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我的舅舅方大曾(下)|我的歷史·電臺

作者

張在璿 原《四川日報》資深攝影記者。

人物簡介

方大曾, 祖籍江蘇無錫, 出生在北平, 父親是外交官。 17歲時成立了中國北方第一個少年攝影社團“少年影社”並舉辦攝影展。 “九·一八”事變後國難當頭, 他以相機和文字為武器, 為抗日救亡而奔走, 留下了很多反映抗日題材的攝影作品, 如《日軍炮火下的宛平城》、《奮勇殺敵的二十九軍》等。

青年方大曾

舅舅的底片回來了, 姨媽開始悉心整理, 她希望能出版點什麼來紀念她的哥哥, 一個退休的老人憑著妹妹對哥哥的崇敬和思念, 苦苦地不斷尋找著各種機會。 1989年, 姨媽通過上海一個熟人的關係終於結識了在中國攝影出版社工作的攝影史學家陳申先生, 之後就把舅舅的底片交給了他進行系統地整理和研究。 1993年在陳申先生的推介下, 臺灣攝影家阮義忠先生看到了這些底片, 阮先生對舅舅的攝影才華,

對中國20世紀30年代能有如此傑出的攝影師感到驚歎, 決定在他辦的《攝影家》雜誌上出一期專輯, 為了保證品質要把選出的底片帶到臺灣, 因為只有他親自放大, 才能把作品做最好理解和呈現。 姨媽非常樂意舅舅的作品出版, 但得知阮先生要把選好的50張底片漂洋過海帶去臺灣就十分猶豫, 最後阮先生的誠意打動了姨媽, 同意了他的要求。 我記得後來姨媽還曾寫信到四川, 囑咐我寫信給阮義忠先生詢問, 生怕底片郵寄回來時丟失, 我很理解她的擔心。

方大曾的姐姐方淑敏(左)和妹妹方澄敏

其實, 阮義忠先生對舅舅底片的珍愛並不亞于姨媽, 就在他懷揣著50張底片乘飛機回臺灣在香港著陸時遇到颱風, 阮先生在《攝影家》雜誌“方大曾專輯”中有如下一段讓我很感動的驚心動魄的描述:“一想到那一天, 那種緊張恐怖, 死裡逃生的感覺就明顯地回來了。 第一次覺得如此接近死亡。 我的右手和太太的左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不用看臉色也知道, 兩人都已經嚇得半死了。

我們和東方航空公司飛機上的一百多位乘客一樣, 在一片驚嚇的慘叫聲中意識到, 自已可能就這樣沒有了。 飛機是從上海開來的, 在香港啟德機場的跑道上, 輪子已經快要觸地, 可感覺上好像坐在搖籃裡, 或是斷了線的大風箏上。 機外正刮著強烈的颱風, 我們那位十分可能是戰鬥機駕駛員轉行的機長, 在飛機被強風迎面刮上來之後, 還不死心地想做第二次降落, 飛機一往下沖就被風吹上來, 一往下沖就被風吹上來。 這個時候, 慘叫聲已經變成了無助的哀號, 所有的人都把命交出去了, 只能任機長和死神拔河……”後來飛機返航平安降落廣州, “久久之後才有辦法平息下來的我跟太太, 彼此相詢, 快要完蛋的那一刻在想什麼,
太太說, 她的腦子裡翻來覆去就是一件事——才十二歲的兒子該怎麼辦?我老實告訴她, 我一心只掛著左胸口袋裡的50張底片, 覺得我對不起它們的作者小方, 這位可能是當時中國最優秀的攝影家, 將隨著我的死去而使他最好的作品永不為世人所知。 他已經夠倒楣地失蹤, 且被遺忘了五十多年, 這下子, 豈不如同他又死一次。 ”這是舅舅的底片第三次遇險。

綏遠戰場上的傅作義部隊 攝影方大曾

回歸

然而,舅舅又是幸運的。1993年《攝影家》雜誌“方大曾專輯”在臺灣出版,這是舅舅作品的第一本影集,雖然當時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大門剛剛打開了一條縫,少量進入大陸的這期“方大曾專輯”在大陸攝影界產生了很大反響,舅舅的作品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1999年,中央電視臺高級編輯、著名紀錄片導演馮雪松先生,為紀念新中國第一個記者節,帶著攝製組沿著舅舅從採訪到失蹤的路線艱難尋訪,先後兩次前往保定、石家莊、大同、太原、蠡縣,往復行程達四千公里,並用四個半月的時間,翻閱了大量的史料,從歷史的碎片中拼接出了一個鮮活的方大曾,使他的生命輪廓逐漸清晰,重新回歸了當代人的視野,他拍攝的紀錄片《尋找方大曾》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後,反響強烈,並榮獲得第十五屆全國電視文藝星光獎。

