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江淮汽車銷量下滑嚴重,能否衝破黑暗走向光明呢?

對於江淮汽車來說, 2017上半年是一段“黑色經歷”, 但對於一個想變強變大的企業來說, 這卻是必經之路。

7月6日, 江淮汽車發佈了6月產銷快報, 報告顯示, 2017年6月份, 江淮汽車單月銷量(含乘用車、商用車)為34,864輛, 同比下跌20.57%, 跌幅較上個月有所收窄。

今年1~6月, 江淮汽車總銷量(含乘用車、商用車)為274,677輛, 相較於2016年的333,639輛, 同比下滑了17.67%。

根據這份產銷快報不難發現, 江淮汽車上半年銷量出現下滑, 主要是因SUV銷量大幅下滑所致。

今年6月份, 江淮汽車SUV總銷量為6,708輛, 相比去年同期的18,221輛大幅下滑63.19%。 今年上半年, 江淮汽車SUV共計銷售67,164輛, 同比下滑幅度達到53.29%, 相比去年的143,781輛, 可謂腰斬。

在SUV市場依舊火熱的大環境下, 曾經以瑞風S3在小型SUV市場獨佔鰲頭的江淮汽車, 狠狠地摔了一跤。 這一跤, 不可謂不痛, 但也足夠讓人清醒。

時間回到2004年, 當時以客車底盤起家的江淮汽車已經是國內商用車領域的龐然大物,

這一年, 時任江淮汽車董事長的左延安, 提出了“商轉乘”發展戰略。

2007年, 江淮首款轎車同悅正式亮相。 之後的幾年, 江淮新車投放節奏加快, 連續推出和悅、和悅RS兩款車。 至2010年, 江淮乘用車已擁有成型的產品體系, 公司在乘用車領域形成C、B、A、A0級轎車、SUV、MPV六大系列平臺, 乘用車業務也大規模增長。

2012年, 左延安卸任, 安進成為了江淮汽車新的掌舵人。 隨後, 江淮汽車確立了“做大做強商用車、做精做優乘用車”的發展戰略。 在隨後的幾年間, MPV、SUV成為江淮乘用車的重點發展領域。

很快, 瑞風S3、瑞風S5、瑞風S2等核心產品組成了江淮的SUV陣營, 在SUV市場剛開始火熱的情況下, 這幾款產品銷量迅速增長, 尤其是瑞風S3取得了江淮乘用車有史以來的最耀眼成績,

不僅迅速成為該細分市場的銷量冠軍, 而且上市僅31個月, 瑞風S3就迎來了第50萬輛下線, 這樣的成績對於發展乘用車不久的江淮汽車而言已是滿分表現。

一路走過, 江淮乘用車的發展可以用順風順水來形容, 並且在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情況下, 江淮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直到進入2017年, 市場競爭變得空前激烈, 江淮乘用車產品競爭力不足的問題開始暴露出來, SUV、MPV、新能源乘用車等各個領域都遭遇失利, 冰雪初融, 江淮乘用車卻又陷入嚴寒之中。

相比于2016年車市的皆大歡喜, 2017年的車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江淮汽車這家低調的企業一度因為銷量大幅下滑, 被輿論推到風口浪尖。

不過根據6月的產銷快報來看, 除了SUV業務之外, 江淮乘用車的其它業務已經恢復了增長, 其MPV銷量6月同比增長13.20%達到4,520輛, 轎車業務更是同比大增133.71%至3,272輛, 乘用車整體跌幅已有所縮窄。

在純電動乘用車領域, 江淮汽車銷量也同比大增122.46%達到3,001輛, 同樣為江淮汽車止血提供了助力。

而僅僅在以瑞風S3為首的SUV戰線上的失利, 能說明江淮汽車的前途暗淡嗎?在筆者看來, 經歷過“黑色上半年”的江淮汽車, 未來仍舊值得期待。

首先, 不得不承認的是, 江淮汽車在今年遭遇銷量大幅下滑絕不是源於偶然, 市場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江淮汽車在產品、品牌競爭力方面與主流品牌存在差距, 但正因為如此,一路順利走來的江淮汽車也開始反思自己,從而做出調整。

