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左宗棠的耕讀本色

左宗棠的耕讀本色

王開林

嘉慶十七年(1812)冬, 左宗棠出生于湖南省湘陰縣東鄉左家塅, 祖父左人錦是窮秀才, 以耕讀為本, 以授徒為業, 父親左觀瀾也是窮秀才, 長年坐館, 教書育人, 兩袖清風, 一懷明月。 左宗棠二十一歲中舉, 此後三次赴京參加會試, 均名落孫山, 他內心不服氣容或有之, 但這宗苦悶終究敵不過另一宗快慰, 他在京城的大小書肆淘到了一大堆農書和醫書, 竟如獲至寶。

道光十二年(1832), 左宗棠入贅湘潭周家, 妻子周詒端溫潤賢德, 不乏詠絮之才,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 她完全認同夫君以耕讀為本的想法,

卜居鄉間時, 她賦七言絕句一首以示道義上的支持:“清時賢俊無遺逸, 此日溪山好退藏。 樹藝養蠶皆遠略, 從來王道重農桑。 ”左宗棠退隱鄉間, 不肯出仕, 周夫人並無微詞, 但她深明大義, 十分瞭解夫君的抱負和才能, 因此也表明了更高的期許:“書生報國心常在, 未應漁樵了此生。 ”

左宗棠做上門女婿, 在湘潭周家生活的那段時期心情是愉快的。 他依照比例, 親手繪製了一幅縱橫九尺、別以五色的全國地圖。 他寫信告訴次兄宗植:“日來已著手畫稿, 每一稿成, 則弟婦為影繪之, 遇有未審, 則共取架上書翻查之, 十得八九, 其助我殊不淺也。 ”他們夫唱婦隨, 合作的情形別有趣味, 並不輸給趙明誠與李清照的猜書賭茶。 在這封信中,

左宗棠還寫道:“新作小樓, 極為軒豁, 左圖右史, 樂此不疲。 又作一聯語雲:‘身無半畝, 心憂天下;讀破萬卷, 神交古人。 ’雖不免誇大, 然自覺志趣不凡, 知兄必斥其狂態逼人矣!”二十五歲的年紀, 左宗棠專治實學, 造詣精深, 想必左二哥贊他都來不及, 怎會斥責小弟?

從二十九歲到三十七歲, 左宗棠在安化陶家坐館八年, 專授一徒, 此徒是已故兩江總督陶澍的兒子陶桄, 也是左宗棠的東床快婿。 在此期間, 他將耕讀為本的想法和實踐充分結合起來, 做到了有名有實。

“買山而隱, 為苟全之計”, “但願長為太平有道之民”, 左宗棠並非口頭說說、筆頭寫寫而已。 祖上只傳下幾十畝薄田, 長兄宗棫去世後, 他與二哥宗植不忍分割家業, 就將田產悉數留給了寡嫂。

左宗棠在安化陶家坐館, 每年束脩能得二百兩白銀, 家中用度多方撙節, 四年的積蓄足以讓左宗棠了卻一樁心願。 道光二十三年(1843), 左宗棠相中湘陰縣東鄉的柳莊, 購入七十畝土地, 建成小型莊園, “略以古農法之便於今者行之”, “日與庸人緣隴畝”, 植桑栽茶種稻穀, 還喂了豬, 養了魚, 雞鴨成群結隊, “別有一段樂意”。 咸豐二年(1852), 左宗棠為左氏家廟撰寫新聯:“縱讀數千卷奇書, 無實行不為識字;要守六百年家法, 有善策還是耕田。 ”年逾不惑, 他仍然以耕讀為本, 認為“良農勝過貴仕”, “務實學之君子必敦實行”。

左宗棠自號“湘上農人”。 他的語錄之一是:“農為人生第一要務。 ”他的語錄之二是:“治生自以務農為先務。 果欲為隱居求志之處士,

太平有道之良民, 舍躬稼其何從乎?”道光十八年(1838), 左宗棠第三次會試落第, 在家書中寫道:“榜發, 又落孫山。 從此款段出都, 不復再踏軟紅, 與群兒爭道旁苦李矣。 ”這次出遠門, 他最大的收穫仍是購買了許多足供探討的農書, 寫信給周夫人:“他日歸時, 與吾夫人閉門伏讀, 實地考察, 著為一書, 以詔農圃, 雖長為鄉人以沒世, 亦足樂也。 君能為孟德曜, 吾豈不能為仲長統乎?” 仲長統是東漢末年的狂生, 不樂名位, 性喜卜居清曠, 其高論影響後世:“使居有良田廣宅, 背山臨流, 溝池環匝, 竹木周布, 場圃築前, 果園樹後。 舟車足以代步涉之艱, 使令足以息四體之役。 養親有兼珍之膳, 妻孥無苦身之勞。 良朋萃止, 則陳酒肴以娛之;嘉時吉日,
則享羔豚以奉之。 躕躇畦苑, 遊戲平林, 濯清水, 追涼風, 釣遊鯉, 弋高鴻。 諷於舞雩之下, 詠歸高堂之上。 安神閨房, 思老氏之玄虛;呼吸精和, 求至人之仿佛。 與達者數子, 論道講書, 俯仰二儀, 錯綜人物。 彈《南風》之雅操, 發清商之妙曲。 逍遙一世之上, 睥睨天地之間。 不受當時之貴, 永保性命之期。 如是, 則可以淩霄漢, 出宇宙之外矣。 豈羨夫入帝王之門哉!”左宗棠與仲長統似又不似, 二人性情狂簡相類, 但仲長統秉承道家思想, 清靜逍遙, 左公尊儒崇墨, 經世致用而摩頂放踵。

