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悟空傳》他曾經是個王者,卻變成自己最討厭的人

周圍的同齡朋友們(尤其是男生), 幾乎都看過。 而且他們說什麼的都有, 有的說不喜歡, 有的則特別喜歡, 有的說不符合原著, 有的說沒看懂,

有的說挺熱血中二, 那個時候我就隱隱覺得, 就這十多人就分歧成這樣, 關於這部電影評價肯定會比較坎坷。

果不其然。

當年的夢想, 如今的情懷

距離原著《悟空傳》出版已經有了17年的時間, 且原著被認為是影響一代人的網路奇書, 是中國網路文學的起點, 對孫悟空的解構是80後一代人的傳記, 每個人身上都能看到那個孫悟空的影子, 叛逆、反抗。

其實當年看《悟空傳》的時候, 以上這些都沒有get到, 畢竟那時候傻嘛, 就當同人小說看來著, 所以一直以來俺也不算原著粉, 只是看過原著覺得挺不錯而已, 沒到如癡如狂的地步。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 返回頭再來品味原著《悟空傳》的時候, 以上那些觀點慢慢的都逐一明瞭, 是實話, 人到中年, 有點活明白了, 對事物的看法也開始清晰, 回憶起來, 才覺得《悟空傳》是一本了不起的書。

但多年之後讓我再看一遍《悟空傳》的時候, 卻沒法看了, 不是不喜歡, 而是有點傷感, 我對這些讓我傷感的東西向來是比較抵觸的, 比如《辛德勒的名單》,

迄今為止只看過一遍, 第二遍再也沒有勇氣或者動力去看了, 原著《悟空傳》也是一樣。

因為, 我在書中那個叫做“孫悟空”的臭猴子身上, 看到了曾經自己的影子, 或許我想, 很多人也是這樣。

直到如今, 電影《悟空傳》出來了, 電影還是要看。

當年的叫夢想,

如今的叫情懷。

遺憾的藝術

最開始聽說《悟空傳》要改編成電影的時候, 其實挺詫異的。 因為看過原著的朋友都知道, 原著那意識流的文風, 像散文一樣的結構, 怎麼拍?我倒是覺得, 這樣的作品挺適合王家衛, 但相信如今的商業化市場, 如《東邪西毒》那樣大製作大明星的片子用那種方式表達已經很少見, 更何況這算是一部IP作品。

所以說一開始根本沒希望該片符合原著, 反而抱著很好奇的心態琢磨這片到底能拍成什麼樣。 對於成片效果來說, 個人還是有點小思緒的。

這部《悟空傳》不僅僅是一部大特效大明星大IP的商業電影, 導演郭子健本身就是原著的粉絲(參見郭子健的訪談,有導演自述自己與《悟空傳》的淵源),我相信他不會不明白這一點。電影表面上熱血衝動,實際上,對原著進行毀容性改編之後,無論選取原著哪一段落、改編了哪一段落都不重要了,但電影主題,內部蘊含的精神,卻是與原著一脈相承的。

有句話叫做“電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確實在理,因為電影拍攝時要照顧多方面因素,商業因素、藝術元素乃至主題烘托,都要考慮,難免會造成缺失,《悟空傳》正式公映之後,我又看了一遍。兩遍下來,結合原著和電影主題,對這個故事有著更新的理解。這部電影不難懂,但要真正get到更深層的內核,把原著粉絲郭子健和編劇今何在容納在西全都讀透,也不是輕鬆的事情。

電影用簡單的故事囊括一個晦澀的內核,讓人第一遍沒有get到精神,這是不應該的事情,遺憾。所以這裡就要順一下,不是捋劇情,沒什麼好捋的,而是把電影的主題,把孫悟空這個角色解構一下。

他曾經是個王者

孫悟空是個什麼樣的角色,儘管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有一點大家是比較認同的,就是他代表著反抗,自由,或者說叛逆。原著《悟空傳》中,將孫悟空解構為兩個形象,一個是失憶的、迷茫的、只為加功德分而西遊取經的孫悟空,一個是個性張揚、不拘束縛、備受妖界崇拜的齊天大聖。

