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觀察|服裝業老乾媽的逆襲:她把西服穿在了巴菲特和蓋茨身上

當你談起國貨產品, 還在為它的品質底氣不足時, 有人, 有企業卻將“中國製造”的大名刻在了世界的很多角落。

不僅是小吃界名噪一時的衛龍小辣條能讓歪果仁們舉起大拇指大喊amazing, 不僅是醬料界一姐老乾媽, 能征服無數金髮碧眼的吃貨。 在服裝界, 也有這樣一位了不起的女士, 李桂蓮。 而拜倒在她的“西裝褲”下的兩位人物更是分量不輕:股神巴菲特, 以及全球首富比爾蓋茨。

當然這個國際名人, 我們還是先排除紮克伯格。

股神沃倫·巴菲特的西裝共有20套, 而這20套西裝, 無一例外, 全部出自李桂蓮之手。

2007年, 巴菲特第一次與中國這位服裝設計師相遇, 而當時相見的情況頗為有趣:“那天我進了酒店才5分鐘, 就有兩名男子沖進我的房間。 我還沒回過味兒來, 他們就開始量我周身的尺寸, 然後拿出一個本子, 裡面有各種樣板、面料, 其中一位說‘選一套西服吧, 李女士要給你做套西裝。 ’我以前從沒見過她, 之後我就見到她了……”

沒錯兒, 李桂蓮的推銷方式十分膽大獨特。 而最終巴菲特盛讚了她的衣服, “很長時間我都不知道別人讚揚我時我的外貌究竟怎麼樣, 自從穿上李女士做的服裝, 我在任何時間都感到被讚美的自信”。

能得到巴菲特的盛讚是花多少金錢也買不來的不是麼, 這簡直就是最好的推廣了。

而事實上, 李桂蓮所創立的“創世”服飾前期一直在做貼牌加工, 但利潤很低, 一套西服, 人家賣四五千元, 而工廠只能賺五六元, 李桂蓮漸漸有了做自己品牌的打算。

到了1995年, “大楊創世”這個響亮的品牌名字出現, 而李桂蓮的西服也逐步從低端向高端過渡。

但是品牌化的過程當中, 作為掌船人, 其思維必須國際化, 意志也必須堅定, 因為你既然選擇了將目光投向世界, 中間必有坎坷, 也必須更有遠見地處理一些問題,

這是一個各方面都需要轉變的過程。

講兩件小事。

細節做起

李桂蓮曾用百萬元年薪挖來“阿瑪尼”的首席設計師, 該設計師在製作工藝上有一個細節要求:繃胸襯要留出4.5毫米的餘量。

然而大楊的中國師傅們堅持傳統的製作方式更好一些, 在設計師走後, 並沒有按照這個要求來做, 李桂蓮得知後大發雷霆, 因為她認為“這4.5毫米, 就是粗放與精細的距離, 就是蠻幹與科學的距離, 就是加工與藝術的距離。 打造品牌, 就得從這樣的細節做起。 ”

眼光長遠, 貼近國際才會有全球市場, 而服裝行業想要進入國際市場, 更要吸收先進理念, 迎合國外人的審美與需求。

品質與專注

大楊集團有一位量體師, 主動給一位顧客修補了西服上的一根斷線, 儘管那套衣服不是大楊的,但量體師還是憑藉精湛的技藝幫客戶修好了衣服,受到感動的客戶在大楊訂了60多萬元的衣服。

自然,這位量體師也因此受到了公司重獎。李桂蓮認為“服務本身就是品牌的一部分。企業文化的深度,直接決定著品牌的影響力”。

而專注,更是體現在她對事業的始終如一。90年代房產大火,曾有人拉大楊做房產,而李桂蓮卻不為所動,一心“只做服裝”,“要是浮躁,經不起誘惑,我走不到今天。”

如今,創世已經發展成為擁有直屬成員企業40多家、員工7000多人的上市公司,她的“創世”西服也成功暢銷歐美高端男裝市場。而她本人呢,總資產也達10億元。

在媒體採訪時,有一個回答讓我印象很深刻,當記者問如何理解“中國製造”與“中國創造”的關係?

李桂蓮答道:要想做到“中國創造”,第一步先要把“中國製造”做到位元。現在有些品牌很浮躁,炒作概念,但工藝水準不行,結果三五年就消亡了。你看國外大牌子,在製造上都精益求精。真正有生命力的品牌,決不是一夜之間練成的。

也許您會說,這是一個很舊的故事,但對於那些為打入國際市場尋求突破口的中國賣家來說,前人的每一個印記都是可以借鑒的經驗。九層之台,起於壘土。“真正有生命力的品牌,決不是一夜之間練成的”。注重品質,注重服務,注重工藝,每一步都是前進路上的最堅實的路基。

儘管那套衣服不是大楊的,但量體師還是憑藉精湛的技藝幫客戶修好了衣服,受到感動的客戶在大楊訂了60多萬元的衣服。

自然,這位量體師也因此受到了公司重獎。李桂蓮認為“服務本身就是品牌的一部分。企業文化的深度,直接決定著品牌的影響力”。

而專注,更是體現在她對事業的始終如一。90年代房產大火,曾有人拉大楊做房產,而李桂蓮卻不為所動,一心“只做服裝”,“要是浮躁,經不起誘惑,我走不到今天。”

如今,創世已經發展成為擁有直屬成員企業40多家、員工7000多人的上市公司,她的“創世”西服也成功暢銷歐美高端男裝市場。而她本人呢,總資產也達10億元。

在媒體採訪時,有一個回答讓我印象很深刻,當記者問如何理解“中國製造”與“中國創造”的關係?

李桂蓮答道:要想做到“中國創造”,第一步先要把“中國製造”做到位元。現在有些品牌很浮躁,炒作概念,但工藝水準不行,結果三五年就消亡了。你看國外大牌子,在製造上都精益求精。真正有生命力的品牌,決不是一夜之間練成的。

也許您會說,這是一個很舊的故事,但對於那些為打入國際市場尋求突破口的中國賣家來說,前人的每一個印記都是可以借鑒的經驗。九層之台,起於壘土。“真正有生命力的品牌,決不是一夜之間練成的”。注重品質,注重服務,注重工藝,每一步都是前進路上的最堅實的路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