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三一重工2016年報分析

在生活中, 我們不僅僅是活著, 還要保持自己的激情和理想, 創造自己的精彩。

送給對生活和事業充滿激情的我們

遲遲沒有動筆,

即因為工作繁忙, 瑣事纏身, 也因為動了懶惰之心。 做一件事情不僅僅因為激情, 還需要堅持和耐心。

三一重工可謂是充滿爭議的一家公司, 有人對其充滿敬畏, 因其總在很短的時間在市場上做出一片新天地;有人對其充滿孤疑和否定態度, 因其不一樣的文化和激進的做事方式。 但這些僅僅在每個人的感覺, 而要真的瞭解這家公司, 財務報表或許是最好的一種方式。

營業收入

類似于徐工和中聯, 三一重工的營收也在2016年止住了下滑趨勢, 且銷量主要集中在三季度和四季度。 閱讀年報的朋友可能好奇在產銷中, 銷量增加39.24%, 但銷售收入沒有明顯增加, 如下圖

其實這個行業特殊的銷售和支付方式由很大關係。

工程機械的銷售方式主要包括:1)信用銷售:通常信用銷售的信用期為三至六個月, 客戶需支付產品價格一定比例的首付款後發貨;2)分期銷售:對於分期付款銷售, 付款期通常為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 客戶需支付產品價格一定比例的首付款後發貨;3)融資銷售:客戶需支付產品價格一定比例的首付款後發貨,

同時公司為客戶的融資提供回購擔保, 公司會監控客戶向融資結構的還款情況。

而2016年的分季度銷售情況, 如下圖。 因為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營收同比仍大幅下降, 因此可以推測銷售數量仍然大幅下降。 在三季度和四季度的營收開始同比增加, 四季度大幅增長39%。 也因此銷量增長始於三季度, 爆發於四季度。 但因為特殊的銷售模式, 三四季度增長的銷量並不能全部轉化為銷售收入, 而需要分攤在至少6個月左右的時間內。 再考慮前兩季度的營收大幅同比仍然下降, 因此銷量雖然增長, 但營收卻並無明顯增長。

而採購等, 大多採用票據, 承兌, 週期在6月甚至更長時間, 主要營業成本上升的三季度和四季分攤至2016年的成本並沒有導致2016年總成本高於2015年, 雖然銷量大幅上升。

利潤

三一重工2016年的利潤很值得探討, 利潤2.03億, 大幅增長, 但扣非後為虧損3.14億。

詳細分析利潤表, 可以看出三一重工在2016年的一系列的財務戰略和財務技術調整, 以及應對措施。

財務戰略調整和意外虧損

資產減值損失

高大9.48億元, 相比較2015年增加4.5億元。 其中壞賬損失占8.62億元, 相比2015年增加100%以上。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虧損-5.63億元, 相較2015年, 大幅降低8.46億元。 其中主要由於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而此數字僅僅是紙面變化, 並不影響公司實際運行。且隨著股市的轉暖,價值在2017年有望增加。

營業外支出

高達15.7億元,相比較2015年增加11.1億元。

由上表可知,其中主要因為債務重組損失,其中主要包含轉讓應收帳款損失。其中三一汽車製造的應收款32.14億元作價22.75億轉讓給三一集團;三一汽車製造9.47億元作價6.97億元轉讓給三一集團。因此轉讓而確認的力的損失為11.89億元。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

或許您會認為資產處理,特別是應收帳款的處理對於上市公司2017年輕裝上路,但或許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樣。在應收帳款中有詳細討論。

那麼又是如何實現2016年淨利潤正值?答案就是投資收益,而其中投資收益主要來源於轉讓控股公司股權,而接受方仍然是應收帳款接受方的三一集團。

其中處置的長期股權包括轉讓三一科技獲得5.58億收益,轉讓北京三一重工獲取14億收益。

但就在這左手轉右手中,三一重工實現了應收帳款的轉移,壞賬的計提,並通過股權轉讓實現財務報表的盈利。

但三一集團果然是活雷鋒?