而電影《悟空傳》中,將原著取經的部分的迷茫孫悟空,改編成了墮入花果山之後的“化凡”孫悟空。

《悟空傳》中的悟空是反對神的,他的出生就決定了他不是神,他是由石頭變的,是神之外的生靈,而他認為神和萬物都是平等的,而神卻認為他們高人—等,要所有的萬物都誠服於自己的管理之下。而悟空卻要改變這一切,與神作鬥爭,雖然每次傷痕累累,但他卻樂此不彼。這一點沒有變。

我們可以將電影中的孫悟空比作自己或者身邊的朋友,電影一開場,孫悟空是一位少年。

電影的第一幕,少年意氣風發,年輕氣盛,混進天宮,目的就是為了搞你們,打破神仙的體系,結果被兩人揍了一頓。這段故事描述的是內容?就是一個中二患者。

人什麼時候最中二?無非是年輕的時候,你我都是這樣,還記得當年的夢想嗎?曾經一度以為,世界就在自己腳下,整天吹牛B,大學宿舍裡跟小夥伴天南海北一同狂侃,無非就是“金磚何厚,玉瓦何薄”的玩意兒,王侯將甯有種乎。

這就是少年,相信無論男女,每個人的“那些年”,都是這樣,有著自己的人生規劃,打算衝破世俗的牢籠,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孫悟空也是一樣,他進入仙班,並不是想當神仙,而是要破除神仙的秩序。

神仙是他最看不起的存在,所以他一出現就搞事情,表面上是見義勇為實際上是借題發揮,結果還讓阿紫給看上了。幾度高呼“老子的名字叫做——孫悟空”是為什麼?就是為了“報個字型大小,嚇你們一流跟頭”的把式,氣焰囂張,就跟街頭斜杠青年一樣,歪戴著帽子,小煙捲往嘴裡一叼,,腰裡揣副牌,逮誰跟誰來,你敢從我這過去嗎?

這是中二,電影用這樣一個不良少年的形象,概括了你我年少輕狂的時代,無非整天耍帥,談理想談人生。不服命運,或者壓根不知道什麼是命運,只想做好自己。

我們曾經都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王者。

想起了某位大俠:“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

後來變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

隨後的故事,孫悟空一幫人因為打架鬥毆,都墮入凡間花果山,“化凡”的設定,跟《大話西遊》有點類似,美工方面也是相近,但個人認為,這段內容才是電影最大的亮點。

電影《悟空傳》裡的孫悟空,恐怕是各類影視劇裡孫悟空形象中,混得最慘的一位。人家至尊寶還有二當家等一票小弟呢。《悟空傳》裡的孫悟空,要啥沒啥,連花果山都沒了,成了一副破落的景象。

墮入凡間之後能幹嘛?什麼也幹不了,沒有了法力和仙氣,只能幹瞪眼,收復妖雲一段看似幾個人都“長本事了”,但實際上呢?如果他們還有法力的話,小小的妖雲根本不在話下,事實上,失去法力的孫悟空等人,在真正的神仙面前,屁也不是。

電影有個我特別喜歡的設定,孫悟空墮入凡間之後,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呢?答案:重獲法力,重返天庭。

當收復妖雲之後,花果山村民們高呼“神仙、神仙”,其他幾個人聽了之後美滋滋的,因為人家本來就是神仙,而孫悟空呢?這時候也跟著他們一塊享受這個稱號,意思就是“看到了吧,老子本來就是很牛逼的。”。

孫悟空啊孫悟空,這麼會工夫,你忘了你當時的諾言了嗎?神仙是你最看不起的存在啊,你一直以來是要打破神仙秩序的啊?你忘了你的本性了嗎?收復個小妖雲就牛逼哄哄了?你曾經可是一個王者啊!

這代表著什麼,映射在你我身上,就是成長和挫折。

都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可是我覺得“不經歷風雨,怎能適應風雨呢?”

