊, 古樹名木17000餘株, 庫藏文物十萬餘件, 孔府明清文書檔案六萬餘件, 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全市有各類文化遺存600餘處, 其中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4處。

主要景點

孔廟

孔廟是祭祀孔子, 表彰儒學的廟宇。 始建于周, 完成於明清時期, 是世界上兩千餘座孔廟中最大的一座。 孔廟現占地14萬平方米, 三路佈局, 九進庭院, 貫穿在一條中軸線上,

左右作對稱排列。 整個建築群包括五殿、一閣、一壇、兩堂、17座碑亭, 共466間, 分別建于金、元、明、清和民國時期。 主體建築大成殿, 重簷九脊, 黃瓦飛甍, 周繞回廊, 為東方三大殿之一。 漢以來的歷代碑刻1040多塊, 連同大量書、畫、牌、匾等珍貴文化遺存。

孔廟

孔府

孔子嫡系長支世代居住的府第, 是中國現存歷史最久, 規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衙宅合一的古建築群, 有“天下第一家”之稱。 孔子去世以後至宋代以前, 長子長孫依廟居於闕裡故宅, 看管孔子遺物, 奉祀孔子, 稱“襲封宅”。 歷代帝王在尊崇孔子推行儒家文化的同時, 對其子孫一再加官封爵, 賜地建府。 宋寶元年間, 首封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宗願為“衍聖公”, 兼曲阜縣令, 並新建府第, 改稱衍聖公府。 衍聖公世代恪守“詩禮傳家”的祖訓, 著意收集歷代禮器法物, 藏品達10萬余件, 尤以孔子畫像、元明衣冠、衍聖公及夫人肖像著稱于世。 孔府最著名的珍藏還有明清文書檔案, 它是孔府400多年各種活動的實錄, 共有30多萬件, 是中國數量最多、時代最久的私家檔案。

孔府

孔林

作為家族墓地, 為世界之最。 自孔子“葬魯城北泗上”, 其子孫接塚而葬, 兩千多年從未間斷。 林內墓塚累累, 多達10萬余座, 成為世界上延時最久、規模最大的家族墓地。 現占地200余萬平方米, 有墳塚10萬餘座。 孔子去世後, “弟子各以四方奇木來植,

故多異樹, 魯人世世代代無能名者”, 林內現有樹木10萬餘株, 其中200年以上古樹名木9000多株。 孔林還有各種奇花異草130餘種, 可以說是一座天然植物園。 孔林還是一座集墓葬、建築、石雕、碑刻為一體的露天博物館。 林內現有金、元、明、清至民國歷代墓碑4000餘塊, 是中國數量最多的碑林。 除漢碑移入孔廟外, 尚有李東陽、嚴嵩、翁方綱、康有為等明清著名書法家題寫的碑文。

孔林

石門山風景區

石門山位於曲阜城東北,古稱雲山、龍門山,“兩山對峙如石門,盤龍雙窺含珠台”。故名石門山。景區面積4000多畝,方圓6平方公里,由十四個山峰組成,主要分為三大景區:石門景區、桃塢景區和黃山景區。

石門山風景區

尼山

尼山,原名尼丘山,因孔子名丘,為避聖諱,易名為尼山。五老峰、魯源村、智源溪、坤靈洞、觀川亭、中和壑、白雲洞合稱為“尼山八景”。另外,還有尼山孔廟、尼山書院等著名景點。尼山建築群現為山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尼山為國家森林公園。

尼山

杏壇劇院

杏壇劇院位於曲阜新儒學中心區,占地1萬平方米,可容納觀眾3000人,2001年9月建成。現已成為曲阜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新儒學中心區的標誌性廣場建築,同時也是山東省乃至整個江北地區體量最大、最為專業、最具氣勢的演藝場所:以孔子文化為主題的鴻篇巨制《杏壇聖夢》,開創了江北大型廣場式主題旅遊的文化演藝先河。2009年,投資5600萬元,將杏壇劇院整修,增加頂棚,由露天劇院變成室內劇場,每年的4月至11月的晚上20時整演出大型原創舞劇《孔子》。