經營現金流

營收沒有增長下,經營現金流的大幅改善表明應收帳款的回收狀況在改善,市場在改善。

其中應收帳款的大幅下降則是前面提到的應收帳款轉讓引起。

與徐工相比,三一重工的現金流和應收並沒有明顯的反比關係,可能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三一重工的應收帳款品質要差于徐工機械,同時計提也不充分。

應收帳款

此處所列應收和壞賬計提僅僅列出按照帳齡法統計的應收帳款和壞賬計提,因為主要的產品應收帳款多按照帳齡法分類。

從其中可以看出,應收帳款在2016年大幅下降,其主要源自於應收帳款轉讓以及應收帳款資產支持專向計畫。

其中三一集團購買的應收帳款帳面價值為41.61億元,轉讓價格為29.72億元,折價11.89億元。而其中資產支持計畫管理資產並無明確說明,僅僅從公告中瞭解專項基金為13.15億元。但在應收帳款轉讓中明確確認的轉讓金額為62億元,相關確認損失為12.27億元。這既是應收帳款大幅降低,並購重組損失高達15億的主要來源。

那麼應收帳款的降低對於三一重工的財務有實質性的改善嗎?恐怕並不能簡單給出結論。

眾所周知,應收帳款中按照帳齡分類的金額占極大比例,也即銷售機器的匯款。在回款中,帳齡越小的越容易回收,風險越小。而從不同帳齡的變化中或許可以一探究竟,這些應收帳款的轉移是否能真的改善壞賬。

從上圖2015年和2016年應收帳款的變動可以看出,應收帳款的降低產生於一年期內的33.57億元和1-2年期的14.31億元,總金額為47.88億元,因此推測轉讓的應收帳款主要為一年期內和1-2年期內的應收帳款,也即低風險應收帳款。

根據三一重工應收帳款計提比例,一年期比例為為1%,而1-2年期比例為6%,遠遠低於轉讓應收帳款的這家比例,高達28.6%。這個比例不可謂不高。

由此可見,三一的應收帳款壞帳風險並不會因應收帳款的轉讓而明顯降低,也因此可見2016年的壞帳準備並無明顯降低。

而對比三一集團購買的三一科技和北京三一重機,總價為45.3億元,不得不讓人產生聯想。

三一重工在市場復蘇期展現出了明顯的彈性,並快速于競爭對手,特別是在挖掘機市場。其靈敏的市場嗅覺,靈活的市場推廣,使其在其進入的市場均展現出極強的競爭能力。

雖然有些財務處理讓人有所疑惑,但在特殊時期採用合法的財務技術也是可以理解。

從三四季度的機器銷量巨量反彈,可以推測2017年的三一將會迎來業績的大幅增長,初步推算,如果2017年營收達300億元,那麼盈利將突破20億,甚至達到26億元。雖然和2011年的盈利水準仍有巨大差距,但隨著市場的全面復蘇,市場集中度的上升,機器售價的提升和國際化的拓展,達到2011年的營收和盈利水準僅僅是時間問題。

曾和朋友討論維特根被約翰迪爾收購案例,感歎三一重工如果能夠收購維特根將是一個很好的買賣。

Smart-Iron. 工程機械,採購,不求熱點,不追速度,只是深挖,解讀行業背後的深層邏輯。歡迎轉載,請聯繫著作者並獲取授權

並不影響公司實際運行。且隨著股市的轉暖,價值在2017年有望增加。

營業外支出

高達15.7億元,相比較2015年增加11.1億元。

由上表可知,其中主要因為債務重組損失,其中主要包含轉讓應收帳款損失。其中三一汽車製造的應收款32.14億元作價22.75億轉讓給三一集團;三一汽車製造9.47億元作價6.97億元轉讓給三一集團。因此轉讓而確認的力的損失為11.89億元。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