我們都長大了,走出校園,進入社會,發現世界滿不是那麼回事。我們曾經心比天高,最看不起的就是如今的現實,最看不慣的就是碌碌無為的人群。昔日振聾發聵的呼聲依然回想在耳邊,卻不得不被現實無情的擊潰。朝九晚五、結婚生子,房貸壓力,但有時會討厭這樣平凡的自己,又一直下不了決心做出改變。

這就是每個人的宿命。

我們如今都是凡人,誰也無法阻擋命運的碾壓,我們許下的諾言和理想,還記得嗎?此時我們唯一的希冀,就是在無情的宿命現實中,找到立足之地。

這時候的孫悟空,跟我們一樣,從當年無法無天的王者,變成了一隻忘了理想、只想當神仙、一心打算迎合秩序的臭猴子。

我們終究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

聯想《大話西遊》那句臺詞:“他好像一條狗啊”

烏托邦的大棒子

至此,《悟空傳》最具現實意義的部分,已經完成了,化凡的幾位,都在命運面前,死的死,投降的投降。

《西遊記》原著中,這只叫做“孫悟空”的猴子,戴著金箍跟著唐僧,去西天取經去了,修道變成佛,表面上終得正果,實際上卻挺難受的,一個曾經反天反地的齊天大聖,就這樣被體制和命運所降服了,不敢想像,成佛之後的孫悟空會是什麼樣的形象。

所以他的法名叫“悟空”,明白思想念頭生滅無常,本來抓不住的,像水中撈月,所以他不再執著了。

而《悟空傳》中呢?有好幾處細節代表著他可以打破這種秩序,其中之一就是緊箍咒,本來束縛他的金箍,發揮一次作用之後,就再也沒有用了。金蓮咒語棒交到了阿紫手裡,我想她是對絕不會真心折磨心上人的,化凡之後,金箍甚至可以自動脫落,這就意味著他未來不會受到任何限制了。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故事。

後面的故事,是幻想,是烏托邦。

我不太瞭解當年《悟空傳》的受眾群,但覺得,看《悟空傳》原著的人,想必也都是年輕人。17年之後,想必也人到中年或者至少明白一些事兒了。返回頭再看當年的自己,不就是電影裡這個從天上掉到地上的孫悟空嗎?

那樣一度做著白日夢,卻從未找到夢想的自己。

所以,電影最後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狂想。也是最燃情的一部分,在你我疲憊的身軀中,喚醒了沉睡多年的燃魂。雖然早已過了做白日夢的年齡,但做夢卻是每個人的權利。

孫悟空在一片飛灰中,復活了(來自原著的設定)。

沒有任何緣由,只是一個烏托邦狂想。他依舊是那個反抗神仙的孫悟空,只不過變成了真正的魔猴,“齊心協力,天降甘露”的旗子,只剩下“齊天”。魔猴就是齊天大聖,真正的用魔的方式,毀滅神仙的體系。

這就是《悟空傳》故事傳達的意思,反抗,不服,一度迷失,但精神永在,在電影中,幻化成了↓

理想→現實→幻想

那句 “我來過,我戰鬥過,我不在乎結局”,就是一句振聾發聵的呐喊。可惜在現實中的你我,可能無法在做到這一點了。沒有什麼“不在乎”的,現在是“什麼都在乎”。

外來的愣頭青與地主家的傻兒子

《悟空傳》除了孫悟空之外,還有其他角色哦。

這些角色也都挺有意思,有那麼或多或少的現實映射,不妨也來簡單的順一下,個人比較喜歡“化繁為簡”,將電影魔幻的背景放置在一個接地氣的環境下,我說得也簡單,大家看得也輕鬆。如下內容是我瞎咧咧的,不感興趣的到此為止就行哈!

★世界觀

從前有一座大莊園,裡面生活著一大家子人,地主叫做天尊,丫制定了一個規定或者體系,莊園裡的人要比莊園外面的人高一等,因為自己是貴族,有個很傻很天真的女兒,也培養了一個心腹楊戩,並忽悠他總一天你會是接班人,姑且稱之為“傻兒子”楊戩。

莊園自我體系一切良好,對外界的xi nao也比較成功,莊園外的人心甘情願認為莊園裡的人高自己一等,一切體系運作無憂。

直到從外面來了一個少年孫悟空,因為他既不是莊園裡也不是莊園外的人,而是一個真正的外來者,年輕氣盛,仗著自己有點本事,就看不慣你們這些人五人六的,所以他要搞事情。

結果天尊發現,孫悟空身上能有讓自己延年益壽的靈丹妙藥(石心),所以她想盡一切辦法要得到它。

★阿紫

天尊的女兒,就是那種愛做夢的青春少女,愛慕英雄,本身也是有點手段的,看上了孫悟空,她的願望很簡單,與自己的心上人欣賞花果山的晚霞,這是一出典型的“門不當戶不對”的CP。

