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無邊光景一時新——古人春天的生活美學

春水煮茗

元人張可久有一首有名的曲子《人月圓》“興亡千古繁華夢, 詩眼倦天涯。 孔林喬木, 吳宮蔓草, 楚廟寒鴉。 數間茅舍, 藏書萬卷,

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 松花釀酒。 春水煮茶。 ”

好一句“松花釀酒, 春水煎茶”。 春水煎茶一直是古人心中十分愜意的賞心悅事。 春茶分為兩種, 一種是“明前茶”, 一種是“雨後茶”。  所謂“明前茶”, 指的是清明前所採摘的春茶, 時間大概是三月中旬到每年的清明前;這時所采的茶芽葉細嫩, 色翠香幽, 味醇形美, 是茶中佳品。 同時, 由於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發芽數量有限, 生長速度較慢, 能達到採摘標準的產量很少, 所以又有“明前茶, 貴如金”之說。 “雨前茶”指的則是穀雨前所採摘的春茶, 大概是每年的清明到穀雨之間的這段時間。

春水清新甘甜, 春茶細嫩香幽。 “休對故人思故國, 且將新火試新茶”, 這嫋嫋茶香之間, 能讓人忘卻一切煩惱, 一切憂傷。

春夜會飲

李白有篇著名的文章《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會桃花之芳園, 序天倫之樂事。 群季俊秀, 皆為惠連;吾人詠歌, 獨慚康樂。 幽賞未已, 高談轉清。 開瓊筵以坐花, 飛羽觴而醉月。 不有佳詠, 何伸雅懷?”春夜會飲是讓古人戀戀不忘的賞心悅事。 這一句“開瓊筵以坐花,

飛羽觴而醉月。 ”中, 無限風流蘊藉。 桃李盛開的春夜, 湖水環繞的庭園內, 月下士人圍桌而坐, 挑燈飲酒吟詠作樂, 侍者隨侍在側。 春風和暢, 春酒溢香。 人生的快意與舒暢, 都在這一場春夜宴飲中了。

陌上賞花

賀鑄《小重山》中寫道, “飄徑梅英雪未融。

芳菲消息到, 杏梢紅。 隔年歡事水西東。 凝思久, 不語坐書空。 回想夾城中。 彩山簫鼓沸, 綺羅叢。 鈿輪珠網玉花驄。 香陌上, 誰與鬥春風。 ”

關於陌上花, 有一個美好浪漫的故事。 吳越王錢鏐的原配夫人戴氏王妃年年春天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時間, 看望並侍奉雙親。 戴氏回家住得久了, 錢鏐便要帶信給她:或是思念、或是問候, 其中也有催促之意。 那一年, 戴妃又去了郎碧娘家。 錢鏐在杭州料理政事, 一日走出宮門, 卻見鳳凰山腳, 西湖堤岸已是桃紅柳綠, 萬紫千紅, 想到與戴氏夫人已是多日不見, 不免又生出幾分思念。 回到宮中, 便提筆寫上一封書信, 雖則寥寥數語, 但卻情真意切, 細膩入微, 其中有這麼一句:"陌上花開, 可緩緩歸矣。

"

清代學者王士禎曾說:"‘陌上花開, 可緩緩歸矣', 二語豔稱千古。 "後來還被裡人編成山歌, 就名《陌上花》, 在家鄉民間廣為傳唱。

陌上花開, 如花一般的人兒緩步踏歌。 這樣的生活本身即是一首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