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郵票上的中國交通(上)

與交通運輸關係緊密, 新中國郵票中與交通運輸相關的內容比比皆是。 本期, 讓我們走進方寸天地, 來檢閱一下我們生活中的交通運輸吧。

1

最早的交通工具

最早, 人類利用動物作交通工具, 以動物的某些特性為己所用, 因此有了“信鴿傳書”“鴻雁傳書”這樣的故事, 2014-9“鴻雁傳書”講的就是“蘇武牧羊, 鴻雁傳書”的故事。 更多為人類所用的是馬, 它是人類的忠實朋友, 其速度、力量成為交通工具的首選。 1982年J8“中華全國集郵聯一大”小型張圖案採用了甘肅嘉峪關魏晉墓墓室壁畫的《驛使圖》。 兩千年來“絲綢之路”溝通著東西方文化交流,

在漠漠瀚海中跋涉, 擔負交通和運輸的是稱為“沙漠之舟”的駝隊, 2012-19“絲綢之路”小型張圖案中有一隊西行駝隊和東來馬隊的身影。

▲鴻雁傳書

▲絲綢之路

2

黃帝造車、任重致遠

中國古史記載“黃帝作車, 任重致遠”。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了“車”字。 車在戰爭中顯出神威, 春秋戰國時各國的強弱、大小都以“某乘之國”稱呼, 古人享用車輿是有嚴格等級規定的, 帝王家更以“天子駕六”為最高規格。

1980年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西側出土了銅車馬, 是秦始皇出巡時鹵簿的一組銅車馬, 這是2000年前的傑作。

我們在郵票中還能看到敦煌壁畫中唐代的木輪牛車。 在生產勞動中常見的有馬、牛等畜力拉的板車、獨輪車、雙輪手推車(平板車、排子車)。

▲秦始皇陵銅車馬

▲敦煌壁畫牛車

▲雙輪手推車

3

新中國交通車輛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很長時期, 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車, 因此也被稱為“自行車的王國”。 新中國郵票中經常有自行車的身影:J8“勝利完成第四個五年計劃”商店的櫥窗裡陳列著自行車, J154為農民在進行自行車載重比賽。

新中國成立後, 從一無所有開創了自己的汽車工業, 陸續研製出載貨卡車、轎車、吉普等各種車型, “七五”規劃中汽車工業被列為國家支柱產業, 我們來看一下新中國汽車工業的記錄:

1956年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了第一台“解放”牌載重汽車;

1958年5月生產了第一輛“東風”牌轎車;

1958年8月第一輛“紅旗”牌轎車出廠;

1960年濟南汽車製造廠試製了第一輛“黃河”牌JN150型8t重型卡車;

1965年北京汽車製造廠生產了第一代BJ212越野車;

1976年湖北十堰第二汽車製造廠生產了第一輛“東風”牌5噸載貨卡車。

紀40“自製汽車出廠紀念”郵票圖為一汽“解放”牌4噸載重汽車。“東風”牌載貨汽車多次出現在郵票上:T152“社會主義建設成就”有一枚為一輛“東風”牌5噸載貨汽車在總裝車間的組裝線上。其他的還有公共汽車(特75)、“紅旗”牌轎車、“北京”牌輕型越野汽車(1996-16)等。

▲自製汽車出廠紀念

▲“東風”牌載貨汽車

中國郵票上最早有火車圖案的,是民國元年(1912年)發行的“帆船”郵票,圖中帆船的背景上有飛馳的火車。1952年新中國自主製造了第一台“解放型”蒸汽機車,1958年研製的第一台電力機車名為“韶山型1號”,這些都上了郵票圖案。新中國郵票中經常出現各種火車身影,如:特8、紀69、J8、普18都是運煤敞車,特13、特67、T19、T36為油罐車,2006-30“和諧鐵路建設”選用各種鐵路上常用的機車:電力機車、“和諧”號動車、貨車、木材運輸車和油罐車以及高鐵的“子彈頭”。

