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折扣的秘密:我不能吃虧

為什麼免費的東西會格外吸引人?

為什麼人們常常只看見省了多少而忘了花了多少?

我們瞭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嗎?

為什麼有人不買對的只買貴的?

為什麼免費的東西會格外吸引人?

我們發現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情真的很有趣。 比如說, 關於定價, 你攤開一些圖書, 好像絕大部分的圖書都是18塊錢、28塊錢, 要不然就是38塊錢, 很少有三十一二的。 5.99、3.99、1.99, 都是這樣一種定價方式。

其實我覺得, 它背後有一個很有趣的邏輯, 就是他欺騙了我們的心智。 實際上在定價的時候, 它有一種暗中設置的陷阱, 而你呢?以為你自己占了便宜,

實際上它已經早就占你的便宜了。 你說1.99元和2元有什麼區別, 其實就是1分錢的區別, 它通過減1分錢使你的心理防線減弱。

現在還有一種免費的方式, 比如說搭售。 你買了這個東西, 我就免費送給你什麼東西。 人們有時候看見有免費的東西, 視線就一下子從這個東西轉到了那個所謂免費的東西上頭去了。 比如說買一台DVD機免費送給你多少張光碟。

但是人們就不會仔細地想, 這個DVD機會不會很快地過時, 它的價值真有那麼大嗎?他不會去想。 他會想, 如果我不買這台DVD, 我就失去了那些所謂的白給的東西。

所以有一句話挺有意思, 說在人們爭搶免費的東西的時候, 不是在爭搶那個東西本身, 而是出於一種懼怕,

懼怕自己失去了那些本該得到的東西。 因為一免費, 人們就認為那是自己本該得到的東西, 人們對本該得到的東西那種可能會失去的恐懼。

因為世界上有很多很多財富, 你是不能夠有掌控力的, 但是已經是你的東西, 你就要去捍衛, 所以你就會被這些所謂免費的假像誘惑落入了一個個圈套裡頭去。

折扣的秘密:我不能吃虧

有時候人們在花錢的時候關注更多的是如何省錢, 而掏了多少錢他是不在乎的。

所以我們有時候住了一些賓館, 很貴很貴的, 然後他給你一點什麼東西, 那些所謂額外的服務, 一下子你就覺得, 這個服務很好, 對它的性價比的評價就會提高好多。

原因就在於那些錢好像是你應該付出的, 而它給你的東西本來不是屬於你的,

但是它又額外給了你, 所以這大大的提高了你對它的性價比的判斷。

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是我親身經歷啊。 當年大學畢業的時候, 我有一個同學在某個著名的服裝品牌裡面工作, 他告訴我說他們有一個打折活動, 只有內部人士才可以打折, 把我安排去了, 那個衣服用一折價購買, 還是比我買的做左X奴貴兩倍, 但是我那時居然買了3000塊錢的衣服。 我買完之後非常興奮地回家的時候, 我突然發現, 這很荒誕, 我為什麼會那麼瘋狂的去拿3000塊錢買?那個時候我一個月工資才1500。

後來我覺得原因就是當時我有一個心理:我不能吃虧。 人們對於自己可以得到的沒有那麼敏感, 但是對於自己將要失去的非常敏感。

我們瞭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嗎?

他們在定價上用那些花招的話, 你是完全感受不到的, 就是說你以為你在占他的便宜, 結果他是占了你的大便宜。

比如說某家商學院的定價就很有策略性, 一般的商學院, 好一點的就是二三十萬, 但是這家商學院最近居然搞到了四五十萬, 但是它一方面把它定到四五十萬, 另外一方面又給某些人一些免費的特權。 那些人或者是社會名人, 或者是電視臺主持人, 諸如此類, 尤其是電視臺女主持人, 據說是比較容易得到這樣的免費資格的。

他們本來不是這個東西的消費者。 但是因為被免費, 這些人也覺得很高興啊, 我省了50萬呢, 本來這些人是不去的, 結果現在商學院告訴他們說你,

可以去讀了, 原本是50萬, 但給你一個免費資格, 這些人就進來了, 另外的人呢, 比如很多企業家、礦產主, 諸如此類, 他們會覺得就算我花50萬, 我也願意和他們在一起上課。

這個價格就上去了。 就是典型的價格歧視——差異化的定價, 同樣的服務同樣的上課體驗, 但不同的人在裡面各得其所, 大家都覺得賺到了。 所以這背後其實是一套非常縝密的行銷體系的, 而這套體系恰好迎合了我們人性中很多奇怪的缺點。

為什麼人們會對那些不需要的東西趨之若鶩?他們的行為當中, 非理性的因素比較大一點。 如果你設計了一些陷阱的話, 他們會購買很多超出他們自己需求的東西。

為什麼有人不買對的只買貴的?