在5月份舉辦的2017中國汽車論壇上,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就表示,江淮要在把握戰略方向的基礎上堅持“六化”:即品牌向上化、技術領先化、產品平臺化、開發反覆運算化、製造精益化、市場國際化。

一直以來,江淮汽車的發展路線都是以正向研發為核心,在產品技術的研發上不吝惜成本,在眾多的汽車企業當中,江淮汽車稱得上是一家腳踏實地的企業。正如安進所言,“只有腳踏實地做研發,核心技術才不是廣告語”。

事實上,江淮汽車也開始推出更加高端的車型去向市場證明自己的技術實力和提升品牌形象,從去年的瑞風A60到今年的新旗艦瑞風S7,江淮正努力在困境中走出向上的一步。

就瑞風S7而言,越級的空間、豐富的科技配置以及配備的江淮自主研發的1.5TGDI發動機,都體現出了江淮汽車在乘用車領域的精進。相比於瑞風S3,可以明顯在瑞風S7身上感受到江淮乘用車競爭力的提升。

今年6月16日,瑞風S7正式上市,而隨著其銷量逐漸爬坡,江淮汽車在下半年有望持續回暖。瑞風S7的上市,也意味著江淮汽車開始從“瑞風S3時代”正式進入以瑞風S7為核心的“新乘用車時代”。當放下“小車冠軍”的榮耀,江淮乘用車開始向下一個目標進軍。

除此之外,江淮汽車還在今年正式與大眾汽車成立了新能源汽車合資公司,日前,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項目已經正式啟動,合資公司的首款新車也將於2018年正式上市。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江淮汽車今年的實力都比往年有所增強,儘管市場表現上有些差強人意,但對於江淮汽車來說,這卻是成長路上的寶貴經驗。到了下半年,就讓我們期待更強更堅韌的江淮汽車能否導演一場翻盤好戲。

但正因為如此,一路順利走來的江淮汽車也開始反思自己,從而做出調整。

在5月份舉辦的2017中國汽車論壇上,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就表示,江淮要在把握戰略方向的基礎上堅持“六化”:即品牌向上化、技術領先化、產品平臺化、開發反覆運算化、製造精益化、市場國際化。

一直以來,江淮汽車的發展路線都是以正向研發為核心,在產品技術的研發上不吝惜成本,在眾多的汽車企業當中,江淮汽車稱得上是一家腳踏實地的企業。正如安進所言,“只有腳踏實地做研發,核心技術才不是廣告語”。

事實上,江淮汽車也開始推出更加高端的車型去向市場證明自己的技術實力和提升品牌形象,從去年的瑞風A60到今年的新旗艦瑞風S7,江淮正努力在困境中走出向上的一步。

就瑞風S7而言,越級的空間、豐富的科技配置以及配備的江淮自主研發的1.5TGDI發動機,都體現出了江淮汽車在乘用車領域的精進。相比於瑞風S3,可以明顯在瑞風S7身上感受到江淮乘用車競爭力的提升。

今年6月16日,瑞風S7正式上市,而隨著其銷量逐漸爬坡,江淮汽車在下半年有望持續回暖。瑞風S7的上市,也意味著江淮汽車開始從“瑞風S3時代”正式進入以瑞風S7為核心的“新乘用車時代”。當放下“小車冠軍”的榮耀,江淮乘用車開始向下一個目標進軍。

除此之外,江淮汽車還在今年正式與大眾汽車成立了新能源汽車合資公司,日前,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項目已經正式啟動,合資公司的首款新車也將於2018年正式上市。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江淮汽車今年的實力都比往年有所增強,儘管市場表現上有些差強人意,但對於江淮汽車來說,這卻是成長路上的寶貴經驗。到了下半年,就讓我們期待更強更堅韌的江淮汽車能否導演一場翻盤好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