同年底,陳申、馮雪松等人策劃的《尋找方大曾》一書由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

馮雪松:尋找方大曾,勉勵後來人

2006年,國家博物館得知方大曾底片已由姨媽轉交我保管的資訊,派專人到成都找到我,後來經與家人協商同意,由我代表全家把舅舅留下的幾經磨難的底片共計837張,無償捐贈給了國家博物館。

2014年11月,馮雪松先生又經過十五年碶而不舍地堅難尋訪,他的《方大曾:消失與重現》一書出版後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中國新聞史學界泰斗、中國新聞史學會創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方漢奇先生見到這本書格外激動,他表示,在幾十年的教學和研究當中,真不知道有方大曾這麼一個人,相信絕大多數專業和非專業的人士都不知道,封筆多年後,他寫下了閱讀感言,“馮雪松的這部專著《方大曾:消失與重現》,把湮沒了八十多年的一位傑出的新聞工作者和攝影記者方大曾推到了歷史的前臺,讓他的名字開始為公眾所知曉,這是對中國新聞事業史人物研究和中國戰地新聞攝影史研究的一大貢獻。方大曾有關盧溝橋亊變和抗戰前線的一大批新聞照片,是對偉大的全民抗戰的忠實紀錄。它體現了抗日軍民抵禦外侮、敵愾同仇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士氣和鬥志,也保存了許多拍自第一現場的珍貴畫面,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獻價值。我們為歷史上有過如此傑出的新聞攝影記者感到驕傲。他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

中國新聞史學家方漢奇為方大曾紀念室題字,攝影孫楠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澳門日報》社社長陸波先生,在閱讀《方大曾:消失與重現》後,建議中宣部、中國記協以官方的名義紀念這位新聞先驅,使他的精神得以弘揚,這樣有利於兩岸同胞的親情融合。

5月25日中國記協組織召開馮雪松追蹤采寫方大曾事蹟座談會, 中國記協黨組書記翟惠生指出,中國記協舉辦這次活動是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講兩個人的故事——方大曾和馮雪松。以歷史為鏡,兩代記者的故事,講的是同一個主題:面向現實,深入實際,不畏艱難困苦,忠實記錄時代,為民族為國家為人民鼓與呼。這種精神在每個時代都是必要的,今天更應在中國記者中進行弘揚。

是馮雪松先生一一拾回了舅舅丟失在戰地破碎的靈魂,重現了一個有血有肉、生動鮮活的方大曾。我仿佛感覺到舅舅回家了。

2015年7月7日,在舅舅最後失聯的戰地保定,方大曾紀念室在馮雪松的倡議推動下落成,舅舅的靈魂終於有了歸宿。

2015年方大曾紀念室在保定市光園落成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前,在香港《大公報》隆重舉行的“一份報紙的抗戰”上,馮雪松先生發表了主旨演講《偉哉大公報 壯哉方大曾》,我則把舅舅464張底片的電子檔捐贈給了《大公報》,舅舅的作品回到了他最後供職的報社。

8月28日,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聯合澳門中華教育會隆重舉辦了《為了正義與良知——七七盧溝橋事變戰地記者方大曾遺作展》,這是舅舅的作品在境外首次展出,同時馮雪松先生的《方大曾:消失與重現》一書的繁體字版也在澳門出版發行,這也是方大曾生平事蹟的專著首次在境外出版,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李剛出席活動,海內外的中國人民沒有忘記過為抗戰作出過貢獻的人們,這真讓人高興!

方大曾離家前為母親拍的照片,母親後來一直在協和胡同10號等他回家

記得2012年夏,我在北京遇見陳申先生,他交給了我一張舅舅拍攝的外婆的底片,是他以前寫書時從姨媽手中借用的,現在轉交給我留作紀念。這是現在我手中僅有的一張舅舅拍攝的外婆的底片。我又把底片找了出來,看著外婆慈祥的面容,感慨萬千,外婆、姨媽和母親若在天有知,定會感到欣慰的。我小心地把外婆的底片夾在了《方大曾:消失與重現》一書中舅舅的照片旁,以了卻我曾答應過的承諾——讓她和她的兒子在一起。

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方大曾:消失與重現》一書,是一本艱難的人物史復原之作,作者馮雪松把當年方大曾在各家報紙上的報導聚攏在一起,按照時間順序拼貼出方大曾當年走過的戰地路線圖。

朗 讀:Siri

制 作:黃偉

友情責編:夏雪

獨家專業合作機構

音訊合作機構

我的歷史我來寫

“我的歷史圖書館”

收藏個人史、家族史作品。

綏遠戰場上的傅作義部隊 攝影方大曾

回歸

然而,舅舅又是幸運的。1993年《攝影家》雜誌“方大曾專輯”在臺灣出版,這是舅舅作品的第一本影集,雖然當時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大門剛剛打開了一條縫,少量進入大陸的這期“方大曾專輯”在大陸攝影界產生了很大反響,舅舅的作品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1999年,中央電視臺高級編輯、著名紀錄片導演馮雪松先生,為紀念新中國第一個記者節,帶著攝製組沿著舅舅從採訪到失蹤的路線艱難尋訪,先後兩次前往保定、石家莊、大同、太原、蠡縣,往復行程達四千公里,並用四個半月的時間,翻閱了大量的史料,從歷史的碎片中拼接出了一個鮮活的方大曾,使他的生命輪廓逐漸清晰,重新回歸了當代人的視野,他拍攝的紀錄片《尋找方大曾》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後,反響強烈,並榮獲得第十五屆全國電視文藝星光獎。