按照原計劃,地主老媽可能是要把自己許配給楊戩的,以便自家血統能夠順利接班,結果被一個窮小子給攪和了。

正好,一不做二不休,老媽硬生生的拆散了這對野鴛鴦,把女兒惹火了。

阿紫的形象也是代表曾經的少男少女們,你是否也存在著這樣天真爛漫的幻想呢?如今是否也會回眸昔日的自己,是否也會說自己很傻很天真呢?

★楊戩

他就像一個出生名門富二代,莊內與莊外的混血,天生自卑,所以性格比較孤僻,上面說什麼就是什麼,所以叫他“傻兒子”。

他的理想很簡單,維護著傳統秩序,他想著,憑自己本事,總有一天自己會繼承莊園。或者這個人也許根本沒有理想,他的出身決定了自己就是“隨叫隨到”的那種,甚至自己終身大事都是包辦婚姻。

“化凡”的段落,也是他的重生,讓他發現了另一個世界,本身有著莊外之血的她,感受到了真正情感,最終他背叛了自己的理想,反抗了自己一直維護的體系,白手起家。或許這裡還有另一層含義,楊戩發現了天尊有了讓她延年益壽的石心之後,功能大增,根本沒打算讓自己接班,所以才反抗。

但楊戩與孫悟空終究不是一路人,楊戩所要做的,是在自己與孫悟空一同毀掉的秩序上,重新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秩序,而孫悟空呢?還是會打破這個新的秩序,所以他才會對孫悟空說“你是魔,我是神,我會一直追殺你。”

★天蓬

天蓬出身相對比較低,但他是莊園裡一個打工的,水房大管家。這個人無疑是悲情的,天蓬的人設雖然與《西遊記》裡的豬八戒大相徑庭,但內核還是一致的(電影中,刪去了原著關於天蓬的不少亮點,這一點個人不滿意的)。

天蓬是那種主動迎合秩序的那種人,知道自己不可能繼承莊園,也心甘情願為你賣命。他所求的很簡單,就是喜歡莊園裡的丫鬟阿月而已,他一生忙碌,所要維護的就是自己的愛情。

然而,莊園裡不允許自由戀愛,還把阿月給貶了,好不容易自己也來到莊園外,沒想到那幫人還趕盡殺絕。最後他發現,自己與最初的構想,越來越遠,等他明白過來的時候,一切為時已晚。他也選擇了反抗,目的很簡單,只是維護自己的愛情,但一切都是徒勞,天蓬一直以來心甘情願賣命,為愛情失去了太多,沒有孫悟空的本領,也沒有楊戩的出身,結局早已註定。

★捲簾

最可憐的一個人,也是最讓人惋惜的一個人,在這幾個人中,有的叛逆不服、有的目標明確,唯獨他,一個失去人生方向的存在。

他的目標,一心想要進入莊園,成為上等人,這就是全部。如果他不走這條路,或許捲簾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發明家,但最終他選擇隨波逐流,他折騰了一輩子,什麼也沒明白,莊園沒進入,自己發明創造的本領也荒廢了,就這麼的黯然逝去。

導演郭子健本身就是原著的粉絲(參見郭子健的訪談,有導演自述自己與《悟空傳》的淵源),我相信他不會不明白這一點。電影表面上熱血衝動,實際上,對原著進行毀容性改編之後,無論選取原著哪一段落、改編了哪一段落都不重要了,但電影主題,內部蘊含的精神,卻是與原著一脈相承的。

有句話叫做“電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確實在理,因為電影拍攝時要照顧多方面因素,商業因素、藝術元素乃至主題烘托,都要考慮,難免會造成缺失,《悟空傳》正式公映之後,我又看了一遍。兩遍下來,結合原著和電影主題,對這個故事有著更新的理解。這部電影不難懂,但要真正get到更深層的內核,把原著粉絲郭子健和編劇今何在容納在西全都讀透,也不是輕鬆的事情。