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是講期望的效應,你期望什麼就會得到什麼。比如說如果有一個人倒了一杯百事可樂給你,說這是可口可樂,你也會在這個百事可樂當中喝出可口可樂的味道。

預期會產生成見,而成見會影響我們對世界的體驗。

有一個朋友請我吃鮑魚,端上來的時候我就馬上問他:這鮑魚是38塊錢一個還是380塊錢一個?如果他告訴我是380塊錢的話,可能我對它的預期就會是很大很大的,或者說就形成了一種偏見,而可能覺得這個東西是很好吃的;而你告訴我是38塊錢的時候,我就沒有這種感受了。所以它定價380塊錢。

有些飯店裡的那種天價在我們看來是亂定價的,但實際上我們有時候就是在消費這種定價。

所以我有個朋友跟我說在北京的金融街開餐館,不怕不好吃,最怕定價太便宜。不買對的,只買貴的,就是這個原因。

心理學對此還有一個解釋,叫意識前置。就是說如果你在意識裡頭注入了一個什麼東西的話,這個東西就會像雷達一樣,捕捉那些資訊。如果你不預先置入的話,它就捕捉不到,感受不到。、

所以你跟你太太去醫院裡頭檢查,結果說你老婆懷孕了,你一出醫院的門就會看見大街上有好多孕婦。等十個月之後,你的孩子出生了,你會發現街上有好多小孩兒。這就是你的意識前置問題,置入了這個東西,你就會更多的去感受那個東西。價格有時候也會對我們產生這樣一個作用。

所以說價格不僅僅是價格,而且是一個資訊,而價格和資訊的背後就是我們的心理。所以經濟學絕不僅僅是一門算計的學問,同時還是一門心理的學問。

冬吳語錄:

“請你不要想像有一隻藍色的貓在你面前”,當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不能控制的看到了一隻藍色的貓在自己的面前。

即溶咖啡,就像我們現代社會的很多東西一樣,把整個過程都給刪除了,你最後得到的只是一個結果。

信任就是在自己可能受損害的前提下,對對方抱正面期待。

當你對你的上司和下屬報告消息的時候,好消息要一個一個的說,壞消息要一起說出來,別今天說一個明天說一個。

能說清楚的成功之道,一定是錯的。

不好找工作就去創業,這個邏輯有點問題,有點像晉文帝說的話,“老百姓沒米吃,可以吃肉嘛。”

以上內容選自《冬吳相對論 II ——人人都聽得懂的經濟學》

是講期望的效應,你期望什麼就會得到什麼。比如說如果有一個人倒了一杯百事可樂給你,說這是可口可樂,你也會在這個百事可樂當中喝出可口可樂的味道。

預期會產生成見,而成見會影響我們對世界的體驗。

有一個朋友請我吃鮑魚,端上來的時候我就馬上問他:這鮑魚是38塊錢一個還是380塊錢一個?如果他告訴我是380塊錢的話,可能我對它的預期就會是很大很大的,或者說就形成了一種偏見,而可能覺得這個東西是很好吃的;而你告訴我是38塊錢的時候,我就沒有這種感受了。所以它定價380塊錢。

有些飯店裡的那種天價在我們看來是亂定價的,但實際上我們有時候就是在消費這種定價。

所以我有個朋友跟我說在北京的金融街開餐館,不怕不好吃,最怕定價太便宜。不買對的,只買貴的,就是這個原因。

心理學對此還有一個解釋,叫意識前置。就是說如果你在意識裡頭注入了一個什麼東西的話,這個東西就會像雷達一樣,捕捉那些資訊。如果你不預先置入的話,它就捕捉不到,感受不到。、

所以你跟你太太去醫院裡頭檢查,結果說你老婆懷孕了,你一出醫院的門就會看見大街上有好多孕婦。等十個月之後,你的孩子出生了,你會發現街上有好多小孩兒。這就是你的意識前置問題,置入了這個東西,你就會更多的去感受那個東西。價格有時候也會對我們產生這樣一個作用。

所以說價格不僅僅是價格,而且是一個資訊,而價格和資訊的背後就是我們的心理。所以經濟學絕不僅僅是一門算計的學問,同時還是一門心理的學問。

冬吳語錄:

“請你不要想像有一隻藍色的貓在你面前”,當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不能控制的看到了一隻藍色的貓在自己的面前。

即溶咖啡,就像我們現代社會的很多東西一樣,把整個過程都給刪除了,你最後得到的只是一個結果。

信任就是在自己可能受損害的前提下,對對方抱正面期待。

當你對你的上司和下屬報告消息的時候,好消息要一個一個的說,壞消息要一起說出來,別今天說一個明天說一個。

能說清楚的成功之道,一定是錯的。

不好找工作就去創業,這個邏輯有點問題,有點像晉文帝說的話,“老百姓沒米吃,可以吃肉嘛。”

以上內容選自《冬吳相對論 II ——人人都聽得懂的經濟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