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揚州木偶登國家舞臺藝術最高殿堂《嫦娥奔月》驚豔首都舞臺

盛夏的北京, 一場“奔月”之旅, 為觀眾們帶去了清涼。 昨晚, 由江蘇省木偶劇團(揚州市木偶研究所)主演的大型古裝木偶劇《嫦娥奔月》在國家大劇院演出, 這也是揚州專業藝術劇團首次走進國家大劇院。 今晚, 《嫦娥奔月》還將在這裡上演一場。

揚州劇碼進入國家大劇院

《嫦娥奔月》重新演繹

頭上一輪明月, 演繹動人故事。 千百年來, 對於嫦娥奔月的故事, 中國人都不會感到陌生。 在上世紀80年代, 揚州市木偶劇團就曾排演過《嫦娥奔月》, 將她“碧海青天夜夜心”的無奈和悔恨, 演繹得淋漓盡致。

然而昨晚, 作為首部進入國家大劇院的揚州劇碼,

大型古裝木偶劇《嫦娥奔月》上演的卻是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

天上有十隻三足金烏, 棲息在扶桑樹上, 每天都有一隻金烏上天, 成為光照大地的太陽。 然而, 為了目睹月亮女神, 十隻太陽一起上了天, 頓時天降大火, 民不聊生。 後羿和嫦娥是一對相戀的青年人, 為拯救天下蒼生, 他們冒著生命危險, 前往西王母處, 借來神弓神箭, 並射下了九個太陽。 但是, 最後一個太陽因為害怕, 不敢露面。 天地間還是一片黑暗冰冷, 民眾們祭祀, 要向神明奉上最寶貴的東西。 為此, 嫦娥奉上了最寶貴的生命。 太陽躍出, 萬物復蘇, 而嫦娥也化身為月亮女神, 每天和後羿遙遙相望。

昨晚的國家大劇院座無虛席, 特別是劇情到了精彩環節,

很多小觀眾都發出了驚呼聲, 當劇情一次次化險為夷時, 孩子們又報以熱烈的掌聲。 帶著孩子前來觀看的陳敏說, 開始看這個木偶劇的名字時, 還以為是過去的故事。 結果看下來, 和以前的劇情有很大的區別。 現在這個版本特別好, 無論是冒險去求弓箭, 還是最後獻身救蒼生, 都體現出嫦娥無私奉獻的精神;而且結局也很美好, 只要幫助別人, 自己也會得到好報。

多種木偶形式精彩呈現

高科技聲光電增光添彩

在中國木偶界, 有三大主流木偶表演形式:杖頭、布袋、提線, 揚州一直都是杖頭木偶的主要傳承地。

在昨晚的表演中, 杖頭木偶“不是真人, 勝似真人”的藝術效果, 表現得格外傳神。 本身沒有生命的木偶,

在演員的操縱下, 有了喜怒哀樂, 也有了情緒變化。 揚州杖頭木偶的長綢舞飄飄欲仙, 在嫦娥奔月後, 月宮中的仙女們長袖善舞, 營造出美輪美奐的仙境。

在這部《嫦娥奔月》中, 除了杖頭木偶, 其他的木偶形式也有呈現。 比如流行於日本的鐵枝木偶, 演員全身穿著黑服操縱木偶, 木偶四肢特別靈活;還有中國傳統的皮影戲, 在投影上表現出前往西王母處的艱難險阻;正常情況下, 都是一位元演員操縱一個木偶, 或是幾位演員合作操縱, 而在祭祀的場景中, 出現了罕見的聯排木偶, 只需一位演員就能操縱幾個同樣動作的木偶。

高科技聲光電的運用, 同樣為整台演出增光添彩。 舞臺後方的螢幕上, 通過全息投影技術,

將金烏、月亮等形象, 全都描繪得栩栩如生。 這些形象忽而是螢幕中的動畫, 忽而是舞臺上的木偶, 自由轉換, 令人稱奇。 大地遭受烈火炙烤, 或是萬物復蘇的場景, 都在舞臺上生動自然, 讓觀眾們身臨其境。