電影用簡單的故事囊括一個晦澀的內核,讓人第一遍沒有get到精神,這是不應該的事情,遺憾。所以這裡就要順一下,不是捋劇情,沒什麼好捋的,而是把電影的主題,把孫悟空這個角色解構一下。

他曾經是個王者

孫悟空是個什麼樣的角色,儘管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有一點大家是比較認同的,就是他代表著反抗,自由,或者說叛逆。原著《悟空傳》中,將孫悟空解構為兩個形象,一個是失憶的、迷茫的、只為加功德分而西遊取經的孫悟空,一個是個性張揚、不拘束縛、備受妖界崇拜的齊天大聖。

而電影《悟空傳》中,將原著取經的部分的迷茫孫悟空,改編成了墮入花果山之後的“化凡”孫悟空。

《悟空傳》中的悟空是反對神的,他的出生就決定了他不是神,他是由石頭變的,是神之外的生靈,而他認為神和萬物都是平等的,而神卻認為他們高人—等,要所有的萬物都誠服於自己的管理之下。而悟空卻要改變這一切,與神作鬥爭,雖然每次傷痕累累,但他卻樂此不彼。這一點沒有變。

我們可以將電影中的孫悟空比作自己或者身邊的朋友,電影一開場,孫悟空是一位少年。

電影的第一幕,少年意氣風發,年輕氣盛,混進天宮,目的就是為了搞你們,打破神仙的體系,結果被兩人揍了一頓。這段故事描述的是內容?就是一個中二患者。

人什麼時候最中二?無非是年輕的時候,你我都是這樣,還記得當年的夢想嗎?曾經一度以為,世界就在自己腳下,整天吹牛B,大學宿舍裡跟小夥伴天南海北一同狂侃,無非就是“金磚何厚,玉瓦何薄”的玩意兒,王侯將甯有種乎。

這就是少年,相信無論男女,每個人的“那些年”,都是這樣,有著自己的人生規劃,打算衝破世俗的牢籠,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孫悟空也是一樣,他進入仙班,並不是想當神仙,而是要破除神仙的秩序。

神仙是他最看不起的存在,所以他一出現就搞事情,表面上是見義勇為實際上是借題發揮,結果還讓阿紫給看上了。幾度高呼“老子的名字叫做——孫悟空”是為什麼?就是為了“報個字型大小,嚇你們一流跟頭”的把式,氣焰囂張,就跟街頭斜杠青年一樣,歪戴著帽子,小煙捲往嘴裡一叼,,腰裡揣副牌,逮誰跟誰來,你敢從我這過去嗎?

這是中二,電影用這樣一個不良少年的形象,概括了你我年少輕狂的時代,無非整天耍帥,談理想談人生。不服命運,或者壓根不知道什麼是命運,只想做好自己。

我們曾經都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王者。

想起了某位大俠:“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

後來變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

隨後的故事,孫悟空一幫人因為打架鬥毆,都墮入凡間花果山,“化凡”的設定,跟《大話西遊》有點類似,美工方面也是相近,但個人認為,這段內容才是電影最大的亮點。

電影《悟空傳》裡的孫悟空,恐怕是各類影視劇裡孫悟空形象中,混得最慘的一位。人家至尊寶還有二當家等一票小弟呢。《悟空傳》裡的孫悟空,要啥沒啥,連花果山都沒了,成了一副破落的景象。

墮入凡間之後能幹嘛?什麼也幹不了,沒有了法力和仙氣,只能幹瞪眼,收復妖雲一段看似幾個人都“長本事了”,但實際上呢?如果他們還有法力的話,小小的妖雲根本不在話下,事實上,失去法力的孫悟空等人,在真正的神仙面前,屁也不是。

電影有個我特別喜歡的設定,孫悟空墮入凡間之後,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呢?答案:重獲法力,重返天庭。

當收復妖雲之後,花果山村民們高呼“神仙、神仙”,其他幾個人聽了之後美滋滋的,因為人家本來就是神仙,而孫悟空呢?這時候也跟著他們一塊享受這個稱號,意思就是“看到了吧,老子本來就是很牛逼的。”。

孫悟空啊孫悟空,這麼會工夫,你忘了你當時的諾言了嗎?神仙是你最看不起的存在啊,你一直以來是要打破神仙秩序的啊?你忘了你的本性了嗎?收復個小妖雲就牛逼哄哄了?你曾經可是一個王者啊!