杏壇劇院

孔子文化園

孔子文化園是以《論語》為表現內容、書法為表現形式、碑刻為載體、古典園林為環境襯托的大型孔子文化園林景區。碑苑的整體建築以明代建築風格為基調,兼采南方私家園林玲瓏奇秀與弱方皇家園林莊嚴典雅之長。有堂、樓、廳、榭、亭、台、廊、坊等400餘間,還有湖、池、溪、潭、瀑布、假山等。苑內長廊蜿蜒,樓堂高聳,牌樓飛翼,簷牙啄空;芳草如茵,柳暗花明,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碑石琳琅,佳作紛呈,真草篆隸,各顯其勝。

孔子文化園

顏廟

顏廟,又稱複聖廟,是祭祀複聖顏回的廟宇。

顏回,字子淵,為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稱,貧而好學,為後人所景仰。據《陋巷志》記載,在陋巷顏子故址上建廟,是從漢高祖得邦東巡過魯祭孔子同時祭祀顏子祠開始的,後經唐、宋、元、明、清各代屢加重修和擴建,至明萬曆22年,面積已達五進院落,占地85畝的建築規模。其中殿堂亭坊等159間,分東、中、西三路,主要建築均為元代所建。顏廟現占地35畝,殿、堂、亭、庫、門、坊等159間,前後五進院落,分中、東、西三路。主要景觀有複聖廟坊、陋巷井、複聖殿等。

顏廟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顏廟

生活習俗

主食:曲阜人民向以煎餅、麵食為主食,煎餅種類較多。麵食有饃饃、燒餅、油餅、包子、麵條等。居民就餐一向有喝糊粥的習慣,待客以茶為主。

特色飲食

孔府宴

孔府宴是當年孔府接待貴賓、襲爵、祭日、生辰、婚喪時特備的高級宴席,是經過數百年不斷發展充實逐漸形成的一種獨具風味的家宴。孔府宴是吸取了全國各地的烹調技藝而逐漸形成的。數百年來孔府宴不斷翻新,留傳至今。

孔府糕點

孔府糕點也像孔府宴一樣,是源遠流長、世代相傳的一種獨具風味糕點。特別是明、清兩代,孔府糕點要比市面上出售的名點好得多。孔府的糕點講究現吃現烤,求其色、香、味、形俱佳楷雕是曲阜獨有的一種工藝產品,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楷雕的原料是楷樹。孔府珍藏的孔子及夫人亓官氏二尊圓雕立像,相傳是子貢為孔子守墓時用楷木雕刻而成的。曲阜楷雕的傳統產品是手杖和如意,曾在巴拿馬博覽會上獲獎。

曲阜香稻

色白而略露青頭,米質粘細油韌,清香醇口,有“一家煮飯,十裡飄香”之譽,又因它是進獻皇帝的貢品而名聞遐邇。

地方特產-曲阜三寶

曲阜盛產的曲阜香稻、果旦杏、礦泉水被譽為“曲阜三寶”。生產的孔府家酒、楷雕如意、全毛地毯、龍頭手杖和尼山石硯被譽為“魯中五絕”。“孔府煎餅”成為來曲旅遊的又一美味和饋贈佳品。“熏豆腐”也是曲阜的一大美味。

我們都是有故事的人,你呢?快快加入我們的大家庭吧!一起分享旅遊經歷,一起去看美麗的風景,一起吃最具地方特色的小吃,一起聽動人的故事。

孔林

石門山風景區

石門山位於曲阜城東北,古稱雲山、龍門山,“兩山對峙如石門,盤龍雙窺含珠台”。故名石門山。景區面積4000多畝,方圓6平方公里,由十四個山峰組成,主要分為三大景區:石門景區、桃塢景區和黃山景區。

石門山風景區

尼山

尼山,原名尼丘山,因孔子名丘,為避聖諱,易名為尼山。五老峰、魯源村、智源溪、坤靈洞、觀川亭、中和壑、白雲洞合稱為“尼山八景”。另外,還有尼山孔廟、尼山書院等著名景點。尼山建築群現為山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尼山為國家森林公園。