整部劇進京之前多次修改

包括臺詞配音木偶製作等

在這次進京之前, 《嫦娥奔月》已經演出過好幾場。 然而, 為了這次進京演出, 所有的演創人員都對整部劇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和調整, 力求達到更加完美的演出效果。

江蘇省木偶劇團團長戴榮華介紹, 首先是劇本的修改, 之前嫦娥祭祀沒有交代, 觀眾們有些迷糊, 這次在臺詞上進行了改動, 提出“人最寶貴的就是生命”, 讓嫦娥的犧牲顯得更加悲壯, 也讓劇情更加合理;所有的演員配音全部重新錄製,

特別是“嫦娥”, 之前的聲音略顯深沉, 這次邀請了南京傳媒學員的學生, 用聲音塑造了一個年輕活潑的“嫦娥”;在木偶製作上, 也進行了大範圍的調整, 比如“嫦娥”, 改成了瓜子臉, 因為這樣更符合中國古代對於美女臉型的審美;在劇情結尾, 會有一個嫦娥木偶從天而降, 從觀眾席“飛”到舞臺上, 這個木偶的尺寸也進行了縮小, 看上去更加飄飄欲仙。

演員們對於這次演出的重視程度也是空前。 駱燕操縱的嫦娥, 動作舒緩優雅, 情感自然充沛, 讓人過目難忘。 值得一提的是, 在上世紀80年代的《嫦娥奔月》中, 扮演“嫦娥”的正是駱燕的老師華美霞。 梁蘇榮之前從未演過男性角色, 這次她操縱了“後羿”, 為了顯示男性的威武, 她平日裡都仔細觀察男子的言談舉止,在舞臺上塑造出一個雄赳赳氣昂昂的後羿來。

揚州木偶可謂演遍全球

明年新劇有望再次進京

木偶藝術不需要語言,通過動作就能溝通表演,特別是揚州木偶,表演傳神,深受好評。多年來,揚州木偶可謂是“演遍全球”,不但在國內,在歐洲、美洲都留下過表演的痕跡,也是廣受好評。

這次排演的《嫦娥奔月》,曾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專案、首屆揚州市政府文學藝術獎,並先後在“2016中華傳統木偶皮影藝術節”中斬獲“優秀展演劇碼獎”,第二屆南充國際木偶藝術周中獲得“最佳劇碼獎”等。而這次亮相國家大劇院,也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國家大劇院是國內最頂級的藝術殿堂,《嫦娥奔月》是首部進入國家大劇院演出的揚州劇碼,這也是彰顯揚州藝術的大好機會,希望在《嫦娥奔月》之後,還會有其他劇碼能夠在國家大劇院一展風采。”揚州市文廣新局局長季培均說道。

戴榮華則透露,明年有部木偶新劇,有望再度進入國家大劇院演出。 記者 王鑫

她平日裡都仔細觀察男子的言談舉止,在舞臺上塑造出一個雄赳赳氣昂昂的後羿來。

揚州木偶可謂演遍全球

明年新劇有望再次進京

木偶藝術不需要語言,通過動作就能溝通表演,特別是揚州木偶,表演傳神,深受好評。多年來,揚州木偶可謂是“演遍全球”,不但在國內,在歐洲、美洲都留下過表演的痕跡,也是廣受好評。

這次排演的《嫦娥奔月》,曾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專案、首屆揚州市政府文學藝術獎,並先後在“2016中華傳統木偶皮影藝術節”中斬獲“優秀展演劇碼獎”,第二屆南充國際木偶藝術周中獲得“最佳劇碼獎”等。而這次亮相國家大劇院,也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國家大劇院是國內最頂級的藝術殿堂,《嫦娥奔月》是首部進入國家大劇院演出的揚州劇碼,這也是彰顯揚州藝術的大好機會,希望在《嫦娥奔月》之後,還會有其他劇碼能夠在國家大劇院一展風采。”揚州市文廣新局局長季培均說道。

戴榮華則透露,明年有部木偶新劇,有望再度進入國家大劇院演出。 記者 王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