同年底,陳申、馮雪松等人策劃的《尋找方大曾》一書由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

馮雪松:尋找方大曾,勉勵後來人

2006年,國家博物館得知方大曾底片已由姨媽轉交我保管的資訊,派專人到成都找到我,後來經與家人協商同意,由我代表全家把舅舅留下的幾經磨難的底片共計837張,無償捐贈給了國家博物館。

2014年11月,馮雪松先生又經過十五年碶而不舍地堅難尋訪,他的《方大曾:消失與重現》一書出版後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中國新聞史學界泰斗、中國新聞史學會創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方漢奇先生見到這本書格外激動,他表示,在幾十年的教學和研究當中,真不知道有方大曾這麼一個人,相信絕大多數專業和非專業的人士都不知道,封筆多年後,他寫下了閱讀感言,“馮雪松的這部專著《方大曾:消失與重現》,把湮沒了八十多年的一位傑出的新聞工作者和攝影記者方大曾推到了歷史的前臺,讓他的名字開始為公眾所知曉,這是對中國新聞事業史人物研究和中國戰地新聞攝影史研究的一大貢獻。方大曾有關盧溝橋亊變和抗戰前線的一大批新聞照片,是對偉大的全民抗戰的忠實紀錄。它體現了抗日軍民抵禦外侮、敵愾同仇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士氣和鬥志,也保存了許多拍自第一現場的珍貴畫面,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獻價值。我們為歷史上有過如此傑出的新聞攝影記者感到驕傲。他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

中國新聞史學家方漢奇為方大曾紀念室題字,攝影孫楠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澳門日報》社社長陸波先生,在閱讀《方大曾:消失與重現》後,建議中宣部、中國記協以官方的名義紀念這位新聞先驅,使他的精神得以弘揚,這樣有利於兩岸同胞的親情融合。

5月25日中國記協組織召開馮雪松追蹤采寫方大曾事蹟座談會, 中國記協黨組書記翟惠生指出,中國記協舉辦這次活動是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講兩個人的故事——方大曾和馮雪松。以歷史為鏡,兩代記者的故事,講的是同一個主題:面向現實,深入實際,不畏艱難困苦,忠實記錄時代,為民族為國家為人民鼓與呼。這種精神在每個時代都是必要的,今天更應在中國記者中進行弘揚。

是馮雪松先生一一拾回了舅舅丟失在戰地破碎的靈魂,重現了一個有血有肉、生動鮮活的方大曾。我仿佛感覺到舅舅回家了。

2015年7月7日,在舅舅最後失聯的戰地保定,方大曾紀念室在馮雪松的倡議推動下落成,舅舅的靈魂終於有了歸宿。

2015年方大曾紀念室在保定市光園落成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前,在香港《大公報》隆重舉行的“一份報紙的抗戰”上,馮雪松先生發表了主旨演講《偉哉大公報 壯哉方大曾》,我則把舅舅464張底片的電子檔捐贈給了《大公報》,舅舅的作品回到了他最後供職的報社。

8月28日,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聯合澳門中華教育會隆重舉辦了《為了正義與良知——七七盧溝橋事變戰地記者方大曾遺作展》,這是舅舅的作品在境外首次展出,同時馮雪松先生的《方大曾:消失與重現》一書的繁體字版也在澳門出版發行,這也是方大曾生平事蹟的專著首次在境外出版,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李剛出席活動,海內外的中國人民沒有忘記過為抗戰作出過貢獻的人們,這真讓人高興!

方大曾離家前為母親拍的照片,母親後來一直在協和胡同10號等他回家

記得2012年夏,我在北京遇見陳申先生,他交給了我一張舅舅拍攝的外婆的底片,是他以前寫書時從姨媽手中借用的,現在轉交給我留作紀念。這是現在我手中僅有的一張舅舅拍攝的外婆的底片。我又把底片找了出來,看著外婆慈祥的面容,感慨萬千,外婆、姨媽和母親若在天有知,定會感到欣慰的。我小心地把外婆的底片夾在了《方大曾:消失與重現》一書中舅舅的照片旁,以了卻我曾答應過的承諾——讓她和她的兒子在一起。

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方大曾:消失與重現》一書,是一本艱難的人物史復原之作,作者馮雪松把當年方大曾在各家報紙上的報導聚攏在一起,按照時間順序拼貼出方大曾當年走過的戰地路線圖。

朗 讀:Siri

制 作:黃偉

友情責編:夏雪

獨家專業合作機構

音訊合作機構

我的歷史我來寫

“我的歷史圖書館”

收藏個人史、家族史作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