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從90億到790億,普洛斯只用了9年

曾被質疑為內部人遊戲的普洛斯私有化, 宣告成功, 成為亞洲史上最大一起並購交易。

2008年底, 新加坡國家政府投資公司(GIC)宣佈以13億美金(約90億人民幣)成功收購Prologis在中國的資產和日本的產業基金權益以及相應的預估債務。

不到9年, 今日午間, 已是上市公司的普洛斯公佈中國財團116億美元(約790億人民幣)成功收購。 收購價每股按3.38新幣計, 停牌前普洛斯每股2.7新幣。 這是亞洲發生的最大一起並購交易。 收購後, 普洛斯將隨後退市。

根據普洛斯2016年年報, 在GIC接手普洛斯至今, 其間接持股方式控制公司, 仍然是普洛斯的第一大股東, 占總股本的36.57%, 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作為第二大股東持股8.14%, 貝萊德集團(BlackRock Group)為第三大股東持股6.99%, 而美銀美林集團(BoA ML Group)作為第四大股東持股5.31%。 可以估算, GIC通過這樁收購, 收穫了不菲的收益。

出手購買普洛斯的中國財團則包括五方面:厚樸投資占股21.3%、萬科集團占股21.4%、高瓴資本占股21.2%、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占股15%、普洛斯管理層占股21.2%。

GIC稱, 支援普洛斯的私有化交易。

根據普洛斯2016年年報, 公司實現7.77億美元的收入, 同比增長10%;實現7.19億美元的歸母淨利潤, 同比增長48%。 普洛斯在中國區總資產122億美元總開發面積達2670萬平方米, 其中建成面積為1490萬平方米, 在建面積1170萬平方米, 並另外包括1210 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

作為現代化物流地產界毫無爭議的霸主, 普洛斯在其2003年入主中國後, 僅10年時間內由14萬平方米地產起家, 增長百倍至1500萬平的物業資產, 即使將前十名其他企業擁有的土地份額全部加起來, 也不及其三分之二, 而各大物流、電商、高端製造業也爭先欲成為其客戶。

幾年之間, 從90億到790億元, 作為一個外資完全控股的地產商,

普洛斯為何能在房地產這一政府高度把控的行業做的風生水起?其在中國如此成功的秘訣究竟是什麼?是否有值得我國企業借鑒之處?

來看看普洛斯的「成功學」:

高效管理+先發優勢+拿地優勢

1.高效合理的閉環戰略模式

公司的三大業務, 物業開發、物業運營、基金管理形成一個內生的、高效的、安全的閉環模式:由物業開發部門開發優質的物流產業園專案, 隨後交由運營部門進行運營, 等利潤穩定之後由自行管理並參投的基金收購, 一方面相當於加杠杆進行物流地產開發, 另一方面則達到了快速回籠資金的作用, 使平均10年才能收回的資金週期縮短到了2-3年。

2.早期進入市場, 擁有資源先發優勢

早在2002年普洛斯進入中國市場時, 國內雖已有“物流地產”這一概念, 但整體的運營水準與物流設施品質和國外先進物流設施不可同日而語。 大部分仍為老舊的傳統物流倉庫, 只擁有簡單的貨物儲藏功能。

而普洛斯帶來的現代化整體物流解決方案快速吸引了企業客戶和地方政府的注意, 既提高了客戶效率, 又為地方財政帶來了實際的增長。 於是作為現代物流地產的先行者, 獲得了各地政府的扶持, 並在最重要的土地資源的獲取上得到了許多優勢。

相比之下, 隨後進入中國市場的類似的物流集團, 如美國的安博、Goodman、Blogis以及新加坡的凱德置地(CapitaLand)、豐樹集團(MapleTree)等, 雖然能夠提供類似的現代化物流服務, 但在土地資源獲得上遠比不上普洛斯早期的優勢,

從而無法進行同樣高速的發展。

3.緊抓戰略合作夥伴, 保證拿地資源優勢

雖然早期的進入市場為普洛斯帶來了巨大優勢, 但隨著近年來我國土地政策的逐步收緊, 尤其是工業倉儲用地供給逐年下降, 再加上現代化倉儲物流的後入者也加大了市場競爭力度, 各個省市區域的倉儲土地都不再像以前那樣唾手可得。 這時, 是否擁有當地語系化的, 具有政府及商界資源的戰略合作夥伴則顯得十分重要。

普洛斯通過出讓股權、邀請認購旗下基金份額、甚至投資入股的形式積極與中國各方政企資源有關的資本力量結盟,包括具有影響力的個人如馬雲(阿裡巴巴)、方風雷(厚樸資本);投資合作的企業包括傳化物流、中儲股份、中集集團、中國航港、海爾集團等;而在擁有政府背景的資本方,則拉攏了中國人壽、中銀國際、以及我國的主權基金中投公司成為戰略投資夥伴。

