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厲害了!三明這個地方獲中央財政補助100萬元!

近期, 中央財政對我省5個特色小鎮給予專項補助資金500萬元, 分別是泉州南安漳州寮村和安溪湖頭鎮、三明永安吉山村、南平武夷山五夫鎮、龍岩長汀中複村, 每個小鎮分別獲得補助100萬元。

安排表如下:

三明永安吉山村

——以抗戰文化為主題的文物展示利用工程。

泉州南安漳州寮村

——以閩南紅磚建築文化、華僑文化為主題的文物展示利用工程。

漳州寮屬於官橋鎮漳裡村下轄的一個自然村, 地處閩南“金三角”的中心地帶, 距離官橋鎮區2公里, 福廈公路傍其東南而過, 沿公路向東北至泉州市區20公里, 往西南至廈門市區80公里。 與閩西的永安土樓被譽為福建的兩朵民居奇葩。

村落中有清南洋歸僑蔡啟昌及其子蔡資深(1839-1911)于清同治年間始建的多院落式聚落——蔡氏古民居建築群, 又名“大厝群”, 是泉州皇宮式大厝建築(俗稱“皇宮起”)的經典代表。 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又是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建築群大部分坐北朝南, 其建築佈局按“琵琶穴”風水格局進行建造。 建築群規模宏大、佈局嚴整、雕飾精美、內涵豐富, 是泉州宮式大厝建築的典型代表。 這組聚落建築群不僅集中表現了閩南紅磚聚落成熟的建築、雕刻、文化藝術, 而且反映了印度佛教、伊斯蘭教、南洋文化、西方文化在建築、裝飾等方面的交融, 幾乎全部採用紅磚、紅瓦、紅地面,

形成了與中國其他傳統民居截然不同的濃烈、鮮明的色彩主題。

村落中還有11座同類型的傳統風貌建築分佈于蔡氏古民居建築群周邊。

安溪湖頭鎮

——以僑鄉文化、李光地文化為主題的文物展示利用工程。

南平武夷山五夫鎮

——以朱子文化為主題的文物展示利用工程。

龍岩長汀中複村

——以紅色文化、長征文化為主題的文物展示利用工程。

建設特色小鎮有哪些原則,哪些事不能做,一起來看通知的要求:

尊重小鎮現有格局、不盲目拆老街區

順應地形地貌。小鎮規劃要與地形地貌有機結合,融入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彰顯優美的山水格局和高低錯落的天際線。嚴禁挖山填湖、破壞水系、破壞生態環境。

保持現狀肌理。尊重小鎮現有路網、空間格局和生產生活方式,在此基礎上,下細緻功夫解決老街區功能不完善、環境髒亂差等風貌特色缺乏問題。嚴禁盲目拉直道路,嚴禁對老街區進行大拆大建或簡單粗暴地推倒重建,避免採取將現有居民整體遷出的開發模式。

延續傳統風貌。統籌小鎮建築佈局、協調景觀風貌、體現地域特徵、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新建區域應延續老街區的肌理和文脈特徵,形成有機的整體。新建建築的風格、色彩、材質等應傳承傳統風貌,雕塑、小品等構築物應體現優秀傳統文化。嚴禁建設“大、洋、怪”的建築。

保持小鎮宜居尺度、不盲目蓋高樓

建設小尺度開放式街坊住區。應以開放式街坊住區為主,尺度宜為100—150米,延續小鎮居民原有的鄰里關係,避免照搬城市居住社區模式。

營造宜人街巷空間。保持和修復傳統街區的街巷空間,新建生活型道路的高寬比宜為1:1至2:1,綠地以建設貼近生活、貼近工作的街頭綠地為主,充分營造小鎮居民易於交往的空間。嚴禁建設不便民、造價高、圖形象的寬馬路、大廣場、大公園。

適宜的建築高度和體量。新建住宅應為低層、多層,建築高度一般不宜超過20米,單體建築面寬不宜超過40米,避免建設與整體環境不協調的高層或大體量建築。

傳承小鎮傳統文化、不盲目搬襲外來文化

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小鎮傳統格局、歷史風貌,保護不可移動文物,及時修繕歷史建築。不要拆除老房子、砍伐老樹以及破壞具有歷史印記的地物。

活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挖掘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建設一批生產、傳承和展示場所,培養一批文化傳承人和工匠,避免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低俗化、過度商業化。

體現文化與內涵。保護與傳承本地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獨特文化標識和小鎮精神,增加文化自信,避免盲目崇洋媚外,嚴禁亂起洋名。

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強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和檢查,住建部將定期對已認定特色小鎮有關情況進行檢查。

南平武夷山五夫鎮

——以朱子文化為主題的文物展示利用工程。

龍岩長汀中複村

——以紅色文化、長征文化為主題的文物展示利用工程。

建設特色小鎮有哪些原則,哪些事不能做,一起來看通知的要求:

尊重小鎮現有格局、不盲目拆老街區

順應地形地貌。小鎮規劃要與地形地貌有機結合,融入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彰顯優美的山水格局和高低錯落的天際線。嚴禁挖山填湖、破壞水系、破壞生態環境。

保持現狀肌理。尊重小鎮現有路網、空間格局和生產生活方式,在此基礎上,下細緻功夫解決老街區功能不完善、環境髒亂差等風貌特色缺乏問題。嚴禁盲目拉直道路,嚴禁對老街區進行大拆大建或簡單粗暴地推倒重建,避免採取將現有居民整體遷出的開發模式。

延續傳統風貌。統籌小鎮建築佈局、協調景觀風貌、體現地域特徵、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新建區域應延續老街區的肌理和文脈特徵,形成有機的整體。新建建築的風格、色彩、材質等應傳承傳統風貌,雕塑、小品等構築物應體現優秀傳統文化。嚴禁建設“大、洋、怪”的建築。

保持小鎮宜居尺度、不盲目蓋高樓

建設小尺度開放式街坊住區。應以開放式街坊住區為主,尺度宜為100—150米,延續小鎮居民原有的鄰里關係,避免照搬城市居住社區模式。

營造宜人街巷空間。保持和修復傳統街區的街巷空間,新建生活型道路的高寬比宜為1:1至2:1,綠地以建設貼近生活、貼近工作的街頭綠地為主,充分營造小鎮居民易於交往的空間。嚴禁建設不便民、造價高、圖形象的寬馬路、大廣場、大公園。

適宜的建築高度和體量。新建住宅應為低層、多層,建築高度一般不宜超過20米,單體建築面寬不宜超過40米,避免建設與整體環境不協調的高層或大體量建築。

傳承小鎮傳統文化、不盲目搬襲外來文化

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小鎮傳統格局、歷史風貌,保護不可移動文物,及時修繕歷史建築。不要拆除老房子、砍伐老樹以及破壞具有歷史印記的地物。

活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挖掘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建設一批生產、傳承和展示場所,培養一批文化傳承人和工匠,避免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低俗化、過度商業化。

體現文化與內涵。保護與傳承本地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獨特文化標識和小鎮精神,增加文化自信,避免盲目崇洋媚外,嚴禁亂起洋名。

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強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和檢查,住建部將定期對已認定特色小鎮有關情況進行檢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