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在佛前燒香祈福,能否得到佛的庇佑?釋迦牟尼如是說

深山古刹, 鐘聲悠悠, 山再高, 也高不過信徒的禮佛之心, 路再遠, 也總有人用自己的雙腳一步步去丈量。

香煙嫋嫋, 佛號聲聲, 飄散開來的, 有虔誠的禮佛之意, 也難免摻雜了欲念的渴求之心。

翻山越嶺, 來到佛前燃起一支香, 你是禮佛敬佛?為了修行尋師找法?

跋山涉水, 在佛前燃起了一支香, 你是為財為利?為了在世間“出人頭地”?

千百年來, 世人已習慣了在泥土塑成的佛像前下跪, 下跪的人多了, 就有人忘了為何下跪, 跪得人多了, 泥土的塑像就被跪成了神。 只要成了“神”, 不論你是泥土, 還是檀香木, 不管你有沒有鍍了金, 自然會有人來跪著向你乞討些什麼。

世人要不要拜佛禮佛?答案是毫不含糊的:要!

但拜佛禮佛, 不為向一個“大神”索要財色名利, 而是對生命宇宙之真理的敬畏, 是對真, 善, 美的求索, 是為了淨化善惡摻半的人性為光明、潔淨的佛性。

釋迦牟尼在《金剛經》裡說: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 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 須菩提。 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 轉輪聖王即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 如我解佛所說義。 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 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佛像供奉在寺院裡受人禮拜, 是提醒人們精進修行, 昇華生命, 並非讓人們在他面前求得財色名利, 滿足一己私欲。

燒了香, 拜了佛, 到底靈不靈, 有沒有感應, 無須再問佛菩薩, 無須請教法師。 只要問問自己, 在點起那柱香, 叩下那個頭的時候, 自己的心思是為求得佛道, 還是為了滿足自我之私心?

前者, 必是佛心大悅, 蓮花盛開, 龍天護佑!

若是後者, 那也只是自己無量無盡的妄想雜念之中的一個念想, 在茫茫宇宙間飄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