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國爭霸導致戰爭與殺戮不斷,如何看待春秋諸侯構建新型大國關係

春秋時期, 由於各諸侯國連年的戰爭與衝突, 征戰與殺伐不斷, 不僅消耗著各自國家的財力與軍長, 也讓士卒們陷於殺戮與被殺之間, 民眾生活處於困苦之中。 怎麼樣才能擺脫這樣的現狀, 尋求一種令各國和平相處的新型國家關係就成為有識之士的奮鬥目標。

拉開戰幕的春秋爭霸

宋國大夫, 官居左師的向戎敏感地察覺到各諸侯國的實際情況, 再加上其本人與晉國執政趙武和楚國令尹屈建有著良好的個人關係, 開始奔走于春秋大國晉、楚之間, 試圖在衝突與戰爭頻發的那個年代裡, 找到平衡各方利益的方法, 達成休兵停戰, 與民休息, 和平共存的國際協議。

春秋各國勢力圖

前546年, 經過向戎大夫的不懈努力, 諸侯皆表示贊同, 尤其是那些有實力參與爭霸的大國, 晉、楚、齊等國及晉楚兩國集團中附庸的小諸侯國。 十四國諸侯會于宋, 決定以晉、楚兩大國為地位同等的盟主, 除齊、秦兩國外, 其他各諸侯國都從屬於晉、楚兩個大國, 並且必須承擔晉、楚兩國規定的朝貢等義務, 歷史上把這次弭兵大會稱為“第二次弭兵運動”。

連年征戰各國疲憊不堪

當時北方霸主晉國內部卿大夫相互傾軋、兼併, 內部衝突不斷, 無法形成合力與南方霸主楚國進行爭霸, 而楚國則受到東南正強勢崛起的吳國牽制, 也無法顧及與晉爭霸中原, 雙方都想避免大國直接的衝突, 在此背景下, 繼華元主持第一次弭兵大會的三十年後, 春秋各國間又再次達成了第二次弭兵協定。

會盟弭兵大會

雖然在結盟大會上也有點小插曲, 大國總是要講個面子, 凡事都要爭個先後, 不過由於有智慧的晉國大夫叔向, 以及宋國國君宋平公斡旋, 一些小矛盾也迎刃而解, 最後結果是皆大歡喜。 晉楚兩國86年的對抗爭霸結束了。

這次由楚國令尹屈建和晉國正卿趙武積極配合, 宋國大夫向戎發起的旨在構建春秋時代大國新關係的弭兵運動的成功, 可以稱得上是春秋時期最為突出的外交活動。

人們辛勤耕作

向戌“弭兵”之會以後, 晉楚之間四十多年沒有發生大的戰爭, 其他國家間的戰爭也很少。人們期待已久的和平局面出現了,它對恢復、發展各諸侯國的經濟起了積極作用,尤其是北方國家。此後的戰爭從以往戰爭頻仍的中原地區移到了東南地區的吳、楚,吳、越之間。

其他國家間的戰爭也很少。人們期待已久的和平局面出現了,它對恢復、發展各諸侯國的經濟起了積極作用,尤其是北方國家。此後的戰爭從以往戰爭頻仍的中原地區移到了東南地區的吳、楚,吳、越之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