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大河家,從那時起,註定要與大禹的名字相連

《大河家, 一個迷人的傳奇》文/王發茂

選稿:中鄉美審編王發茂 文圖編輯:丁錄年 柳絲青青

大自然的詭異, 成就了山與溝的阻隔,

咆哮的洪流, 淹沒了即將成熟的黍麥。

大禹, 洪鐘般的聲音, 震響在山谷。 積石山, 在戰慄, 在哀號。

一群衣能避羞的遠古人, 在山谷間赤身搏鬥。 他們搏擊懸崖絕壁, 搏擊驚濤駭浪。

大河家, 從那時起, 註定要與大禹的名字相連。

禹王石, 靜靜地俯臥。

大禹的身影, 在後人們的腦際留存。

極目四顧, 禹王似乎還在奔波。 小憩後的喘息聲, 還在喘。

三過家門, 不是虛無。

三角石上, 仍冒著縷縷煙火。 幾十、幾百、上千的遠古先祖, 等不及黍麥的蒸熟, 還在掙命。

戰天鬥地的呼號聲, 在絕壁山崖間迴響。

石頭做成的工具, 在斬蛟崖上碰撞。 一聲聲斧鑿, 震顫著兩岸的絕壁。

留在崖上的鑿痕, 隱約浮動。 浮動的隱約影, 也許是大禹的鑿山工。

山崖下的禹王洞, 棲息著成百上千遠古的鑿山工。

佇立的身影, 構想著這樣一幅場景:頭並著頭, 肩挨著肩, 腳蹭著腳。 地面上滿地的枯葉敗枝。 忙碌過後, 在篝火的燃燒中, 慢慢睡去。

禹王廟的遺跡, 記錄著後人的虔誠。

跪伏的背影, 點燃了香燭。 人們的記憶, 卻能把禹王的光輝照亮。

導河積石, 河流入海。 怎樣的一副驚心動魄?

咆哮的洪流, 從此平靜了許多。 折騰了九道十八彎, 終歸在渤海邊落腳。

臨津渡, 一個永遠的古跡, 訴說著隋煬帝的偉業。

同時, 也把上世紀人們的記憶喚醒:

衣衫襤褸的藏族婦女, 樸實憨厚的土族阿姑, 頭頂蓋頭的伊斯蘭村姑, 相約在大河家集市, 互換著貨物。 木柴、芹菜、水果、大蒜, 繩子, 刀斧, 一次次在手中晃動。

全國百個美麗城鎮建設的號角吹響, 大河家已今非昔比:

高樓林立, 街面整潔, 商鋪興隆, 煥發出多彩迷人的光芒。

各族群眾在小康路上, 攜手並進, 共築中國夢。

王發茂, 筆名, 田園, 田園閑客, 男, 土族, 本科學歷, 祖籍青海民和三川, 遷居積石山縣。 現為某高中高級教師。 喜讀文學作品, 嘗試寫詩, 散文, 小說, 有多篇作品在《民族日報》、《中國鄉間美文》、臨夏文聯網路平臺、羚城文學網路平臺、《詩燈》文學平臺、關東文學平臺、中鄉美平臺、燈花物語平臺發表。 喜歡山水名勝, 喜愛一花一草, 鍾情文字, 充實生活, 享受快樂!

相信堅持即勝。 在餘生陪文學走一程坎途,

今生則無憾!

已加盟中鄉美鄉間美文文化傳媒公司, 兼任中國鄉間美文編審。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