這代表著什麼,映射在你我身上,就是成長和挫折。

都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可是我覺得“不經歷風雨,怎能適應風雨呢?”

我們都長大了,走出校園,進入社會,發現世界滿不是那麼回事。我們曾經心比天高,最看不起的就是如今的現實,最看不慣的就是碌碌無為的人群。昔日振聾發聵的呼聲依然回想在耳邊,卻不得不被現實無情的擊潰。朝九晚五、結婚生子,房貸壓力,但有時會討厭這樣平凡的自己,又一直下不了決心做出改變。

這就是每個人的宿命。

我們如今都是凡人,誰也無法阻擋命運的碾壓,我們許下的諾言和理想,還記得嗎?此時我們唯一的希冀,就是在無情的宿命現實中,找到立足之地。

這時候的孫悟空,跟我們一樣,從當年無法無天的王者,變成了一隻忘了理想、只想當神仙、一心打算迎合秩序的臭猴子。

我們終究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

聯想《大話西遊》那句臺詞:“他好像一條狗啊”

烏托邦的大棒子

至此,《悟空傳》最具現實意義的部分,已經完成了,化凡的幾位,都在命運面前,死的死,投降的投降。

《西遊記》原著中,這只叫做“孫悟空”的猴子,戴著金箍跟著唐僧,去西天取經去了,修道變成佛,表面上終得正果,實際上卻挺難受的,一個曾經反天反地的齊天大聖,就這樣被體制和命運所降服了,不敢想像,成佛之後的孫悟空會是什麼樣的形象。

所以他的法名叫“悟空”,明白思想念頭生滅無常,本來抓不住的,像水中撈月,所以他不再執著了。

而《悟空傳》中呢?有好幾處細節代表著他可以打破這種秩序,其中之一就是緊箍咒,本來束縛他的金箍,發揮一次作用之後,就再也沒有用了。金蓮咒語棒交到了阿紫手裡,我想她是對絕不會真心折磨心上人的,化凡之後,金箍甚至可以自動脫落,這就意味著他未來不會受到任何限制了。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故事。

後面的故事,是幻想,是烏托邦。

我不太瞭解當年《悟空傳》的受眾群,但覺得,看《悟空傳》原著的人,想必也都是年輕人。17年之後,想必也人到中年或者至少明白一些事兒了。返回頭再看當年的自己,不就是電影裡這個從天上掉到地上的孫悟空嗎?

那樣一度做著白日夢,卻從未找到夢想的自己。

所以,電影最後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狂想。也是最燃情的一部分,在你我疲憊的身軀中,喚醒了沉睡多年的燃魂。雖然早已過了做白日夢的年齡,但做夢卻是每個人的權利。

孫悟空在一片飛灰中,復活了(來自原著的設定)。

沒有任何緣由,只是一個烏托邦狂想。他依舊是那個反抗神仙的孫悟空,只不過變成了真正的魔猴,“齊心協力,天降甘露”的旗子,只剩下“齊天”。魔猴就是齊天大聖,真正的用魔的方式,毀滅神仙的體系。

這就是《悟空傳》故事傳達的意思,反抗,不服,一度迷失,但精神永在,在電影中,幻化成了↓

理想→現實→幻想

那句 “我來過,我戰鬥過,我不在乎結局”,就是一句振聾發聵的呐喊。可惜在現實中的你我,可能無法在做到這一點了。沒有什麼“不在乎”的,現在是“什麼都在乎”。

外來的愣頭青與地主家的傻兒子

《悟空傳》除了孫悟空之外,還有其他角色哦。

這些角色也都挺有意思,有那麼或多或少的現實映射,不妨也來簡單的順一下,個人比較喜歡“化繁為簡”,將電影魔幻的背景放置在一個接地氣的環境下,我說得也簡單,大家看得也輕鬆。如下內容是我瞎咧咧的,不感興趣的到此為止就行哈!