尼山

杏壇劇院

杏壇劇院位於曲阜新儒學中心區,占地1萬平方米,可容納觀眾3000人,2001年9月建成。現已成為曲阜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新儒學中心區的標誌性廣場建築,同時也是山東省乃至整個江北地區體量最大、最為專業、最具氣勢的演藝場所:以孔子文化為主題的鴻篇巨制《杏壇聖夢》,開創了江北大型廣場式主題旅遊的文化演藝先河。2009年,投資5600萬元,將杏壇劇院整修,增加頂棚,由露天劇院變成室內劇場,每年的4月至11月的晚上20時整演出大型原創舞劇《孔子》。

杏壇劇院

孔子文化園

孔子文化園是以《論語》為表現內容、書法為表現形式、碑刻為載體、古典園林為環境襯托的大型孔子文化園林景區。碑苑的整體建築以明代建築風格為基調,兼采南方私家園林玲瓏奇秀與弱方皇家園林莊嚴典雅之長。有堂、樓、廳、榭、亭、台、廊、坊等400餘間,還有湖、池、溪、潭、瀑布、假山等。苑內長廊蜿蜒,樓堂高聳,牌樓飛翼,簷牙啄空;芳草如茵,柳暗花明,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碑石琳琅,佳作紛呈,真草篆隸,各顯其勝。

孔子文化園

顏廟

顏廟,又稱複聖廟,是祭祀複聖顏回的廟宇。

顏回,字子淵,為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稱,貧而好學,為後人所景仰。據《陋巷志》記載,在陋巷顏子故址上建廟,是從漢高祖得邦東巡過魯祭孔子同時祭祀顏子祠開始的,後經唐、宋、元、明、清各代屢加重修和擴建,至明萬曆22年,面積已達五進院落,占地85畝的建築規模。其中殿堂亭坊等159間,分東、中、西三路,主要建築均為元代所建。顏廟現占地35畝,殿、堂、亭、庫、門、坊等159間,前後五進院落,分中、東、西三路。主要景觀有複聖廟坊、陋巷井、複聖殿等。

顏廟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顏廟

生活習俗

主食:曲阜人民向以煎餅、麵食為主食,煎餅種類較多。麵食有饃饃、燒餅、油餅、包子、麵條等。居民就餐一向有喝糊粥的習慣,待客以茶為主。

特色飲食

孔府宴

孔府宴是當年孔府接待貴賓、襲爵、祭日、生辰、婚喪時特備的高級宴席,是經過數百年不斷發展充實逐漸形成的一種獨具風味的家宴。孔府宴是吸取了全國各地的烹調技藝而逐漸形成的。數百年來孔府宴不斷翻新,留傳至今。

孔府糕點

孔府糕點也像孔府宴一樣,是源遠流長、世代相傳的一種獨具風味糕點。特別是明、清兩代,孔府糕點要比市面上出售的名點好得多。孔府的糕點講究現吃現烤,求其色、香、味、形俱佳楷雕是曲阜獨有的一種工藝產品,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楷雕的原料是楷樹。孔府珍藏的孔子及夫人亓官氏二尊圓雕立像,相傳是子貢為孔子守墓時用楷木雕刻而成的。曲阜楷雕的傳統產品是手杖和如意,曾在巴拿馬博覽會上獲獎。

曲阜香稻

色白而略露青頭,米質粘細油韌,清香醇口,有“一家煮飯,十裡飄香”之譽,又因它是進獻皇帝的貢品而名聞遐邇。

地方特產-曲阜三寶

曲阜盛產的曲阜香稻、果旦杏、礦泉水被譽為“曲阜三寶”。生產的孔府家酒、楷雕如意、全毛地毯、龍頭手杖和尼山石硯被譽為“魯中五絕”。“孔府煎餅”成為來曲旅遊的又一美味和饋贈佳品。“熏豆腐”也是曲阜的一大美味。

我們都是有故事的人,你呢?快快加入我們的大家庭吧!一起分享旅遊經歷,一起去看美麗的風景,一起吃最具地方特色的小吃,一起聽動人的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