▲“韶山型1號”電力機車

▲油罐車

▲口岸運輸

4

陸上交通設施

公路

中國第一條標準汽車公路是1913年修建的長潭公路(長沙—湘潭)。解放前夕,中國擁有的公路總里程只有8.07萬公里。新中國成立後,開始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1950—195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兩條連接內地和西藏拉薩的“天路”:康藏(原西康雅安—拉薩)公路,全長2271公里;青藏(青海西寧—拉薩)公路,全長2122公里,“康藏、青藏公路通車”郵票展示的是行駛在巍巍雪山間開闢的公路上的車隊。

▲康藏、青藏公路通車

如今,“高速公路”成為一個尋常的詞,沈大高速公路全長375公里,是中國大陸第一條高速公路,沿線有百米以上的大橋16座、互通式立交橋26座、跨線橋75座。

▲沈大高速公路

中國最早的鐵路是清光緒二年(1876年)英國怡和洋行修建的上海—吳淞鐵路。由於清政府頑固地堅持閉關鎖國的政策,直到光緒七年(1881年)才在李鴻章主持下修建了中國人自辦的第一條唐胥鐵路(唐山—胥各莊)。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是第一條中國人自主設計的鐵路。今天,國家版圖從南到北,由西至東形成了橫縱完整的路網系統。新中國郵票反映了我國鐵路建設成就:1996-22“鐵路建設”分別為大秦專用線、京九鐵路;2006-15“青藏鐵路”通車。

來源| 交通旅遊導報

1965年北京汽車製造廠生產了第一代BJ212越野車;

1976年湖北十堰第二汽車製造廠生產了第一輛“東風”牌5噸載貨卡車。

紀40“自製汽車出廠紀念”郵票圖為一汽“解放”牌4噸載重汽車。“東風”牌載貨汽車多次出現在郵票上:T152“社會主義建設成就”有一枚為一輛“東風”牌5噸載貨汽車在總裝車間的組裝線上。其他的還有公共汽車(特75)、“紅旗”牌轎車、“北京”牌輕型越野汽車(1996-16)等。

▲自製汽車出廠紀念

▲“東風”牌載貨汽車

中國郵票上最早有火車圖案的,是民國元年(1912年)發行的“帆船”郵票,圖中帆船的背景上有飛馳的火車。1952年新中國自主製造了第一台“解放型”蒸汽機車,1958年研製的第一台電力機車名為“韶山型1號”,這些都上了郵票圖案。新中國郵票中經常出現各種火車身影,如:特8、紀69、J8、普18都是運煤敞車,特13、特67、T19、T36為油罐車,2006-30“和諧鐵路建設”選用各種鐵路上常用的機車:電力機車、“和諧”號動車、貨車、木材運輸車和油罐車以及高鐵的“子彈頭”。

▲“韶山型1號”電力機車

▲油罐車

▲口岸運輸

4

陸上交通設施

公路

中國第一條標準汽車公路是1913年修建的長潭公路(長沙—湘潭)。解放前夕,中國擁有的公路總里程只有8.07萬公里。新中國成立後,開始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1950—195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兩條連接內地和西藏拉薩的“天路”:康藏(原西康雅安—拉薩)公路,全長2271公里;青藏(青海西寧—拉薩)公路,全長2122公里,“康藏、青藏公路通車”郵票展示的是行駛在巍巍雪山間開闢的公路上的車隊。

▲康藏、青藏公路通車

如今,“高速公路”成為一個尋常的詞,沈大高速公路全長375公里,是中國大陸第一條高速公路,沿線有百米以上的大橋16座、互通式立交橋26座、跨線橋75座。

▲沈大高速公路

中國最早的鐵路是清光緒二年(1876年)英國怡和洋行修建的上海—吳淞鐵路。由於清政府頑固地堅持閉關鎖國的政策,直到光緒七年(1881年)才在李鴻章主持下修建了中國人自辦的第一條唐胥鐵路(唐山—胥各莊)。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是第一條中國人自主設計的鐵路。今天,國家版圖從南到北,由西至東形成了橫縱完整的路網系統。新中國郵票反映了我國鐵路建設成就:1996-22“鐵路建設”分別為大秦專用線、京九鐵路;2006-15“青藏鐵路”通車。

來源| 交通旅遊導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