★世界觀

從前有一座大莊園,裡面生活著一大家子人,地主叫做天尊,丫制定了一個規定或者體系,莊園裡的人要比莊園外面的人高一等,因為自己是貴族,有個很傻很天真的女兒,也培養了一個心腹楊戩,並忽悠他總一天你會是接班人,姑且稱之為“傻兒子”楊戩。

莊園自我體系一切良好,對外界的xi nao也比較成功,莊園外的人心甘情願認為莊園裡的人高自己一等,一切體系運作無憂。

直到從外面來了一個少年孫悟空,因為他既不是莊園裡也不是莊園外的人,而是一個真正的外來者,年輕氣盛,仗著自己有點本事,就看不慣你們這些人五人六的,所以他要搞事情。

結果天尊發現,孫悟空身上能有讓自己延年益壽的靈丹妙藥(石心),所以她想盡一切辦法要得到它。

★阿紫

天尊的女兒,就是那種愛做夢的青春少女,愛慕英雄,本身也是有點手段的,看上了孫悟空,她的願望很簡單,與自己的心上人欣賞花果山的晚霞,這是一出典型的“門不當戶不對”的CP。

按照原計劃,地主老媽可能是要把自己許配給楊戩的,以便自家血統能夠順利接班,結果被一個窮小子給攪和了。

正好,一不做二不休,老媽硬生生的拆散了這對野鴛鴦,把女兒惹火了。

阿紫的形象也是代表曾經的少男少女們,你是否也存在著這樣天真爛漫的幻想呢?如今是否也會回眸昔日的自己,是否也會說自己很傻很天真呢?

★楊戩

他就像一個出生名門富二代,莊內與莊外的混血,天生自卑,所以性格比較孤僻,上面說什麼就是什麼,所以叫他“傻兒子”。

他的理想很簡單,維護著傳統秩序,他想著,憑自己本事,總有一天自己會繼承莊園。或者這個人也許根本沒有理想,他的出身決定了自己就是“隨叫隨到”的那種,甚至自己終身大事都是包辦婚姻。

“化凡”的段落,也是他的重生,讓他發現了另一個世界,本身有著莊外之血的她,感受到了真正情感,最終他背叛了自己的理想,反抗了自己一直維護的體系,白手起家。或許這裡還有另一層含義,楊戩發現了天尊有了讓她延年益壽的石心之後,功能大增,根本沒打算讓自己接班,所以才反抗。

但楊戩與孫悟空終究不是一路人,楊戩所要做的,是在自己與孫悟空一同毀掉的秩序上,重新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秩序,而孫悟空呢?還是會打破這個新的秩序,所以他才會對孫悟空說“你是魔,我是神,我會一直追殺你。”

★天蓬

天蓬出身相對比較低,但他是莊園裡一個打工的,水房大管家。這個人無疑是悲情的,天蓬的人設雖然與《西遊記》裡的豬八戒大相徑庭,但內核還是一致的(電影中,刪去了原著關於天蓬的不少亮點,這一點個人不滿意的)。

天蓬是那種主動迎合秩序的那種人,知道自己不可能繼承莊園,也心甘情願為你賣命。他所求的很簡單,就是喜歡莊園裡的丫鬟阿月而已,他一生忙碌,所要維護的就是自己的愛情。

然而,莊園裡不允許自由戀愛,還把阿月給貶了,好不容易自己也來到莊園外,沒想到那幫人還趕盡殺絕。最後他發現,自己與最初的構想,越來越遠,等他明白過來的時候,一切為時已晚。他也選擇了反抗,目的很簡單,只是維護自己的愛情,但一切都是徒勞,天蓬一直以來心甘情願賣命,為愛情失去了太多,沒有孫悟空的本領,也沒有楊戩的出身,結局早已註定。

★捲簾

最可憐的一個人,也是最讓人惋惜的一個人,在這幾個人中,有的叛逆不服、有的目標明確,唯獨他,一個失去人生方向的存在。

他的目標,一心想要進入莊園,成為上等人,這就是全部。如果他不走這條路,或許捲簾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發明家,但最終他選擇隨波逐流,他折騰了一輩子,什麼也沒明白,莊園沒進入,自己發明創造的本領也荒廢了,就這麼的黯然逝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