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品質+創新“助推供給側改革 伊利集團繼續領跑亞洲乳企

自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 供給側改革一直是社會熱議的話題。 2017年初發佈的中央1號檔, 更是鎖定農業供給側改革, 力求提高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 作為中國乳製品行業的領軍企業, 伊利集團積極回應國家政策, 深耕供給側改革, 著力提升有效供給能力和食品安全水準, 在改革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根據荷蘭合作銀行發佈的最新一期全球乳業排名, 伊利集團以約90億美元的營收再度入選全球八強, 蟬聯亞洲第一。 除了此項以營收為評價標準的排名, 過去一年裡, 伊利還先後在全球權威的品牌影響力、消費者信賴度等多維度評比中連續榮獲第一的殊榮,

體現了企業在亞洲乃至全球全方位的綜合領先優勢。

投資人士評價說, 伊利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 正是得益於率先進行供給側改革, 並且嚴格地貫徹在企業的具體生產經營之中。

對此, 潘剛董事長認為, 乳業供給側改革要注重以創新和品質為基點。 堅持品質信條, 打造“品質企業”, 在發展過程中, 始終把品質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同時也要堅持創新驅動, 鼓勵全員創新, 通過創新挖掘潛力、提高效率, 點燃企業發展的新“引擎”。

用工匠精神保證品質生命線

“民以食為天, 食以安為先”, 對於中國乳製品企業來說, 要想做好乳業供給側改革, 需從把握好乳品質量安全開始。

伊利集團作為我國品質企業的典範, 一直以來都堅持“品質為先”的標準, 秉承“伊利即品質”的信念, 用高品質產品回饋社會信賴。

在伊利看來, 1%的不合格產品, 到了消費者手裡就是100%的不合格產品。 一次, 一名伊利員工發現產品包裝底部有輕微的劃痕, 即刻堅決要求停機檢查。 最終經過地毯式地排查, 在設備鏈條的深處找到了一個不到一毫米的毛刺。 這個廣為流傳的“拔毛刺”的故事正是伊利工匠精神的寫照。

同時, 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對產品品質的把控, 伊利通過全球織網戰略佈局, 與SGS(瑞士通用公證行)、LRQA(英國勞氏品質認證有限公司)和 Intertek(英國天祥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持續升級伊利全球品質安全管理體系, 率先通過“品質領先3210戰略”,

實現了從源頭到終端每個食品安全和品質控制關鍵點的監測、分析、把控和預防。

這些舉措的實施, 保證了伊利對消費市場動態和變化掌握的精准性, 使得伊利在供給側改革方面形成了一套產業鏈協同、供給和需求聯動的有效機制。 對於乳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說, 無疑具有重要的參考示範價值。

堅持創新驅動 伊利一直在行動

“不創新, 無未來”。 伊利在立足品質的同時, 不忘創新發展。

伊利始終堅持不斷創新, 持續推出符合個性化消費需求的產品, 打破同質化局面;通過引領行業的不斷發展, 助力中國乳業供給側改革的深入。

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曾表示:“伊利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 目前還處在青春期,

企業保持青春的秘訣是持續不斷地創新。 ”

伊利打造全球智慧鏈, 整合海內外研發資源, 從全球視角佈設創新網路, 通過歐洲研發中心、大洋洲乳業生產基地、中美食品智慧穀等系列重大創新專案, 反哺國內技術, 持續提升創新能力。

不僅如此, 伊利也圍繞國際乳業研發的重點領域, 率先佈局了互聯網+戰略, 通過整合500多萬銷售終端、10億級消費者, 利用大資料雷達, 有效洞察現在乃至未來的消費需求。

伊利更是作為中國唯一的乳製品企業加入“歐盟2020-中歐食品安全”項目, 充分體現了中歐各方對伊利的高度肯定。 業內專家表示, 能夠代表中國乳業參與這項領先的科技創新研究專案, 證明伊利已具備了領先的科研實力,

正在為全球營養健康事業做出貢獻。

伊利集團始終堅持創新、堅持品質的經驗和做法, 受到了廣大國內外媒體的高度關注。 媒體報導指出, 伊利集團的實踐對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和參考價值, 同時為我國乳業加快轉型升級、做大做強, 注入了新的活力。

業內專家表示, 隨著伊利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 其綜合效用也開始凸顯。 此次全球乳業排名, 伊利不僅穩固了亞洲第一、全球八強的位置, 更進一步縮小了與前七名歐美乳業巨頭的差距, 為實現“讓世界共用健康”的夢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CIS)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