而正是由於如此多重量級的中國當地語系化集團企業及個人為其背書,普洛斯在當下日益收緊的土地政策下仍頻頻拿地,展現了其聯合各方資源的優勢。

巨大發展空間+B2C打開市場需求

1.現代化物流倉儲“質”和“量”都存在巨大發展空間

目前我國的物流倉儲產業,無論從“數量”、還是“品質”都遠遠落後于發達國家水準,有巨大發展空間。

在數量上,中國日益增長的製造業進出口、零售及電商業務、相關協力廠商物流產業的巨大規模產生的物流需求與嚴重不足的社會物流供給相矛盾。根據世邦魏理仕以及中國倉儲協會的報告稱,目前我國的人均物流面積為0.4平方米,與美國的5.5平方米仍有約13倍的差距;

在品質上,中國由整體產業化升級所導致的高端、智慧化的現代化物流設施需求與總體上技術處於落後物流設備供給相矛盾。在市場上6億平方米的物流倉儲設施供給中,僅有五分之一為現代化倉儲物流設施,大部分仍為傳統模式下的物流設施,提供效率低下的物流服務。

2.B2C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帶來機遇

眾所周知,我國的電子商務正處於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2012-2015年的平均增速在50%左右,而電商系統運轉的核心便是龐大的物流倉儲網路。特別在當下,B2C電商規模正逐漸佔據更加主導的地位,其作為更加高端的電商零售平臺必然更需要現代化的整套物流設施解決方案,將會是促使整個現代化物流地產行業擴張的主要生力軍。

可以說,普洛斯高速發展的9年,恰恰是中國電商崛起的黃金時期,外在的機遇加上穩健戰略和激進的戰術,共同成就了它的高速增長。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收購普洛斯的中國財團中,包括萬科,業內認為,這項收購符合萬科對物流地產的一貫發展眼光。2015年末,萬科撤銷物流地產事業部,成立萬科物流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彼時,萬科便表示,未來將在住宅和傳統商辦地產之外,積極拓展消費地產、產業地產,以及地產延伸業務。其中,物流地產是產業地產業務重點方向之一。根據比例計算,萬科集團出資將達到170億元人民幣。

萬科領銜收購普洛斯,是王石卸任董事會後短短半個月內,第二次大手筆發起收購。

作者:排雲

編輯:排雲

普洛斯通過出讓股權、邀請認購旗下基金份額、甚至投資入股的形式積極與中國各方政企資源有關的資本力量結盟,包括具有影響力的個人如馬雲(阿裡巴巴)、方風雷(厚樸資本);投資合作的企業包括傳化物流、中儲股份、中集集團、中國航港、海爾集團等;而在擁有政府背景的資本方,則拉攏了中國人壽、中銀國際、以及我國的主權基金中投公司成為戰略投資夥伴。

而正是由於如此多重量級的中國當地語系化集團企業及個人為其背書,普洛斯在當下日益收緊的土地政策下仍頻頻拿地,展現了其聯合各方資源的優勢。

巨大發展空間+B2C打開市場需求

1.現代化物流倉儲“質”和“量”都存在巨大發展空間

目前我國的物流倉儲產業,無論從“數量”、還是“品質”都遠遠落後于發達國家水準,有巨大發展空間。

在數量上,中國日益增長的製造業進出口、零售及電商業務、相關協力廠商物流產業的巨大規模產生的物流需求與嚴重不足的社會物流供給相矛盾。根據世邦魏理仕以及中國倉儲協會的報告稱,目前我國的人均物流面積為0.4平方米,與美國的5.5平方米仍有約13倍的差距;

在品質上,中國由整體產業化升級所導致的高端、智慧化的現代化物流設施需求與總體上技術處於落後物流設備供給相矛盾。在市場上6億平方米的物流倉儲設施供給中,僅有五分之一為現代化倉儲物流設施,大部分仍為傳統模式下的物流設施,提供效率低下的物流服務。

2.B2C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帶來機遇

眾所周知,我國的電子商務正處於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2012-2015年的平均增速在50%左右,而電商系統運轉的核心便是龐大的物流倉儲網路。特別在當下,B2C電商規模正逐漸佔據更加主導的地位,其作為更加高端的電商零售平臺必然更需要現代化的整套物流設施解決方案,將會是促使整個現代化物流地產行業擴張的主要生力軍。

可以說,普洛斯高速發展的9年,恰恰是中國電商崛起的黃金時期,外在的機遇加上穩健戰略和激進的戰術,共同成就了它的高速增長。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收購普洛斯的中國財團中,包括萬科,業內認為,這項收購符合萬科對物流地產的一貫發展眼光。2015年末,萬科撤銷物流地產事業部,成立萬科物流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彼時,萬科便表示,未來將在住宅和傳統商辦地產之外,積極拓展消費地產、產業地產,以及地產延伸業務。其中,物流地產是產業地產業務重點方向之一。根據比例計算,萬科集團出資將達到170億元人民幣。

萬科領銜收購普洛斯,是王石卸任董事會後短短半個月內,第二次大手筆發起收購。

作者:排雲

編輯:排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