左宗棠重視農耕, 他特別喜歡陶淵明《讀〈山海經〉》中的詩句——“既耕亦已種, 時還讀我書”, 耕讀者的愜意溢於言表。 他有個見解與眾不同:孔子訓斥樊遲, 孟子責備陳相, 原意在於勸導學人立志要立大志和遠志, 並非說讀書人不應當務農。由於後儒講習不明,“遂至博極群書,不知五穀,甯奔走於風塵,而怠荒於稼穡,名為學者,實等遊民”。古代大賢伊尹生於畎畝,諸葛亮躬耕南陽,務農有何不妥?左宗棠不僅喜愛幹農活,而且編著了一部《朴存閣農書》,只可惜未及付梓就散失了。

道光二十五年(1845),左宗棠寫信給恩師賀熙齡,彙報鄉居生活,談及農事,筆歌墨舞:“鄉居不能不耕田。耕田有數善:歲入之數較多,山澤之利並得,可以多蓄庸力,可以多飼雞豚,可以知艱難,可以習勞苦。……今居鄉既久,乃益習其利。明歲亦督耕十余石田矣。世間惟此事最雅、最正、最可久恃,而人每不之務,實為可歎耳!”務農好處多,左宗棠的身板子較絕大多數書生更為硬朗,他敦勸摯友胡林翼去田間地頭親身體驗,後者心存疑惑,諮詢本家幾位叔叔,都說這不是讀書人修身齊家的良策,於是他就放棄了。日後,左公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位“救火隊長”之一,吃了不少苦頭,辦了許多大事,活到了七十四歲高齡,相比而言,胡林翼體弱多病,只活了五十歲,未盡其才,著實可惜。

左宗棠以耕讀為本,受益良深,其犖犖大端有四:一,知稼穡之勞苦,曉民生之艱難,日後他做封疆大吏,重民命、惜民力均出於自覺;二,以實學指導實踐,以實踐驗證實學,力戒空疏,務求切實;三,收放自如,進退有據,進則能兼濟天下,退則能獨善其身;四,小處著手,大處著眼,經世致用,有根有源。由此可見,左宗棠大器晚成,絕非偶然。

並非說讀書人不應當務農。由於後儒講習不明,“遂至博極群書,不知五穀,甯奔走於風塵,而怠荒於稼穡,名為學者,實等遊民”。古代大賢伊尹生於畎畝,諸葛亮躬耕南陽,務農有何不妥?左宗棠不僅喜愛幹農活,而且編著了一部《朴存閣農書》,只可惜未及付梓就散失了。

道光二十五年(1845),左宗棠寫信給恩師賀熙齡,彙報鄉居生活,談及農事,筆歌墨舞:“鄉居不能不耕田。耕田有數善:歲入之數較多,山澤之利並得,可以多蓄庸力,可以多飼雞豚,可以知艱難,可以習勞苦。……今居鄉既久,乃益習其利。明歲亦督耕十余石田矣。世間惟此事最雅、最正、最可久恃,而人每不之務,實為可歎耳!”務農好處多,左宗棠的身板子較絕大多數書生更為硬朗,他敦勸摯友胡林翼去田間地頭親身體驗,後者心存疑惑,諮詢本家幾位叔叔,都說這不是讀書人修身齊家的良策,於是他就放棄了。日後,左公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位“救火隊長”之一,吃了不少苦頭,辦了許多大事,活到了七十四歲高齡,相比而言,胡林翼體弱多病,只活了五十歲,未盡其才,著實可惜。

左宗棠以耕讀為本,受益良深,其犖犖大端有四:一,知稼穡之勞苦,曉民生之艱難,日後他做封疆大吏,重民命、惜民力均出於自覺;二,以實學指導實踐,以實踐驗證實學,力戒空疏,務求切實;三,收放自如,進退有據,進則能兼濟天下,退則能獨善其身;四,小處著手,大處著眼,經世致用,有根有源。由此可見,左宗棠大器晚成,絕非偶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