或許您會認為資產處理,特別是應收帳款的處理對於上市公司2017年輕裝上路,但或許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樣。在應收帳款中有詳細討論。

那麼又是如何實現2016年淨利潤正值?答案就是投資收益,而其中投資收益主要來源於轉讓控股公司股權,而接受方仍然是應收帳款接受方的三一集團。

其中處置的長期股權包括轉讓三一科技獲得5.58億收益,轉讓北京三一重工獲取14億收益。

但就在這左手轉右手中,三一重工實現了應收帳款的轉移,壞賬的計提,並通過股權轉讓實現財務報表的盈利。

但三一集團果然是活雷鋒?

經營現金流

營收沒有增長下,經營現金流的大幅改善表明應收帳款的回收狀況在改善,市場在改善。

其中應收帳款的大幅下降則是前面提到的應收帳款轉讓引起。

與徐工相比,三一重工的現金流和應收並沒有明顯的反比關係,可能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三一重工的應收帳款品質要差于徐工機械,同時計提也不充分。

應收帳款

此處所列應收和壞賬計提僅僅列出按照帳齡法統計的應收帳款和壞賬計提,因為主要的產品應收帳款多按照帳齡法分類。

從其中可以看出,應收帳款在2016年大幅下降,其主要源自於應收帳款轉讓以及應收帳款資產支持專向計畫。

其中三一集團購買的應收帳款帳面價值為41.61億元,轉讓價格為29.72億元,折價11.89億元。而其中資產支持計畫管理資產並無明確說明,僅僅從公告中瞭解專項基金為13.15億元。但在應收帳款轉讓中明確確認的轉讓金額為62億元,相關確認損失為12.27億元。這既是應收帳款大幅降低,並購重組損失高達15億的主要來源。

那麼應收帳款的降低對於三一重工的財務有實質性的改善嗎?恐怕並不能簡單給出結論。

眾所周知,應收帳款中按照帳齡分類的金額占極大比例,也即銷售機器的匯款。在回款中,帳齡越小的越容易回收,風險越小。而從不同帳齡的變化中或許可以一探究竟,這些應收帳款的轉移是否能真的改善壞賬。

從上圖2015年和2016年應收帳款的變動可以看出,應收帳款的降低產生於一年期內的33.57億元和1-2年期的14.31億元,總金額為47.88億元,因此推測轉讓的應收帳款主要為一年期內和1-2年期內的應收帳款,也即低風險應收帳款。

根據三一重工應收帳款計提比例,一年期比例為為1%,而1-2年期比例為6%,遠遠低於轉讓應收帳款的這家比例,高達28.6%。這個比例不可謂不高。

由此可見,三一的應收帳款壞帳風險並不會因應收帳款的轉讓而明顯降低,也因此可見2016年的壞帳準備並無明顯降低。

而對比三一集團購買的三一科技和北京三一重機,總價為45.3億元,不得不讓人產生聯想。

三一重工在市場復蘇期展現出了明顯的彈性,並快速于競爭對手,特別是在挖掘機市場。其靈敏的市場嗅覺,靈活的市場推廣,使其在其進入的市場均展現出極強的競爭能力。

雖然有些財務處理讓人有所疑惑,但在特殊時期採用合法的財務技術也是可以理解。

從三四季度的機器銷量巨量反彈,可以推測2017年的三一將會迎來業績的大幅增長,初步推算,如果2017年營收達300億元,那麼盈利將突破20億,甚至達到26億元。雖然和2011年的盈利水準仍有巨大差距,但隨著市場的全面復蘇,市場集中度的上升,機器售價的提升和國際化的拓展,達到2011年的營收和盈利水準僅僅是時間問題。

曾和朋友討論維特根被約翰迪爾收購案例,感歎三一重工如果能夠收購維特根將是一個很好的買賣。

Smart-Iron. 工程機械,採購,不求熱點,不追速度,只是深挖,解讀行業背後的深層邏輯。歡迎轉載,請聯繫著作者並獲取授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