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民國教材為何那麼火?民間編撰,因材施教,編書的都是牛人

近幾年, 在國內興起了一股民國教材熱, 民國教材重印出版終至脫銷。 那麼民國教材為什麼會如此的“火”?這是有原因的。 也許你不信,

民國時期的教科書不是由政府和學校負責, 而是源於民間, 由私人商辦書局組織人員編寫。 這些非官方機構在教材編纂上有很大自主權, 當然教材還是要報教育部審核, 不過一般教育部會比較尊重他們的想法。

商務印刷館、世界書局、開明書局和中華書局是當時主要的教材出版商,

當時的教材多出自這幾家。 這也是為什麼在市場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各種版本的民國教材。 教材的市場化促進了課本編纂競爭激烈化, 因此各出版社竭盡全力將教材編的最好。 儘管當時戰亂不斷, 經費困難, 但是卻編出了品質高的讓人驚歎的教材。 這些教材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融入了西方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知識內容, 是一種融入童趣、真實、質樸具有強烈國學色彩的課本, 浸潤了傳統文化, 融入了現代元素, 因材施教, 突出道德、人格和身心修養, 追求自由平等, 具有很強的資本主義色彩和中國本土色彩。

教材品質高的另一個原因是當時教材的編者是葉聖陶、朱自清、郭秉文、朱經農、黎錦暉等一代文豪、著名教育家。 這些編者往往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深厚的國學功底, 許多還學貫中西, 不僅在教育史上屬於一流, 而且文學造詣極高, 是現代編者所不能比擬的。 更重要的是在當時教材是一種神聖而偉大的事, 沒有足夠的資歷是不敢去的。

今天我們很難想像他們對教材編撰的認真與狂熱。 那些讓人們敬仰的民國大家卻願意在“太陽, 太陽, 你起來得早。 昨天晚上, 你在什麼地方睡覺”這樣淺白的課文編寫中傾注才華, 下水磨功夫, 是今天的我們無法想像的。 直到1942年以後國民黨政府的“國定本”才開始通行, 各家有特色的教科均逐步停止編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