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豫劇“五把叉”、豫西調一代宗師——王二順

王二順 (1920一1977年), 河南省登封縣郜城鎮人。 原籍河南偃師。 幼年隨五叔學吹嗩呐, 拉胡琴。 12歲進登封大金店王金林科班學戲。 主工武生, 兼演老生、花臉。 因其戲路寬廣, 文武兼備, 故有“五把叉”之美譽。 其先後師承豫西名家“戲簍子”李留住, 豫西名小生徐雙槐, 豫西名老生張同慶, 豫西名淨韓小丹等。

其創立豫劇武生流派王派, 也是豫劇至今以來唯一一個稱門立派的武生流派, 但如今系無傳人繼承其武生老生花臉戲路寬廣的藝術特色, 導致豫劇流派藝術流失嚴重。 豫劇名家李樹建僅繼承其唱腔, 非王派正宗傳人, 更無豫劇李派的說法。

其功底扎實, 技藝嫺熟, 功架穩健, 尤以“倒踢椅子”和“腿功”等高難度技巧, 堪稱絕技。 其念白吐字清晰, 身段俐落, 大方得體;尤其髯口功, 鸞帶操動別具一格, 在倒開門、踢椅子、蠍子尾、金雞獨立、創立翻、耍帽翅等技藝上堪稱一絕

其系豫西調唱腔的傑出代表, 有著本嗓下五音行腔, 嗓音宏亮, 音域寬厚, 剛柔結合, 行腔自然, 優美動聽, 到老聲譽不哀。 因為其功底厚, 專攻武生, 兼演紅臉、花臉, 能文能武。

更重要的條件是他在弦樂台調基礎上練練好真嗓喝功之後, 又緊跟隨著旦角引起的升弦過程,

從B調起, 半度—度地升高, 他也把嗓音逐漸鍛煉, 力爭攆上弦, 終於唱到了bE調;並在他吸收旦角唱腔的基礎上加以改革, 在豫劇男聲唱腔中獨樹一幟, 為豫劇男性唱腔開闢了道路。

其代表劇碼:武生戲《長阪坡》;小生戲《黃鶴樓》;紅臉戲《虎丘山》、《刀劈楊藩》、《奪印》;紅生戲《鬧金階》;花臉戲《滾鼓山》、《將相和》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